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家卫健委:2035年左右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

9月2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二是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来源:央视网)

暖心意见印发!为退役军人提供医疗健康养老优待服务

医疗健康事关退役军人切身利益,关乎广大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随着医疗优抚工作持续推进,为他们提供优质医疗康养服务,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职责,也是社会共同责任。近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退役军人“荣军康养”工程的意见》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探索经验。

“荣军康养”工程是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整合优化区域康养资源,推进优抚医院改革,向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健康、医疗和养老优待的管理服务平台。
服务对象(一)青岛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复员军人;参战退役军人;参试退役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享受就医优待服务。(二)青岛市年满60周岁的优抚对象享受养老优待服务。

(三)青岛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享受体检优待服务。

(四)青岛优抚医院服务的居家优抚对象享受药品邮寄服务。

服务内容青岛市“荣军康养”工程为优抚对象,提供就医、养老、体检和药品邮寄服务。(一)就医优待服务

1.优先就诊

在退役军人优先窗口,优抚对象持优待证或者荣军卡可以享受挂号、交费、咨询、取药、检查等优先就诊服务。

2.优先预约

青岛市“荣军康养”工程办公室帮助青岛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协调预约专家号和解决住院床位问题。

3.优先转诊

战略合作医疗机构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有转诊需求的服务对象通过绿色通道,享受优先转诊服务。

4.优先体检

战略合作医疗机构根据优先查体方案,经常为优抚对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二)养老优待服务

1.优抚对象享受养老床位费折扣优惠。

2.优抚对象可优先入住战略合作养老机构。

3.入住战略合作养老机构的优抚对象享受优先服务。

4.入住战略合作养老机构的优抚对象可以参加养老机构组织的心理辅导、健康讲座和娱乐活动。

(三)体检优待服务

1.战略合作体检机构设专线预约电话,优抚对象可以优先预约体检。

2.战略合作体检机构开通优先窗口,优抚对象持优待证或荣军卡享受优先体检服务。

3.优抚对象参加体检,享受专人接待服务。

4.根据战略合作体检机构出具的电子版及纸质版体检报告,优抚对象可预约专家详细咨询报告内容。

5.优抚对象可以享受战略合作体检机构的电话回访服务。

(四)药品邮寄服务

1.每次药品邮寄不超过医嘱建议的1个月用量。

2.药品邮件发出后,及时通知接收人药品种类、数量;药品接收时,确认接收人进行核对并签字。

3.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严防邮寄药品误流。

服务单位(一)战略合作医疗机构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2.青岛市市立医院

3.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4.青岛市中心医院

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6.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军民融合医院)

7.青岛优抚医院

(二)战略合作养老机构

1.青岛福彩养老院

2.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

3.青岛福山老年公寓

4.青岛市市北区复康苑老年公寓

5.青岛新万增养老院

(三)战略合作体检机构

1.国药(青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2.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

提升退役军人生活质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让退役军人生活更有保障,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职责所在。

青岛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待、优惠、优质的康养服务,整合并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回应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康养需求,体现了带着感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为广大退役军人增加了幸福感获得感,也为退役军人医疗优抚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值得点赞!

13部门出台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以及其他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通知指出,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

在税费减免方面,通知明确,2022年,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按照50%税额顶格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严格落实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的政策,鼓励地方2022年视情给予进一步减免优惠。

在社会保险支持方面,通知指出,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受疫情影响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在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向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贷款。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养老托育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通知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物资调配、转运隔离、医疗救治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方面对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予以倾斜,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保障。通知同时明确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养老托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将养老托育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等支持措施。(记者 安蓓)

转自:新华社

人民日报发文:会展经济,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图片
《人民日报》会展经济,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2022年9月4日,《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发文聚焦会展业,高度肯定会展经济的作用和价值。会展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面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会展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建设和展示形象,助推产业经济发展腾飞,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纵观全球版图,会展经济作为第三大无烟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先后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面对世界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复杂形势,导致面临的风险和新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扎实稳住经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影响,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和下行压力,我们会展业同样如此,如何创新发展、逆势突围、克服困难,如何在“稳增长”经济中发挥会展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商务部和各省市也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会展经济发展,充分利用重要会展平台,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助力城市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和世界会展名城。

