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二十大报告解读】我国老龄工作十年进展|助力老龄产业发展,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相约7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十年来,我国老龄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有哪些安排?

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

2022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在会上介绍,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先后印发“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召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新时代老龄工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有效覆盖残疾老年人。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2012年以来,四次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2021年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9元。

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计安排约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1年—2022年共计安排22亿元支持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为36万个,床位812.6万张。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市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为62%。中央预算近12亿元支持43所优抚医院、28所光荣院设施建设。

集中采购覆盖老年患者常见病主流用药,药价平均降幅超过50%

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覆盖老年患者常见病主流用药,药价平均降幅超过50%,有效减轻老年患者看病负担。2012年—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到84元,2021年在城乡社区获得健康管理服务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2亿。持续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2021年共为378.3万残疾老年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老年医学科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截至2021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为53.4%。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医养结合机构6492个,较2017年底增加76.7%;机构床位总数175万张,较2017年底增加176.9%。全国医养签约近7.9万对,是2017年的6.6倍。

便利老年人看病就医。印发《关于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老年友善文化、管理、服务、环境等方面方便老年人就医,推出设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等10项举措,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国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综合性医院529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31个,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超9000家。

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基层设立超过4万个老年教育学习点

发展老年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老年教育规划或政策文件。国家开放大学依托办学体系开展老年教育,成立省级老年开放大学或专门机构,基层设立超过4万个老年教育学习点。积极推进国家老年大学筹建工作。成立首批军休老年大学。

促进老年人充分参与文体活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已面向老年人免费开放,各地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实行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出台措施提升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适老化水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体育场馆向老年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体育公园设施建设设置老年人健身区。

鼓励老年人积极发挥作用。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召开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引导和组织广大老同志、老党员助力疫情防控。实施“银龄讲学”“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银龄行动”等,鼓励退休教师、医务人员继续发挥作用。

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完成16.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加强老年人优待和权益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明确了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的重点任务。2012年以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09.8万余件。2022年中央政法委牵头,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截至2022年8月17日,共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1.7万起,抓获嫌疑人3.4万人,打掉养老诈骗团伙2212个,追赃挽损155亿元。

稳步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2019年—2021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2000多万户,加装电梯5.1万部,增设养老、助餐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万多个。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9.5%,面向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开展各类服务。“十三五”期间完成16.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十四五”期间,将对200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基础项目改造和老年用品配置。2016年—2020年,为近20万名贫困重度残疾老年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努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出台便利老年人出行、就医、缴费、办事等文件20余个。设置公安户籍、交管、出入境老年人办证窗口,优化升级“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老年人公安服务管理水平。各主要网约车平台增设适老“一键叫车”功能,方便老年人打车出行。

计划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

2022年8月3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作用,发展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

在健全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面,提高失能、重病、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加强老年人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年人防控救治。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

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出台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发展政策举措。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老年大学。

(↑ 新京报见习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磊 校对 贾宁)

图片
第七届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已于2022年6月30-7月2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本届展会展览面积15000平米,预计吸引来自地350余家企业参与展示。10000余款世界前沿适老产品和服务模式齐聚青岛,集中展示,极大丰富我国老年需求市场。

每年7月份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是康养产业行业盛会,将围绕国家、省康养产业发展政策导向,聚焦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开发全省康养服务市场需求,汇集国内外康养产业领域领先企业,为全省康养机构及广大老年人,带来国内外最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同促进康养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国内外康养产业行业交流和招商引资重要平台。

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7月6-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山东: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中职以上毕业生,给予1—2万元入职奖补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养老服务政策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在10月12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宋坤介绍,我省是老年人口大省,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人的省份。2020年,每张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由5400元-9600元提高到8000元-12000元;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对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中职以上毕业生,给予1—2万元入职奖补。

