行业新闻

青岛市市北区:老有所养升级老有颐养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市北区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盘活各类为老服务资源,让养老服务覆盖有广度、服务有温度、保障有力度。

城运颐养服务团队成员正在给老年人上手工课。

智慧养老“让服务更精准”

如何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护理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在福山老年公寓,处处可见“智慧化”应用场景,不但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还能为院内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更加精细、周到的照护服务。

记者发现,福山老年公寓房间内的每个床位都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老年人各项指标和睡眠情况。房间还设有一套智能呼叫系统,能够让老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获得护理人员的帮助。这套签到系统也能用于日常护理,护理员到岗后,需要通过智能芯片系统签到、录入到岗核销记录,自动保存,方便日后查询管理。每一项护理项目做完后,护理员也需要签到,家属在手机上就能及时看到信息。

“之前我们使用了送药机器人‘小福’,现在我们又引进了垃圾回收机器人‘大福’和专业扫地机器人,用科技解放人力、优化效率、提高品质,把繁琐、重复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护理员们则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科技无法替代的‘情感化’工作上,为老人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福山老年公寓信息中心负责人苏键告诉记者。

福山老年公寓内的“小福”和“大福”机器人。

“小小”助老餐,惠及“大”民生

“小食堂”里装着“大民生”。今年,市北区将升级36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扩大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努力破解老年人“做饭难、用餐难”问题。

4月3日中午11时,在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福彩四方助老食堂,浓浓的饭菜香扑面而来,老人们正坐在餐桌前享用着可口的饭菜。与此同时,福彩四方“小蜜蜂”助老送餐服务团队也奔波于送餐路上,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往辖区订餐的空巢、独居老人家中。

伊春路社区福彩四方站点工作人员为老年人送餐上门。

“去年底,青岛养老助餐服务升级,老人注册‘云闪付’用户完成助餐签约登记后,可绑定亲属,由亲属通过‘青岛养老服务’小程序为老人代订餐,各类政府补贴在支付时会自动扣减,符合条件的老人还可以享受免费送餐上门服务。”市北区民政局养老科科长于亚玫说。

今年,市北区还将指导各街道组织建立以公益性岗位为主体,党员、社区志愿者、物业等为补充的送餐队伍,打通老年助餐服务“最后一米”。

推进医养结合,让养老更有“医”靠

近年来,市北区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着重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进一步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更为特色的养老服务。

4月中下旬,滨海社区将迎来城运颐养滨海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正式运营。这处养老服务中心可提供床位30张,将设置近400平方米的医疗门诊,通过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就近就医、就近就餐、就近文娱活动等服务,让滨海社区周边的老人享受到专业又温暖的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养服务团队成员了解老年人需求。

优质的硬件设施是基础,城运颐养的劳模服务团队则是提供为老服务的有力支持。“劳模团队业务精、态度好、服务意识强,也是我们倾力打造的一面为老服务的‘金字招牌’。”青岛城运颐养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孟秀霞说。“医生,我昨天晚上睡觉腿有点受凉,今天给我艾灸一下吧。”在城运颐养铁山路站点组织的一堂健康养生课上,老年人享受到了免费理疗,站点定期为周边及入住老人开展中医保健知识讲座,培养老年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今年78岁的张玉华是第一批入住站点的老人之一,提起入住感受她赞不绝口:“感觉跟家一样很舒心,关键是医疗服务有保障,身体不舒服了说一声,医生就会来检查,每天吃的药都会按时、按量送来,特别省心、安心。”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18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总展示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验收组来青验收

4月2日,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验收组来青,对我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进行验收。市政府副市长赵胜村出席验收会议并讲话,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车景华主持会议。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鲁晨,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俊等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市民政局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供给、设施网络等方面汇报了青岛市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完成情况。验收组认为,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青岛民政部门与财政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全方位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网络,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重点打造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和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赵胜村表示,非常欢迎验收组来青岛进行考核验收,此次验收既是对青岛落实提升行动项目要求的有力检验和鞭策,也是学习优秀地市养老服务工作先进经验,推动青岛养老服务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宝贵机会。青岛将把此次验收考评工作作为新的起点,认真对照验收指标体系要求,对照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不断提升青岛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18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总展示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养老展|2023年度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发布

2024年3月21日上午,中国老龄协会在北京发布2023年度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了解掌握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发展趋势和特征,进一步推动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营造老年友好型法治社会环境,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2023年度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研究,并向各级法院、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公开征集典型案例,经专家推荐,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予以发布。

据悉,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口已达2.97亿,占人口总数的21.1%。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三个显著特征。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涉老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老年人在民间借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和劳务合同纠纷等方面涉诉风险依然较高。2023年发布的典型案例有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再就业和争取孙子女探视权的民事案件,也有侵害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旨在引导广大老年人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对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促进加快建立健全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制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中国老龄协会贯彻落实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普法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自2019年起,已连续5年开展全国涉老案件研究,相继对外发布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反响和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2023年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一、加强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关键词:留守老年人 个人信息安全

1.基本案情

被告肖某组织李某等人私自成立工作室,开通当地联通运营商业务员工号,通过赠送大米等活动招揽本地近400名60岁-80岁不等的留守老年人,使用其身份证信息办理手机卡。在办卡后不但违规持有手机卡,还利用老年人开卡的手机号码注册微信、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账户1066个出售给他人,共获利人民币40266元。

2.处理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肖某无视国家法律,向他人出售老年人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其余多名同案被告人均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以相应刑罚。

3.案例启示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的特点,打着免费赠送礼品的幌子,骗取老年人信息以获取不法利益。对此,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打击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力度,加强对老年人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推进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从源头遏制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筑好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屏障。同时,老年人也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身份证、银行卡、个人资产信息等应妥善保管,不随意参加需填写真实身份、手机号码等的抽奖、竞猜以及免费送礼活动,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报警处理。