2022年,对于我们会展业和每一位会展人,非常不易,困难是暂时的。当前在充满挑战、竞争和变革的时代,我们唯有坚定信心,谋变拓新,积极应对,砥砺前行,携手发展,共克时艰,才能迎来更加坚强的自己和美好未来。

在全球各地,一些城市利用自身区位或产业优势,打造国际性的会展品牌,不仅促进了经贸往来和经济增长,而且发展成为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在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面精耕细作,收获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法国 —— 搭建国际推广平台

图片
今年6月,2022年法国科技创新展览会“科技万岁”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落下帷幕。作为欧洲最大的科技与创新会展之一,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14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家展商参会。从送货无人机到陪伴型机器人,从未来出行工具到智慧办公方案,为期4天的会展聚焦绿色及智慧创新,吸引了近10万名线下观众和30万名线上观众参与,为展示科技前沿动态、促进行业合作搭建了平台。就在这场展览会结束的几天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再度热闹起来——2022年巴黎邮票展如约而至。拥有超过90年历史的凡尔赛门展览中心每年举行近200场规模不一的展会,其中不仅有享誉世界的国际农业展、书展以及科技展,还有巧克力展、婚礼用品展、家具展等专业性展览,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750万人次。

法国是世界会展大国。根据法国贸易展览国际推广处的统计数据,每年法国举行近1200场展会及2800场行业会议,为全球范围的展商累计提供近590万平方米的净展位,平均每年接待展商25万家、观众2000万人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法国逐步建立形成了机制健全、充满活力的会展行业体系。

“法国贸易展览会已成为企业进入法国和欧洲市场的门户,也是促进商业合作的加速器。”法国贸易展览国际推广处在《法国国际会展情况》报告中指出,法国的众多展会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2018年,产生了价值超过305亿欧元的合同,创造了75亿欧元的收入和12万个工作岗位。会展业为促进法国经济以及旅游业发展、提升法国的国家形象发挥了巨大作用。

法国的会展主要采取市场主导的模式。例如,作为法国最大的国际性展会之一,法国国际农业展由法国国家农业展览和赛事中心委托高美爱博展览集团负责组织。法国政府主要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一方面,法国政府对修建会展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投资支持;另一方面,法国政府也通过制定相应的经营规则,规范不同市场主体的分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法国政府设立了商务投资署、贸易展览国际推广处等机构对法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举办专业会展进行指导,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处,搭建了覆盖广泛的国际推广平台。

“法国拥有一流的国际会展和运营体系,我们希望通过一些举措恢复参展商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参展热情,帮助受疫情重创的法国会展行业维持其国际地位。”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说。今年5月,法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总额9600万欧元的援助计划,为参加法国主要贸易展览会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半注册和场地租赁费用,以帮助会展业和企业渡过难关。

新加坡 —— 推动行业数字转型

图片
新加坡航展、国际家具展、世界城市峰会…凭借多年来成功举办多个国际级会展的经验,新加坡成为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国际会展规模及次数在亚洲名列前茅。在新冠肺炎疫情前,会展行业贡献了新加坡近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新加坡旅游业和经济的重要支柱,提供了超过3.4万个工作岗位。平均每年有超过40万名国际游客赴新加坡参加4000多个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会展行业产生的溢出效益惠及旅游业、酒店业等,商务游客的消费额几乎是休闲游客的两倍。除了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会展行业对于塑造新加坡全球商业中心的地位同样具有关键作用,促进了区域资本和技术流动的便利化,给新加坡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目前,约150个国际机构、7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安家落户。新加坡政府鼓励行业创新和科技发展,各种高科技应用十分普及,数字基础设施完备,这些因素造就了新加坡完善的会展业体系。诸多国际会展公司巨头将亚洲总部设在新加坡,带来成熟丰富的会展渠道和经验。除了大型会展公司,新加坡还拥有50多家专业的会展服务企业,提供包括会议策划、视听设备供应、新媒体展示技术支持、货运支持、翻译等配套服务。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会展经济。新加坡旅游局专门设立了展览及会议署,向世界推广新加坡的会展业,将新加坡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会展举办地。1990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国际展览认证计划,为在国际上具有商业吸引力的会展给予官方认证,参加这类会展的新加坡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一系列计划增加其作为会展举办地的竞争力。如“惠聚狮城”计划为商务旅游团提供免费的独特体验项目,涉及餐饮、景点、主题导览等,充分利用新加坡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吸引会展举办方和参与方。商务活动奖励计划根据旅游收益、吸引外国旅客人数等指标向会展以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资金、营销宣传等支持,鼓励它们持续开展优质活动。