积极破解养老机构资金投入大、经营利润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问题,省级建立了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助制度,引导社会参与,增加服务供给。2020年,为进一步优化床位供给结构,及时调整补助政策,取消普通型床位建设补助,每张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由5400元-9600元提高到8000元-12000元;取消机构收住自理老年人运营补贴,对收住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由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分别提高到2400元、3600元,引导优先满足失能老年人的刚性照护需求。

积极破解养老服务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问题,支持院校设立养老专业,对符合条件的奖补80—100万元;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对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中职以上毕业生,给予1—2万元入职奖补;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纳入人社部门的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发放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加大褒扬激励力度,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齐鲁和谐使者”选拔工作,管理期内享受政府津贴,先后有155名养老护理员入选。

积极破解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金融机构结合养老行业特点设立信贷产品,联合省农信社在全省推广“养老保障贷”项目,无需固定资产抵押,根据养老机构法人信用情况和签订的入住合同数量确定贷款额度,并根据机构等级给予差异化利率优惠,已向养老机构授信4.4亿元。

积极破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不到位问题,将配建要求写入《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明确要求新建、老旧居住区分别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四同步”机制全面建立,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

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布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明确了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建立健全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保障范围从8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拓展到6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惠及63万低保老年群体。在保障特困老年人基础上,开展了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免费集中托养试点,拓展保障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图片

一张养老床位补12000元、开设养老专业奖100万元……山东投入真金白银破解“养老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10月12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第十一场。会上,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宋坤说,为破解养老难问题,十年来,山东省民政厅不断创新资金补助、人才支持等政策来解决难题。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人的省份。面对养老机构资金投入大、经营利润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问题,宋坤说,山东省级建立了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助制度,引导社会参与,增加服务供给。2020年,为进一步优化床位供给结构,及时调整补助政策,取消普通型床位建设补助,每张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由5400元-9600元提高到8000元-12000元;取消机构收住自理老年人运营补贴,对收住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由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分别提高到2400元、3600元,引导优先满足失能老年人的刚性照护需求。

山东还积极破解养老服务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问题。宋坤说,为支持院校设立养老专业,山东省民政厅对符合条件的院校将奖补80—100万元。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对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中职以上毕业生,给予1—2万元入职奖补,并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纳入人社部门的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发放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

此外,为积极破解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山东省民政厅还推动金融机构结合养老行业特点设立信贷产品,联合省农信社在全省推广“养老保障贷”项目,无需固定资产抵押,根据养老机构法人信用情况和签订的入住合同数量确定贷款额度,并根据机构等级给予差异化利率优惠。宋坤说,截止到目前,已向养老机构授信4.4亿元。

同时,为积极破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不到位问题,山东还将配建要求写入《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明确要求新建、老旧居住区分别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四同步”机制全面建立。宋坤表示,目前,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

图片

【企业风采】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愉悦家纺居家世博馆通过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结果。经市文化和旅游局考察推荐、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实地评定、社会公示,协会副会长单位愉悦家纺的居家世博馆顺利通过评选。
图片
该馆先后获评省科协确定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省旅游行业协会确定为山东省旅游服务名牌单位、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滨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滨州2022年度优秀文旅企业。五年多来,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达50多万人,在滨州旅游行业异彩绽放光耀夺目。

“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 “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情况。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老龄化呈现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该如何应对?“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 养老服务发展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近年来,我国形成“9073”养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也就是说,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对此,国家近年来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李永新: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2021、2022年,投入22亿元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多地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为了推动居家养老市场的发展,各地和相关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领域的发力方向。

中午11时,是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回车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午餐时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们正在领取饭菜。

除了餐饮服务以外,这里还配备了影音间、书画室、理发室、图书角等功能区,可以有效满足老人的各项精神文化需求。

广东惠州市开启了社区嵌入式长者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长者食堂,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送餐上门服务。目前,惠州全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建成,智慧长者服务覆盖全市50%以上的社区。