二、老年人要防范“收藏品”诈骗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收藏品”投资

1.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某等人注册成立某文化公司,通过网络联系爱好投资收藏品的老年人,谎称可以促成收藏品拍卖,骗取被害人的会员费、藏品鉴定费、上门交易费等;或者冒充收藏品买家,谎称高价收购藏品,欺骗被害人购买其文化公司推荐的廉价工艺品,谎称转售即可获利。待老人支付相关费用或货款后,又谎称因藏品损坏等事由无法拍卖或者不能再予收购。截至案发时,王某等人已骗取众多老年人钱款共计47万余元。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电信网络骗取老人钱财,数额较大,已构成诈骗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同时,责令被告人退赔赃款。其余多名同案被告人均以诈骗罪处以相应刑罚。

3.案例启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热衷于收藏品投资。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热衷投资的心理和缺乏收藏专业知识的特点,伪装成人员架构齐全、分工明确的正规公司,利用电信网络等手段,诈骗老年钱财。老年人投资收藏品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不轻信高价拍卖承诺,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认真核实有关投资公司资质,注意留存交易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原件,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警。同时,也提醒老年人要多关注新闻媒体以及有关部门的普法教育宣传,多了解新型诈骗手段,提高反诈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老年人个人信息诈骗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词:个人信息安全 虚假保健品

1.基本案情

被告人谷某非法购买了大量曾经进行保健品消费的老年人联系方式、病情症状等信息,聘请李某、张某等人冒充专家、教授或者保健品企业回访者,拨打老年人电话,以老年人购买过保健品信息为由,引诱其高价购买无任何保健作用的低价茶包,骗取老年人钱财。经公安机关查明,2021年4月至案发期间,被告人谷某骗取钱财70余万元。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3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根据犯罪情形及涉案金额情况,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20000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5000元;判处谷某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依法追缴3名被告违法所得并返还被害人。

3.案例启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对保健养生愈发重视。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本案中,犯罪分子采取快递货到付款的方式隐蔽交易,层层隔离风险,增加了溯源打击难度。对此,司法机关应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力度,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通过完善立法、规范宣传等方式推进源头治理。相关平台或经营者要承担起维护公民信息安全的社会责任,防止老年人个人信息遭泄露。老年人要树立科学的养生保健理念,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对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推销要提高辨识能力,防止受骗上当。

四、警惕利用“数字鸿沟”对老年人诈骗

关键词:数字鸿沟 投资理财

1.基本案情

被告人张某在担任某银行理财经理期间,主动向老年人宣传该银行有保本高收益理财产品,并利用老年人不善于操作手机的机会,以帮助老人在手机APP上操作为由,在该银行内、附近公园等地,私自将一些老年人银行卡内钱款转入其个人控制的多个银行账户中,骗取多名老年人钱款共计人民币593.71万元,所得赃款用于网络投资及个人消费。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利用老年人对其职务身份的信任以及对智能产品操作应用的不熟练,以虚构帮助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为由代其进行转账操作,将资金转至其个人控制的账户中使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且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退赔违法犯罪所得593.71万元。

3.案例启示

数字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老年生活带来挑战。不法分子借机利用老年人对智能产品及数字化操作不熟悉的情况进行诈骗。本案被告张某利用老年人对银行从业人员的信任,以及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分辨能力差、警惕性不高和手机软件操作困难等特点,诱骗多名老年人落入其圈套,造成财产损失。对此,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对其经营场所及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规范向老年群体销售金融产品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做好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学习数字化新知识的条件,牵手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也要树立正确理财观,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多与家人沟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五、公共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无障碍设施建设 人身损害赔偿

1.基本案情

老人杨某进入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某街道办事处共建的垃圾分类厢房时,在门口摔倒后失去知觉,身体多部位受伤严重,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老人因本次摔伤花费医疗费共计71599.52元,其中个人支付6912.03元。经法院核实,该垃圾分类厢房未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垃圾房地面与原场地高度不在一个平面,也未做防滑坡道,没有警示标志。因工程建设方拒绝调解,原告杨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两被告赔偿其医疗费等相关费用。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涉案的垃圾分类厢房坡道与地面衔接处坡度不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和标准规范,亦未设置显著的警示标示,故垃圾分类厢房建设单位及运营管理单位均存在一定过错。原告杨某在小区内行走时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也是致其摔倒的原因。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两被告应当按照原告主张的各项损失合计78085元,由某街道办事处承担10%的比例7808.5元,被告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5%的比例3904.25元。

3.案例启示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经颁布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为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或改造时,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以方便老年人安全、便利为原则,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标准和有关行业规范,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环境。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社会捐助、个人自费投保相结合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老年人也要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注意出行安全的同时,适当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减少因意外伤害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六、老年人加装电梯有权依法请求其他业主停止妨害

关键词:适老化改造 妨害工程施工

1.基本案情

2021年,老人张某所在小区征求了对小区安装电梯的意见。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小区开始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并在小区三个单元的楼梯口张贴增设电梯事宜的公示,要求如有异议须在5个工作日内向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听证申请,逾期未提出的视为自动放弃听证权利。因未收到听证申请,且老人张某所在单元率先完成资料收集,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了该单元加装电梯的申请,并颁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准许修建电梯。2022年5月开始施工后,曾在电梯征求意见书上签字同意的王某两次阻止施工队进场,致使工程停滞。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老人张某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被告王某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礼道歉。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涉案楼房加装电梯事项已经过该单元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业主且占总户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并在该单元加装电梯项目现场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并没有相关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且该电梯工程取得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涉案楼房加装电梯及施工符合法律规定。判决被告王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妨害行为,驳回原告张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3.案例启示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缓解特殊群体出行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矛盾。有关部门和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创造条件支持和指导包括加装电梯在内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社区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工作开展。有关当事人应当弘扬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加强沟通协商,共同创造一个领里和谐、团结互助的美好环境。

七、超龄农民工享有保险权益

关键词:老年农民工就业 工伤认定

1.基本案情

何某,65岁,系进城务工人员。2022年3月31日,何某在骑电动车至某科技公司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身体多处骨折。经交警部门认定,何某对事故的发生承担次要责任,后何某被县人社局认定为工伤。原告某科技公司认为,公司与何某未签订劳动合同,县人社局《工伤认定决定书》违背了客观事实,且何某发生交通事故受伤时63周岁,已超法定退休年龄,不符合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条件,被告县人社局作出的行政决定缺乏法律依据,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撤销其《工伤认定决定书》。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虽然何某未与科技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工资往来和有关证据能够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务关系。何某系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尚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何某符合工伤认定的主体条件,用人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因此,原告要求撤销该《工伤认定决定书》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驳回某科技公司的诉讼请求。