为了适应新形势并推动会展行业复苏,在新加坡旅游局、企业发展局支持下,新加坡会展组织者和供应商协会于2020年推出了会展行业路线图,从安全措施、线上加线下活动解决方案等方面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指导。会展组织方还可以申请旅游局提供的商业改善基金,用于技术创新,调整商业模式,促进行业转型。目前,新加坡会展业正在加速创新和科技应用,以适应疫情下的新商业模式。会展举办模式从完全的线下正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增强现实等一系列科技被应用于会展业,以尽量减少人群接触,推动行业数字转型。

泰国 —— 会展,融入深度体验活动

图片
在泰国曼谷市中心的伦披尼公园,竹子和芭蕉叶搭起的展位一字排开,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各地标志性旅游景点、文化遗产。2022年泰国旅游节期间,组织者将展会从室内搬到公园,让观众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了解和体验泰国各地旅游资源。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素帕颂介绍:“从展会的元素设计中,游客可以感受泰国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近年来,泰国重视会展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2020年,泰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创造了613亿泰铢(1泰铢约合0.19元人民币)的收入。

泰国会展业的特色在于,将文化创意与本土智慧相结合,凭借独特的活动空间和场地,打造丰富多彩的会展体验。会展既充分借助绚丽灯光、热带色彩和民族音乐及景观推介琳琅满目的产品,又包含了各种趣味活动。比如,记者曾亲历泰国政府倡导的“一村一品”会展,在曼谷最大的会展中心蒙通他尼国际会展中心,宽敞豪华的展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等。在这里既能够感受浓郁的泰式风情,又可以零距离欣赏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

泰国借会展挖掘本土独特的资源,吸引到访者深入泰国各地体验旅游资源或建立经贸往来。长期从事会展行业的微笑暹罗公关公司经理塔尼·通猜表示,泰国的会展活动非常丰富,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把泰国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介绍给客户和游客,促进了经济发展。比如,有的会展设计富有创意的行程安排,通过增加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参加会展的同时又可以游览泰国村落,在椰子园里熬椰浆、做椰糖,或体验盐疗、草药疗法等。

泰国会展业还依托泰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旅游、农业等优势行业,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和专业性的会展品牌,如曼谷酒店及食品展、泰国亚洲食品博览会、泰国国际汽车电子零部件展等如今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图片
德国——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力
图片
德国每年举办300多场展会,展品大到法兰克福车展和慕尼黑车展的汽车、柏林轨道交通展的火车、柏林航空展的飞机、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和慕尼黑工程机械展的大型机械设备,小到弗莱堡国际毛刷材料配件及设备展的毛刷、杜塞尔多夫阀门世界博览会的阀门、科隆五金展的五金配件,很多相关专业展会以其专业化和国际化成为全球产业的风向标。据统计,作为会展经济大国,德国展览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约40亿欧元,参展商和观众在展会期间花销约为145亿欧元,会展业还额外带动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等经济产出280亿欧元。平均每年举办展会为德国创造约23.1万个就业岗位。德国会展经济的成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力。2022年2月,柏林展览公司成立200周年,在德国展览业界只算是“中年”。法兰克福迄今已有780多年的会展历史,莱比锡、慕尼黑、科隆等城市,也都有超过百年的办展经验。