眼下许多机构也正在积极研发高科技、智慧型的养老产品。这是一款看似普通的摄像头,在结合了人工智能算法后,它却可以准确识别老年人的安全状态,在老人发生跌倒或需要帮助时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到预先设置的紧急联系人。

据统计,2021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新申专利共1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正在被逐步应用到养老用品中。

医养结合 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医养结合整合了养老和医疗资源,大大满足老年人的需求。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破除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目前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 王海东:下一步,一是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帮助他们过上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广东佛山均安镇的何女士今年63岁,三年前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失去语言和认知能力,生活也无法自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平时何女士只能靠70多岁的老伴照顾。怎样让失智失能老人能够方便地得到专业医疗护理,是国家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和推动的工作。从2019年4月起,均安镇陆续对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造。这家卫生服务站的一楼仍保留原来的社区医疗服务功能,二楼则被改造为失智失能老人可以入住的养老中心,有50个床位。医护人员每天会查房、巡诊。现在何女士也入住到了这里。

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利用闲置的用房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再加上政府提供部分补贴,入住这里的老年人需要支付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根据护理等级不同,每位老人每月需要支付养老服务费,包括伙食、住宿、照护等约3000-3500元。另外,如果产生医疗费用,可以享受和在医院就诊同样的医保报销政策。

何女士的丈夫 卢先生:我觉得带来很大的方便,一个她有病了什么的,医生护士能够来看她,严重的可以用救护车送她去均安医院,从价钱,照顾,医疗,我觉得这里可以的。

在我国,像这些在医疗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只占少数,超过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近年来,各地推动医疗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浙江湖州在新建小区推行养老、医疗设施同步建设,在太湖健康城社区,有一家大型医院,还设置了7个健康驿站。居民殷女士腰肌劳损,以前每周需要去两次医院进行理疗,现在不出小区就能解决了。

湖州市吴兴区太湖健康城社区负责人 徐涛: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有免费的体检业务,为70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我们实时关注所有居民健康的变化,及时介入并且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除了不出小区就可以做理疗,甚至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以外,还有些地区也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包括帮助老人预约医院专家号;点开小程序就可预约“专科护理”等。

其实,对于许多行动不便、失智失能的老人,居家养老最方便的是有专业人员能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各地也在纷纷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我国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还需补齐哪些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室主任 冯文猛:从实际发展看,居家养老上门医疗首先要解决居家上门医疗人员特殊培训问题;第二是在相关制度规范上,需要在全国形成相对统一的居家上门医疗制度规范;其次是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居家上门医疗激励机制,让上门服务的人员有更好的积极性;第四是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无障碍和适老化的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在20日的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适、更加便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张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同步开展无障碍设施、适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开展住宅单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楼梯上增设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这项措施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同时,我们结合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对人行天桥在内的既有道路和设施进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率。

我国正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老龄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呢?简单讲就是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环境,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大约有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达到4685个。到2025年,将在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约2.1万个,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将超过1000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 王海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老年健康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照护等工作,特别是要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老年心理关爱四大行动,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民政部: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

9月2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并答记者问。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介绍,养老服务体系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三大体系之一,聚焦于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数次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党中央、国务院层面出台养老服务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及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90余件,养老服务国家或行业标准50余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密集出台,搭建起了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相继出台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连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和试点。2012—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2倍。

三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立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为期四年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整治服务隐患42.2万处。连续三年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开展非法集资等养老诈骗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一批不法机构和欺老虐老行为,让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中更安全、更安心。

国家卫健委: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

中国网财经9月20日讯(记者 段思琦)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国家高度重视老年痴呆防控体系建设,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将“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知识宣传。印发预防干预核心信息,编制家属照护核心提示,制作老年痴呆防治科普视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二是组织预防干预。组织15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试点工作。在全国1672个城乡社区启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为58万名老年人提供心理与认知状况评估,开展分类干预和转诊服务。指导开展黄手环公益行动,预防老人走失。