3.案例启示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许多低龄老年人有意愿继续参与社会活动。此案例提示进城务工老年人要提高法律和安全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再就业工伤保险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政策引导。用人单位要贯彻落实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劳动就业权利。

八、“银发打工族”人身损害有权获得赔偿

关键词:劳务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赔偿

1.基本案情

张某,65岁,根据被告某物业公司工作安排,负责维修、水电和高压电工等工作。张某受物业公司日常管理并领取物业公司发放的劳务报酬,但物业公司未与张某签订劳务合同。张某在更换地下100吨生活用水水箱的进水阀时,因物业公司提供的竹梯横档突然断裂,导致张某摔伤致多根肋骨骨折。经司法鉴定,张某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评定为十级伤残。物业公司不同意赔偿,认为张某擅自单人操作、未使用铝合金梯的行为不符合安全规范,应当自行承担责任。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承担赔偿其残疾赔偿金等费用。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张某根据某物业公司指示从事维修工作,受该物业公司日常管理并领取劳务报酬,双方虽未签订劳务合同,但成立事实上的劳务关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伤,可就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等项目请求赔偿。本案中,物业公司表示张某为单人操作不符合安全规范,事发时物业公司仅安排张某一人从事水箱维修,并使用公司提供的劳动工具。物业公司作为接受劳务的一方,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因此,物业公司具有过错责任,应当承担张某摔伤的各类赔偿费用12万元。

3.案例启示

当前,老年人再就业现象比较普遍,老年人与用工单位之间的人身损害争议等情况时有发生。本案提醒广大老年人在择业过程中要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减少参与工作强度大和危险系数高的劳动,降低人身损害风险。同时,要保存好用工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工资支付凭证和考勤记录等,避免举证困难。有关单位要积极探索老年人灵活就业新模式,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充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

九、依法解决遗产继承纠纷

关键词:遗赠纠纷 隔代继承

1.基本案情

老年人张某与其老伴于2008年书写了遗嘱,约定将来二人的房屋由孙子刘某继承。后张某患病,孙子刘某和妻子尽心尽力照顾其多年。张某在病情加重时将遗嘱内容告知长子刘某玉、次子刘某海和孙子刘某,长子刘某玉对遗嘱无异议,次子刘某海当时并未表态,孙子刘某当场表示接受该遗赠。老人去世后,次子刘某海表示刘某不是法定继承人,该遗嘱无效,且刘某也未在张某去世后的两个月内向其明确表示接受遗赠,故刘某不能继承该房屋的部分产权。刘某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遗嘱中属于张某部分的房屋由自己继承。

2.处理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民法典》规定了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将遗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只有在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情况下,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才能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本案中,老年人张某和其老伴已经明确在遗嘱中指定刘某继承涉案房屋,刘某也表示接受该遗赠。因此,应当按照老人真实意愿处分该房屋。法院对刘某的诉求予以支持,张某次子刘某海应当配合过户。

3.案例启示

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孙子孙女不是法定继承人。《民法典》中关于非法定继承人受赠遗产情形的规定,是对孙子女等赡养老人行为的鼓励,也是对老人利益的保护,更是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体现。本案中,刘某虽没有赡养祖父母的法定义务,但其和妻子能主动承担赡养家中老人的责任,其受赠遗产合情合理。法院判令刘某有权受赠房屋,是对刘某“孝道”行为的肯定,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有机统一,弘扬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十、失独老人请求隔代探望

关键词:隔代探望 家事纠纷

1.基本案情

老人卜某和沈某与儿子、儿媳共同生活,并长期帮助抚养照顾孙子小卜。后儿子因病去世,由于儿子疾病治疗及遗产处理等问题,两位老人与儿媳刘某产生较大矛盾,多次发生争吵及冲突。刘某遂带小卜搬离原住处,拉黑两位老人联系方式并拒绝其探望孙子。老人采取多渠道沟通无效后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其有权探望孙子,并要求接走孩子,一周一次或者两次,一次半天到一天。

2.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小卜出生后曾长期与祖父母共同生活并由祖父母协助照顾,已经与祖父母建立了较深的情感。允许老人探望孙子,有助于消除老人的内心伤痛,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原告要求探望小卜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并判决刘某应予以必要协助;鉴于小卜年龄尚幼,原告要求接走探望的方式目前不具备现实条件,法院不予支持。

3.案例启示

重视家庭和亲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的家庭观念绝不仅仅局限于“核心家庭”的“亲”“子”之情,也涵盖了祖孙相亲、兄弟友爱等亲情伦理。《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将祖父母、外祖父母列在探望权主体范围内,但本案支持老年人探望孙子的诉讼请求,符合《民法典》立法目的,是对公序良俗的尊重和支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都具有积极意义。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18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总展示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旅居养老展|民政部、财政部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验收

民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验收的通知

民办函〔2024〕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政局: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22〕60号)有关部署安排,现就开展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验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验收对象

北京市西城区等42个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二、验收内容

成果验收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范标准制定、过程管理、资金管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完成情况、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完成情况、配套支持保障、典型经验总结等八方面情况。(《验收评价标准》见附件1)。

三、验收安排

(一)各地自评。项目地区民政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对照《验收评价标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于3月22日前将评价结果(体现逐项得分及总得分)、自评报告(编写体例见附件2)及相应佐证材料、典型经验总结(编写要求见附件3)报送省级民政、财政部门审核后,向民政部、财政部提交电子版。

(二)实地互评。项目地区根据《实地互评分组表》(见附件4)做好沟通对接,对照《验收评价标准》开展实地互评,于4月8日前将经实地互评组成员签名的评价结果(体现逐项得分及总得分)及互评报告发送至民政部、财政部电子邮箱。