德国展览业从创始之初,就得到政府的支持。德国已建成25个大型展览中心,总面积280万平方米,加上室外展览场地100多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380多万平方米。全球五大展览中心有4家位于德国。无论柏林、法兰克福还是慕尼黑等城市,展馆设施都由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的形式,把经营权交由相关展览公司,并提供政策支持。展览公司通常由专业团队企业化运营,管理者通常都有丰富的商业和行政经验。如柏林展览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丁·艾克礼,曾在西门子集团工作37年,在德国和亚洲的多个岗位积累了丰富经验。

民间行业协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托行业协会,展览公司得以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动态,确定会展举办时间和地点,并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开展营销工作,这也是德国会展专业性的重要保证。同时,德国展览业协会对自身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咨询服务、品牌推广、行业透明度等方面。这其中,隶属于德国展览业协会的展览数据自愿认证协会尤为独特,该协会推出展览数据第三方审核机制,建立公开展览数据库以供查询,增加展览公信度,形成了全行业的自律机制。

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合力作用下,德国展览业构建了政府所有、企业经营、行业分工为主,地区分工为辅,面向全球的强大会展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能力。

同时,会展经济帮助德国有效展现了国家形象。1947年8月,在德国汉诺威南郊一处未被战争摧毁的金属工厂里,首届汉诺威出口博览会开幕,展会不受食品配给限制,每个参观者可凭门票换取一个鱼肉面包卷。彼时的汉诺威乃至整个德国,仍处于艰难的战后重建期,会展对恢复经济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21天里,53个国家的70多万名参观者到访汉诺威,签署了近32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众多工厂得以重新开工甚至扩大生产。

从瓦砾遍地的战后废墟到全球闻名的会展之城,汉诺威为世界重新认识德国提供了一个窗口,更成为国家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法兰克福、慕尼黑、纽伦堡等城市,也都相继打造了会展品牌。在这一过程中,德国各个城市并未陷入“同质竞争”的恶性循环,而是依托本地经济和社会资源选择办展方向,在各自优势领域精耕细作,百花齐放。如汉诺威主要依托下萨克森州和北威州强大的工业优势,重点聚焦工业机械、电子行业;法兰克福依托交通枢纽和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在服务业和消费行业领域发力;慕尼黑则凭借高科技研发能力,在环保、光学、机器人、材料加工等细分行业努力做到极致。

根据德国展览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有150多个在德国举办,每年吸引约18万参展商和1000万观展者。世界展览行业营业额前10位的公司,有5家在德国。这些全球知名的会展对促进德国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图片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

优化养老服务形式,把养老床位“搬”进家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养老床位总数比2012年底的416.5万张翻了近1番。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养老服务形式,尤其是探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更好地满足了失能老人家庭照护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家养老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价格较高等现象。确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越来越成为紧迫任务。

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的集中照料床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临时托养床位共同构成养老服务的“三张床”,更是为老年人提供“床边、身边、周边”就近长期照料服务重要的“一张床”。家庭养老床位可使老年人特别是中、重度失能老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机构服务,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减轻家庭负担。因此,有必要创造条件、创新服务,把更多养老床位“搬”进家。

沈阳、南京、银川、武汉、嘉兴等地已出台举措,将养老照护床位“搬”进家。截至目前,沈阳市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900余张,提供上门服务5万余人次,服务时长7万余小时。到今年底,沈阳市将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不断满足养老服务需要。

从全国来看,家庭养老床位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与需求相匹配的应有规模,因此,要多措并举夯实养老“第三张床”。

一方面,进一步厘清地方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家庭的三方责任。地方政府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出台家庭养老床位相关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要发挥好品牌化、连锁化及资源优势,为老人及其家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帮助;要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养老服务模式,发挥家庭成员在老人长期居家照料服务中的基础作用,不断提升家庭照料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更大发挥数字赋能智慧养老的作用。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为老人配置了24小时在线的“护工”,唯有数字赋能才能真正把养老院“搬”回家。服务平台、管理平台要与民政部门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实时抓取采集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的相关服务数据,并为老人配备手表式GPS定位仪、一键紧急呼救、智能床垫等各类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让老人更安心,让家人更放心。据北青网