三是开展早期筛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部署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初筛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复查。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试点。我觉得,这将有效推进老年痴呆患者照护服务的发展。目前,已经有4万多人考取了这个证书。

王海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宣教、预防干预、早诊早治等老年痴呆防治工作。“明天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我们也希望全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宣传、预防和干预中来,我们希望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国家卫健委:2035年左右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

9月2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二是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来源:央视网)

暖心意见印发!为退役军人提供医疗健康养老优待服务

医疗健康事关退役军人切身利益,关乎广大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随着医疗优抚工作持续推进,为他们提供优质医疗康养服务,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职责,也是社会共同责任。近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退役军人“荣军康养”工程的意见》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探索经验。

“荣军康养”工程是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整合优化区域康养资源,推进优抚医院改革,向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健康、医疗和养老优待的管理服务平台。
服务对象(一)青岛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复员军人;参战退役军人;参试退役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享受就医优待服务。(二)青岛市年满60周岁的优抚对象享受养老优待服务。

(三)青岛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享受体检优待服务。

(四)青岛优抚医院服务的居家优抚对象享受药品邮寄服务。

服务内容青岛市“荣军康养”工程为优抚对象,提供就医、养老、体检和药品邮寄服务。(一)就医优待服务

1.优先就诊

在退役军人优先窗口,优抚对象持优待证或者荣军卡可以享受挂号、交费、咨询、取药、检查等优先就诊服务。

2.优先预约

青岛市“荣军康养”工程办公室帮助青岛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协调预约专家号和解决住院床位问题。

3.优先转诊

战略合作医疗机构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有转诊需求的服务对象通过绿色通道,享受优先转诊服务。

4.优先体检

战略合作医疗机构根据优先查体方案,经常为优抚对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二)养老优待服务

1.优抚对象享受养老床位费折扣优惠。

2.优抚对象可优先入住战略合作养老机构。

3.入住战略合作养老机构的优抚对象享受优先服务。

4.入住战略合作养老机构的优抚对象可以参加养老机构组织的心理辅导、健康讲座和娱乐活动。

(三)体检优待服务

1.战略合作体检机构设专线预约电话,优抚对象可以优先预约体检。

2.战略合作体检机构开通优先窗口,优抚对象持优待证或荣军卡享受优先体检服务。

3.优抚对象参加体检,享受专人接待服务。

4.根据战略合作体检机构出具的电子版及纸质版体检报告,优抚对象可预约专家详细咨询报告内容。

5.优抚对象可以享受战略合作体检机构的电话回访服务。

(四)药品邮寄服务

1.每次药品邮寄不超过医嘱建议的1个月用量。

2.药品邮件发出后,及时通知接收人药品种类、数量;药品接收时,确认接收人进行核对并签字。

3.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严防邮寄药品误流。

服务单位(一)战略合作医疗机构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2.青岛市市立医院

3.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4.青岛市中心医院

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6.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军民融合医院)

7.青岛优抚医院

(二)战略合作养老机构

1.青岛福彩养老院

2.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

3.青岛福山老年公寓

4.青岛市市北区复康苑老年公寓

5.青岛新万增养老院

(三)战略合作体检机构

1.国药(青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2.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

提升退役军人生活质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让退役军人生活更有保障,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职责所在。

青岛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待、优惠、优质的康养服务,整合并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回应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康养需求,体现了带着感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为广大退役军人增加了幸福感获得感,也为退役军人医疗优抚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值得点赞!

13部门出台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以及其他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通知指出,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

在税费减免方面,通知明确,2022年,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按照50%税额顶格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严格落实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的政策,鼓励地方2022年视情给予进一步减免优惠。

在社会保险支持方面,通知指出,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受疫情影响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在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向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贷款。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养老托育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通知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物资调配、转运隔离、医疗救治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方面对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予以倾斜,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保障。通知同时明确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养老托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将养老托育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等支持措施。(记者 安蓓)

转自:新华社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