(三)复核审定。民政部、财政部将组织专家及第三方对项目地区自评、互评材料进行复核,并抽取部分项目地区进行实地复查。民政部、财政部将根据自评、互评和复核得分确定验收总得分,总得分排名结果将在2024年项目地区遴选、资金分配时加以运用,适当激励排名靠前的项目地区,酌情扣减排名靠后的项目地区所在省份入选项目地区数量和支持资金额度。

四、互评要求

(一)加强互评组织。项目地区抽调民政、财政部门工作人员,适当吸收本地专家学者,组建实地互评组,每组原则上不超过3人。实地互评组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与民政部、财政部进行沟通对接。

(二)保证互评质量。实地互评组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开展互评工作。项目地区应保证数据和材料真实性,严禁弄虚作假。实地互评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互评报告;逾期未提交的,将在复核审定环节对派出实地互评组的项目地区做扣分处理。

(三)严守各项纪律。实地互评组要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自律,轻车简从,务求实效,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增加基层负担。

附件:1.验收评价标准

2.自评报告编写体例

3.典型经验编写要求

4.实地互评分组表

民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24年3月9日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18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总展示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智慧养老展|财政部: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这些内容与养老有关

近日,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指出,弥补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基本民生短板,财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

摘录与养老相关内容如下:

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尚需巩固。从财政收入看,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一次性垫高2023年基数,将相应下拉2024年财政收入增幅;2023年年中出台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对2024年产生翘尾减收,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也将减少财政收入规模。从财政支出看,国防、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长;弥补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基本民生短板,财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转移支付需保持一定力度。总体来看,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既要看清发展大势,始终坚定信心,又要把握环境变化,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2024年主要收支政策。

3.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发挥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作用,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研究鼓励和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完善消费相关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等项目,提升消费服务保障水平。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财税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促进扩大就业容量。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7亿元,支持地方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落实落细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筹运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推动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更好满足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

推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94元,推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支持加强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中央财政相关转移支付增长10.6%,落实地方支出责任,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各地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做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老年助餐、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等工作,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提升服务便捷度。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做大做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按照低收入人口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加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保障。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18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总展示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人民日报:银发经济持续火热 旅居养老迎来市场的“热辣滚烫”

步履不息,旅游拓展着人生的宽度。3年时间,自驾9万公里,走过近300个城市,在年过六旬的萍姐眼中,旅游是发现美好、“一直在路上”的自我疗愈;入冰河漂流探险、坐直升机上雪山,于耄耋之年的江滨而言,旅游是不负人生、“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的洒脱热爱……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更喜欢出游并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将于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结合热点,特别推出了旅居康养板块,从展会的角度赋能市场发展,为旅居康养注入新活力!
  银发旅游越发火热,与养老消费观念愈发多样有关,也得益于我国日益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如今,老年人更加注重养老品质、享受生活乐趣,也拥有更好的健康条件、更强的消费能力。冬日里到温暖如春的南方城市避寒,夏季乘着旅游专列去大山里避暑纳凉……越来越多踏上旅途的银发族,正在撬动着旅游大市场。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
  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消费呼唤新服务。如今,很多老年游客乐于接受新事物,体验新玩法,更加追求旅游品质。过去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跟团游早已不能满足需求。老年人出游时间灵活、人生阅历丰富,更在意景观价值和文化内涵,看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康养和研学体验,对历史型、观光型、怀旧型旅游更有兴趣,也更重视性价比与舒适度。针对这些特点,更好开发完善高品质旅行产品,安排具有社交属性的活动,提供更加舒适化的体验,才能不断改善银发族的旅游体验。
  银发旅游市场蕴含巨大潜力,但安全保障不完善、适老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跟团游暗藏消费陷阱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推动旅游产品提档升级的同时,还要把短板补起来、服务提上来,营造安全有序、公平透明的老年旅游市场环境。比如,四川广元市开展专项行动,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湖南郴州市建成无障碍山岳型景区,游客可通过电梯、爬楼机、轮椅提升机等设施到达山顶。持续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优化适老助老设施,才能让老年人旅游更安心,银发旅游市场活力更充沛。
  银发族追寻“诗和远方”,也折射出老年人更注重精神养老的新趋势。目前,我国正处在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日益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叠加养老理念新变化,对养老产业发展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锚定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社交、康养等领域的多层次需求,发展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培养为老服务专业人才、提升老年文体娱服务质量、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老年人的生活将更加充实、美好。
 
  春节期间,不少老年人或与家人相伴,或与朋友相约,到异地感受不一样的“年味儿”,体验旅行过年的“新年俗”。希望更多地方坚持需求导向,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让更多老年人能够畅享“诗和远方”,让银发经济更有活力、更好造福老年群体。

2024山东养老展|月底前申报!两部门印发通知 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

民政部 国家数据局关于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的通知

民函〔202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数据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数据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数据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快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结合国家大数据战略要求,民政部、国家数据局决定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以下简称平台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目标

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地方自建养老服务系统,通过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系统对接、功能拓展等形成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统一标准、共享数据、整合资源、加强协同、赋能基层,推动“养老服务+监管+资源调度”、“医、养、康、护”等业务一体化,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和养老服务行为全流程智慧监管,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的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坚持激活存量资源与统筹增量需求相结合,推动与地方共享交换平台等的融合,增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实现集成部署、一体联动。

二、主要任务

应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实现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信息跨层级互联互通。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数据库的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形成养老服务基本数据集、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集、老年人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等,形成“数据采集-信息分析-政策完善”的闭环,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结合实际运用北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为有需求的老年人精准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丰富和创新数据应用场景,推动实现养老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打造掌上办事、一网通办、多卡合一、免申即享等服务新模式。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强化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管理,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信息一站式查询和综合监管一网统管。

三、试点程序

(一)推荐申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会同同级数据部门,结合申报意愿、工作基础、养老任务、组织保障、示范带动以及条块融合一体化支撑能力等因素,以整个行政区域内1-2个市(地、州、盟)为单位,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见附件1),经申报地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24年2月29日前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含电子版)。计划单列市由所在省统一组织申报。支持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域范围内申报实施试点。

(二)确定试点地区。民政部会同国家数据局组织专家对申报地区进行竞争性评审,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择优选取拟试点地区,并在民政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后正式确定试点地区名单。

(三)总结推广。民政部会同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促指导,组建专家团队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支持,并于2024年年底、2025年年底前分别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成果验收。对试点取得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确保取得实效。

四、试点总体安排

试点时间为两年,主要安排如下:

(一)2024年5月31日前,各试点地区围绕试点建设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力量,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并形成初步成果。

(二)2024年12月31日前,以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为重点,统一归集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供给、行业监管等信息,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2025年12月31日前,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为重点,探索建立老年人高频服务清单管理机制和“一次办”、“一站办”、“一网办”工作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分析预判老年人服务需求,推动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五、工作要求

各省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平台试点工作,严格按照要求择优推荐申报地区。各省级数据部门要积极配合试点工作,协调推动相关系统互联、数据融通。此次平台试点无专项资金支持,申报地区要自筹经费,按照指导方案(详见附件2)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实施方案,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有效开展试点工作,确保达成试点目标。

附件:1.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2.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指导方案

民政部 国家数据局

2024年1月23日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郭彬彬 010-58123142

邮箱:yanglaobaozhang@163.com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南大街6号

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陈才 010-89062333

邮箱:gjsjjyl@163.com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9号

附件1

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实施方案

编制提纲

一、申报地区概况

(一)申报地区基本概况。概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中,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应说明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辖区县数量、常住人口数、老年人口数和财政收支等情况。

(二)前期工作基础。前期搭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已取得的成效。梳理分析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在互联互通、供需对接、资源共享、人才建设、管理体系、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短板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二、试点思路和目标

(一)试点思路。阐述试点的主要工作思路,论证试点实施的必要性和可持续性,与已建养老服务及其它相关业务信息化平台(系统)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连接互通的可行性,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完成时限等。

(二)试点目标。阐述试点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年度目标主要根据试点实施周期,制定年度工作进度及预期目标。

三、重点任务推进安排

(一)对于统一平台架构、功能作用、技术标准,推动与城市级大数据平台等基础性、枢纽性平台加强对接,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创新、业务协同的计划安排。

(二)对于形成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集、养老服务基本数据集、老年人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基本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信息基本数据集、养老从业人员基本数据集、养老服务主体登记和行政监管基本数据集的计划安排。

(三)对于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办理流程便利化、数据信息共享化、平台管理科学化等功能,推进有关基本数据集共享,促进技术对接、数据汇聚和多场景使用的计划安排。

(四)推行“互联网+监管”,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信息一站式查询和综合监管一网通查的计划安排。

四、保障措施

拟建立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拟提供的人员、资金保障,以及与原有工作基础的统筹衔接措施。

附件2

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指导方案

为指导试点地区积极有效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迭代创新,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现制定指导方案如下:

一、试点任务

(一)统一平台功能和标准。试点地区要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点,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地方自建养老服务系统,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对接、功能拓展等形成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与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对接联通。已建有相关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区,要基于已有平台进行改造升级,避免重复建设。要将《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所含服务项目的对象基本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数据汇聚到服务平台,进行统一采集和校验分析,并逐步扩展至其它养老服务数据,实现服务清单数字化、数据赋能便利化、供需对接精准化、服务监管智慧化,形成“数据采集-信息分析-政策完善”的闭环。

(二)推进养老服务保障一张网。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依托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形成养老服务基本数据集。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形成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形成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集。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信息、服务保障信息统一归集、互认和共享。重点实现以下功能:

1.办理流程便利化。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养老服务专区”,便利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先期重点推动老年人福利补贴“无感智办”、“免申即享”、“主动发放”,探索跨地区通办。

2.数据信息共享化。按照《金民工程数据交换规范》,依托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试点地区全域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信息共享。先期重点推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结果共享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

3.平台管理科学化。建立精准全面、多重校验、动态更新的平台数据管理机制,细化与常住人口、服务资源、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充分挖掘和发挥平台作用,让数据产生“生产力”,有效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和一线工作人员从“要我用”到“我要用”转变,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三)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依托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及时采集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服务机构基础信息、服务质量、运营情况、安全管理、补贴发放,以及养老护理员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从业经历、职业信用等数据信息,形成基本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信息基本数据集和养老从业人员基本数据集。探索推出“养老服务电子地图”等应用,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名称、服务内容、评级评价等信息,实现精准推介、精准匹配,结合实际运用北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推动创新运用新技术对养老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注重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

(四)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信息联动机制,将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备案等基本信息,按照经营性质分别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事业单位在线网进行公示,形成养老服务主体登记和行政监管基本数据集。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有关基本数据集共享,推动技术对接和数据汇聚,在老年人福利补贴申领、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养老机构管理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深入挖掘数据应用场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信息一站式查询和综合监管一网通查。围绕养老诈骗等行为开展风险预警、联合监管等。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养老服务相关数据采集、归集、共享和利用的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地区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措施、责任人、预期成果、完成时限等,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地区省级民政部门要将平台试点作为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精心组织、加强协调,保障平台试点人员和经费,会同同级数据部门及时推动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试点地区民政、数据部门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细化具体措施,确保试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注重协调联动。地方各级民政、数据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平台试点有序开展。试点地区省级民政部门要认真指导申报地区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推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积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试点地区要加强与上级民政、数据部门对接,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三)保障信息安全。要确保平台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取能力。严格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安全管理,相关数据中心、服务平台须在境内设立,不得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加强安全和保密防护监测,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强化涉密信息审查机制。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18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总展示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一线养老员工将迎来大涨薪!我国首个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综合性政策文件出台

近日,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全国老龄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以下为《意见》全文:

民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 税务总局 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建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商务厅(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厅、委)、老龄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老龄办,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养老服务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养老服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在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服务的专门人员,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的骨干力量,主要包括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和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引领和带动整个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素质的提升,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部署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以发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全方位吸引、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主要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切实履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人才政策规划、培养使用、激励引导、支持保障等方面职责。推动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养老服务等机构及行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提高质量。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着力加强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规模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

坚持广纳人才、为我所用。坚持以用为本、以岗砺才,打破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在养老服务实践中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加快建设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养老服务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动力,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二、拓宽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

(四)引导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

结合养老服务岗位特点拓宽用工渠道,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对到农村等养老服务基础薄弱地区的加大支持力度。

发挥院校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主渠道作用,支持引导更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和普通本科高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参加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针对性就业见习岗位。支持多渠道引进社会工作、康复服务、老年营养、心理咨询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支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地区与劳务输出大省开展劳务协作,注重吸纳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到养老服务岗位就业,促进养老服务人才跨地区有序流动。

针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吸引更多养老服务人才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与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等机构开展合作,引导相关人才转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

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同等待遇。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引进医务人员,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大公开招聘力度。积极吸纳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

广泛培养服务于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维护、精神慰藉、法律援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志愿者队伍,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积极参与,把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相结合,为增加养老服务人才资源提供有益补充。(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能力

(六)加强专业教育培养。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老年营养、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用品研发制造等相关专业,特别是要侧重失能失智照护等急需紧缺领域,完善学科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扩大招生规模。

整合优质高职资源,稳步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本科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

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创新,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与养老服务机构互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培训基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提高“订单式”培养质量。

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参与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托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按照“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有关要求予以支持。

鼓励支持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产教融合方式,引导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从事养老服务。(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技术技能培训。

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采取集中轮训、岗位练兵、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

以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行就业岗前培训。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从业规范、质量意识、健康卫生等要求贯穿养老服务人才职业生涯全过程。

支持建设一批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相关院校为养老服务人才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机会。

用人单位要保障本单位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应保障其学习期间的相关待遇,建立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重点对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等进行培训。

探索对村级睦邻(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养老服务人才评价机制

(八)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在现有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当增加或调整技能等级,在高级技师等级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培养更多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

建立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推进养老服务职业体系建设,加强新职业开发和新工种设置,同步制(修)订相关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为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提供基本依据。畅通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和评价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教育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进职业水平评价。

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遴选确定、考核认定和证书颁发。养老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社会培训评价资源,征集遴选符合资质的单位机构,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由其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开展考核认定工作。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制定编码规则和证书样式,实现全国范围内查询验证。支持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自主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要与岗位使用有效衔接,并作为薪酬分配的重要参考。加强对第三方评价机构和用人单位评价活动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评估,公开评估结果,按照“谁评价、谁负责、谁发证”的原则,落实评价机构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吸纳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

鼓励在养老服务机构工作的老年社会工作者积极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并取得职业资格,更好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重视养老服务人才使用管理

(十)优化岗位配置。

引导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功能定位、目标群体、服务特色等,优化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等岗位配置。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评定等级落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配比要求,特别是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配比。

根据需要设置医疗、康复、社会工作、营养、心理咨询等专业技术岗位,配备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配强养老院院长和人力资源、财务、质量等方面管理岗位,积极拓展养老顾问等岗位,探索引进职业经理人,着力打造一批懂养老、会运营、擅管理的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引领提升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运营、风险防控能力。

依规配齐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物业保障、维修维护、信息管理等工勤岗位。(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健全人才使用机制。

进一步畅通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技能骨干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流动渠道。鼓励技师以上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鼓励在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质量评价、补贴支持等工作中,加大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配置情况所占评价权重,并将其作为养老服务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招投标的重要评价指标。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专业社会工作科室、设置专门岗位或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乡镇(街道)社工站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服务。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原则上设置以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到2025年,推动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均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合理安排服务岗位,招募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人才规范管理。

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和养老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教育,督促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员工守则,引导其养成良好品行、提升服务水平,培育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发挥养老服务领域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职业行为,积极协调解决养老服务纠纷。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大力培树诚信经营、爱岗敬业、技能突出、尊老爱老的行业先进典型,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非法集资诈骗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嫌严重违法失信的,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激励措施

(十三)提高薪酬保障水平。

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人才薪酬待遇。指导有条件的地区调查发布养老服务人才市场工资价位信息,引导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考虑从业年限、劳动强度、技能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养老服务人才工资水平,并将工资分配向从事一线工作的员工倾斜。

按规定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补贴等政策。强化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用工意识,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严格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或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引进科技助老产品和服务,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支持各地探索将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其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劳务派遣人员享受与养老服务机构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并按规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大褒扬激励力度。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表彰对象向基层养老服务机构和一线员工倾斜。定期举办国家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可设置养老护理等赛项,获奖者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推动省、市、县开展相关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完善并落实获奖选手奖励、技能等级晋升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按程序申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各地组织开展“最美养老服务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养老服务人才先进事迹和职业精神,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民政部门要依托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领导协调机制发挥好牵头作用,负责养老服务人才发展规划编制、政策标准制定、业务指导,协调落实相关发展支持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协同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水平评价、职业技能培训和激励政策措施。教育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教育培养,优化完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设置,支持和引导各类院校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财政部门要协同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激励政策措施。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依职责做好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关的工作。(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强经费保障。

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按规定支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按规定支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养老服务机构要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重点用于员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补贴。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鼓励探索创新。

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高地。以市(地、州、盟)为单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支持试点地区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充分发挥人才改革创新试验田和示范标杆作用。(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强化督促指导。

发挥全国老龄办统筹协调作用,分解细化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涉及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政策的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要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做好政策衔接,加强政策实施情况跟踪监督,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依托“金民工程”建立全国养老服务人才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逐步与各地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化平台建立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和大数据管理,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调查、统计、评估和信用公示。(民政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民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 税务总局 全国老龄办

2023年12月31日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老博会|民政部公开征集智慧养老服务案例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关于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案例征集的启事

各有关单位、个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高信息化支撑养老服务业务工作能力,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拟开展智慧养老服务优秀案例征集工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智慧养老服务应用案例,充分挖掘全国各地区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领域形成的好做法与好经验,分享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成果,为下一步制修订国家智慧养老相关标准、丰富智慧养老应用案例库,引导优秀企业助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面向社会征集智慧养老优秀案例。案例包含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平台、社区居家服务与管理平台、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专业应用的平台(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能力评估、家庭养老床位、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助餐系统、志愿服务管理等)、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应用等,中心将对案例进行评选。

请于2024年3月30日前将拟申报案例材料电子版(见附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感谢对我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

2024年1月12日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权威解读:国家为什么对银发经济如此重视?重点谋划七大潜力产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先生介绍《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先生,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先生,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朱光耀先生等出席吹风会,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张世昕: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同志一起参加今天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近期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强调,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意见》,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正式以国办名义印发实施,是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意见》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一是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以需求为牵引,从“关键小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居家助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农村养老服务等7个方面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分别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二是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重点开展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示范、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推动品牌化发展、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拓宽消费渠道等6大行动,通过高质高效的供给创造需求,提升银发经济整体规模。三是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围绕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7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切实把实事办好。从科技创新应用、用地用房保障、财政金融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数据要素支撑、打击涉老诈骗等6个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同时,提出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银发经济与养老经济、养老产业相比,有什么新内涵

南方都市报记者:传统上大家了解银发经济,特指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此次《意见》与之前的养老经济、养老产业相比,有什么新内涵?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刘明:关于银发经济的内涵,我们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的意见,参考了主要国家经验做法,综合考量后将银发经济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来看,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从国家的规划引领看,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呼应并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物质服务、科技支撑、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其中对扩大健康产品服务、发展养老金融、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打造老年宜居环境等做出了部署安排。因此,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

其次,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并不是割裂开的,应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比如,推动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要着眼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将健康管理前移到中青年阶段,为步入老年阶段后获得健康幸福的晚年奠定良好基础。又如,从中青年阶段起就更好地规划财富储备,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不断夯实老年阶段的收入保障。

第三,从社会的代际传递看,银发经济发展离不开各年龄人群的共同参与。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的当下需求,将是年轻人的未来需要。社会共识的凝聚,更多人群的响应,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些调查,收集到一些诉求,老百姓非常盼望居家适老化改造“尽快推广”,还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能装尽装”,因为人老了上楼不方便,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尽量做到“不留死角”,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也要“进一步加强”。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亿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也会为中青年砥砺奋进减少家庭的后顾之忧。因此,培育相关产业,促进代际和谐,既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题中之义,也是必要一环。

民政部: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的实施?

央广网记者:我注意到,《意见》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高频服务需求,对加大助餐、照护等服务供给作出部署。请问,民政部作为养老工作服务的主管部门,接下来如何结合职责来贯彻落实好《意见》的实施?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 李永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供给,提升质量安全,取得明显成效。此次印发的《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下一步,民政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指导各地抓好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创新老年助餐的组织形式、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在可持续基础上不断扩面提质增效。完善养老照护服务,持续抓好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实施,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增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并适当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将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至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

二是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养老特色基地建设和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制定智慧养老院、智慧助老餐厅、家庭养老床位等行业标准,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推进适老化改造,持续落实“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激发社会适老化改造需求。发展养老金融,制定完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拓宽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渠道,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是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文件,以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为重点,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打击涉老诈骗行为,立足民政部门职责,扎实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的防范化解工作,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全面压降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风险。

国家为什么对银发经济如此重视?

第一财经记者:今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国办1号文都聚焦银发经济,请问为什么对银发经济如此重视?

张世昕: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的任务要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银发经济作出重要部署。《意见》围绕人民群众所盼所想,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首先,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群众有所呼,政策有所应。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

其次,发展银发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刚刚起步,供给体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质量效率也有待持续提升。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就是要以需求牵引供给,积极回应老年人核心关切,从关键小事着手,满足各类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时,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三,发展银发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老年人相关的经济活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发展新机遇。面向亿万老年人及家庭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成为兼顾当前与未来、促进民生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开展的重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请问,在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便利老年人生活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 何亚琼:数字技术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但是老年人对数字产品和服务接受程度低,使用又不便捷、字体小。针对这些痛点,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创新,不断完善数字化赋能手段,打破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真正让老年人有实实在在的使用数字技术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培育壮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我们将重点面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院、智慧社区等场景,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创建了199家示范企业,293个示范街道,80个示范基地,3个示范园区。举一个例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应用智慧居家关爱系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实时分析和及时预警,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上门服务,对独自在家的老人是莫大的福音。另外,我们已经发布了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适老产品和服务。比如,身体指标监测仪、慢性病远程服务平台等,这些都是老年人生活急需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

第二,解决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应用难题。印发实施《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对2577个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优化升级了“长辈模式”、语音搜索、老年专区等这样一些特色的功能。首批确定了44个网站和手机APP适老化改造的优秀案例,推动人工智能数字营业员、5G视频客服、智能听新闻等一批新功能、新服务上线应用。另外,指导电信企业不断完善服务方式,线下推出老年人专席、上门办理、定制大字账单等暖心服务,线上“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尊老专线累计服务超过3亿人次。另外,我们组织制定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适老化标准,推动超过1.4亿台国产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适老化改造。

第三,加大数字助老惠老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制作简单清晰、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智能技术教学视频、公益宣传短片,通过线上的“微课堂”“直播活动”等方式加强宣传。利用世界电信日、重阳节等重要节点,指导相关企业走进养老院、老年大学,走到老人家身边去,集中展示一些适老化改造成果,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智慧助老活动超过20万场,“面对面”“一对一”地为老人提供专属暖心服务,服务人次超过500万。种种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上墙上网上媒体、进家进院进社区”,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数字化成果的温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引导生产企业、电信企业、互联网服务商等,在产品和服务里融入更多对老年人的关爱,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商务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措施?

中国新闻社记者: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日常照料需求在持续增长,家政服务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在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银发经济发展方面的情况和措施?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 朱光耀: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您的提问。家政服务业是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指出“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大有可为。”商务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行业促进和规范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一是不断完善家政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税费优惠、培训补贴、创业扶持、金融支持等系列支持举措,按年度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要点》和《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完善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二是持续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家政服务这个行业是我们这么多行业中,比较少见的供不应求的行业。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大概3000万左右,实际需求超过5000万,这个缺口还是很大的。老年人照护是我们家政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这些年,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施策,连续7年接续推进家政扶贫和家政兴农,送政策下乡、送培训下乡、送岗位下乡,千方百计吸引人才,扩大和优化家政服务供给。自去年10月起,商务部组织各省市区开展家政服务招聘季活动,通过“直播招聘”这个互联网招聘新渠道,助力家政企业精准推介家政服务岗位,提高招聘效率,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能力。目前,四川、安徽、河南、天津、湖南等20多个省市区已经开展直播招聘活动,企业参与活跃,有意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也有了更多、更便捷的就业渠道。同时,商务部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家政服务员技能提升行动,为家政行业一线从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培训课程,涵盖养老照护、母婴护理、家庭服务等内容,助力全行业提升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体系。商务部牵头建立了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手机版叫“家政信用查”APP,可以查到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相关信息,支持家政企业为家政服务员建立信用记录,开展职业背景信息验证核查,为消费者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推动放心消费。截至目前,全国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已经归集了2万多家家政企业,1500多万条家政服务员的信用信息,累计访问量超过2亿次。

国家发改委: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模式

北京日报记者:银发经济既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请问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发展银发经济将探索怎样的中国模式?

刘明:我们一直十分注重做好老龄事业,着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养老产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就是要以事业需要引导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撑事业进步,实现同频共振、良性循环。因此,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提高民生福祉的坚实支撑,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要坚持统筹协同原则,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兼顾老年期需求和全生命周期准备,统筹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加强制度政策衔接配套,整体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处理民生和经济、事业和产业关系上,《意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将“解难题、强产业”作为两个关键着力点。一方面,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饭、购物、就医、养老、文化等身边的“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既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发展和老年人需求变化,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的潜力产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丰富和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也就是说,在发展方向上,推动事业和产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实现“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导上,注重事业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相辅相成;在监督管理上,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工信部:在丰富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方面采取的措施

海报新闻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层次、多样化,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丰富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何亚琼:近年来,正如记者讲的,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广大生产企业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下大力气提升老年用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努力让老年人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主要报告两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加大优质老年用品供给。一是先后发布了两批老年人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主要聚焦老年服装服饰、陪护机器人、智能监测仪、多功能护理床等631个优质产品。比如,我们针对老年人卧床起身不便的难题,开发了多功能护理床,能够实现一键转身、起身的功能,老年人自己在床上就可以独自操作,有效提升了生活质量。

二是先后编制了9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加大了对老年用品倾斜力度,也推广了一批非常契合老年人需求的创新产品。比如,智能坐便器、自动控温灶具等创新升级家居产品。

三是鼓励支持地方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特色食品产业,特别是加大了老年食品、特色食品的供给。大家都知道,岁数大了容易缺钙,老年人用的高钙奶粉、维生素矿物质片等营养膳食和保健食品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不同的场景需求,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医药保健养生适合我国老年人的体质,需求空间是非常大的,这一领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提品质、优服务。

一是拓展渠道。我们培育老年用品的展会、博览会,让更多老年人能够找到质优的老年用品,开展孝老爱老消费活动,每年优选推出上亿件覆盖不同场景、不同消费需求的老年人用品。比如我们跟民政部联合开展了四届“孝老爱老购物节”,指导电商平台抓住“重阳节”这一传统敬老节日,积极提供老年服装服饰、家居产品、老年食品等多种优质商品,普惠老年群体。据统计,2023年居家适老产品的销售同比都增长两倍,应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也看到很多年轻人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家里老人奉献了一份爱心。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健全老年用品标准体系。我们优先在家电、家具、制鞋等领域发布了《适用于老年人的家用电器 通用技术要求》《老年公寓家具通用技术要求》《老人鞋》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产品质量规范上对企业提出要求。三是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温度和爱心,引导企业针对老年人不同场景、高品质的需求,提供优质适用的服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银发经济的发展一定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居家社区养老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老年人最主流的养老方式,请问在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上做了哪些工作?后续将如何落实《意见》规定,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

李永新: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顺应老年人愿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家层面出台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相关规划用地、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投资融资、机构培育、人才队伍等支持政策,发布了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是优化服务资源布局。推动各地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层面发展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扶持培育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3年3季度,全国共有35.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08.5万张社区养老床位,已有392个县(市、区)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创新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比如,为解决居家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在全国部署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为满足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探索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开展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提高服务可及性,鼓励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身边周边床边。

下一步,民政部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更好增进老年人福祉。一是持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重点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家庭养老床位等细化要求。二是持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模式。三是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如期完成“十四五”期间建成500个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目标。谢谢。

商务部:促进银发群体放心便利消费的相关措施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一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银发群体放心便利消费的相关措施,请问商务部在推进落实方面有哪些考虑?

朱光耀: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发展银发经济能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老年群体。商务部高度重视发展银发经济,在2023消费提振年中,会同各地围绕“时光不老、银发最美”这一主题推出了多项便利银发群体消费的举措,同时积极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深入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提升家居适老化水平,引导外资投向老龄产业,不断优化银发经济的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职能,积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更好满足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重点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银发消费发展环境。积极发展健康消费,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银发群体健康消费需求。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试点地区社区开展商业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食堂,扩大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提高便民服务“温度”。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平台作用,在进博会设置“健康养老专区”,动员更多世界五百强、隐形冠军企业参展,展示推介银发经济前沿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对外开放载体,加强银发经济跨区域、国际性合作。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持续推动在养老服务领域达成更高水平双向开放承诺。

三是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强化发展支撑。实施家政兴农行动,从供给端入手,鼓励引导家政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居家老年人的照护服务,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和“家政服务员技能提升行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提升家政服务质量,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国家发改委:银发经济的挑战和新机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银发潮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挑战的同时,还蕴含着哪些新机遇?对此,文件作出了哪些部署?

刘明: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这样一些产业短板弱项,《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因时间关系,我在这里选择两个产业进行介绍。

比如,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主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等方面需求,提供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智慧健康养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最近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康养产品的加速融合,将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巨大改进。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

又比如,拓展旅游服务业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化步伐加快,旅游不再是年轻人专属,“银发一族”也有“诗和远方”,体现在旅游服务需求中老年人占比大幅增加,旅游服务供给中特色适老服务大幅提升,旅游市场规模中银发旅游占比大幅提高。为了更好的挖掘这一潜力市场,《意见》围绕多样化需求,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拓展推广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针对老年人出游安全保障短板,发展老年旅游保险业务;聚焦资源优化整合,提出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