失能失智可预防!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重大专项在青岛落地实施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在青岛市举办了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工作培训班,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专家对青岛市参加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工作方案、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的诊断和治疗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等。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正式在青岛市落地实施。据悉,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是由财政部立项支持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负责在全国组织实施,项目目标一是由疾控系统组织协调,联合医院神经科专业医生,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提高民众对ADPD的知晓水平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防控能力;二是了解老年人群患病率、失能失智状况及长期照料需求;三是探索建立ADPD的筛查、转诊、确诊、患者居家-社区管理合作模式。项目于2015年启动,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9省市完成两轮的项目试点和推广工作,并于2022年在浙江、江西、青岛3省市开展第三轮工作。

聚焦ADPD防治 分三个阶段推进实施

ADPD是老年期常见的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晚期病人多、致残率高,已成为加重家庭生活负担和消耗医疗资源的“黑洞”。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第三轮工作将围绕ADPD预防控制重点加强项目省、市的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健康宣教与健康促进活动;ADPD筛查、诊断和患者居家-社区管理;老年常见慢性病、常见心理问题及跌倒伤害等调查和干预等。项目将在2022-2024年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2022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完成基线调查和ADPD筛查;2023年对筛查出的可疑病例进行转诊和确诊,获得试点地区老年居民的ADPD患病情况;2024年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确诊的ADPD患者在社区提供规范化管理,包括治疗、康复以及家属和照料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等。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4000老年人受益

自2020年开始,青岛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青岛市疾控中心持续实施以预防老年失能失智为重点的“老年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项目,在10个区市建立监测筛查点,组建专业筛查团队开展失能失智筛查,为老年人提供风险评估,提示老年人尽早采取防治措施;此外,在老年失能失智健康干预方面还推出了以“五个一”健康服务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干预,助力延缓老年人失能失智的发生,为做好国家项目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此次国家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在青岛市遴选了李沧区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阳区惜福镇卫生院、西海岸灵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莱西市马连庄卫生院4家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项目点,参与本轮项目工作,项目点工作人员将在国家项目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对于提升我市基层失能失智的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将项目点的18个社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持续三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对象,预计将有4000名老年人从中获益。

防筛诊治康健康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国家项目在青岛市的落地实施,在社区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方面带来全新的理念,有助于促进青岛市老年失能失智的医防融合,为逐步建立防、筛、诊、治、康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奠定基础。通过风险筛查---早诊早治---居家社区康复的工作机制,可以使更多老年人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以及失能失智患病风险;可以让筛查出的高危人群通过绿色通道获得早诊断、早治疗服务;可以让确诊患者在社区获得及时的居家康复服务,以控制疾病进展。这对于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降低老年失能和失智患病率的工作目标具有现实意义。相信通过国家项目的开展以及在青岛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的健康老龄化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辛刚 见习记者 孙凤鸣 青岛报道

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老年人再就业提上日程

8月24日,记者从中国老龄协会获悉,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库和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将为老年人再就业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提到,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任李伟指出,随着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人力资本不断上升,但由于人口质量快速提升,老年人才红利也在逐步显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作为重要任务进行部署。

“此次中国老龄协会上线中国老年人才网,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库和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旨在为老年人再就业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奠定基础,加快老年人才集聚,打造老龄人力智库,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在致辞中指出。

中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以“一网一库一平台”相互依托,即“中国老年人才网”、“老年人才信息库”、“老龄人力资源平台”,其建设、运营工作,由中国老龄协会信息中心直属北京孝宇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承担,信息中心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处指导监督。

“中国老年人才网”(https://www.zglnrc.org.cn)在网站基础上建立全国老年人才信息库,构建新时代老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为新时代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网站设有大小栏目40余个,涵盖老年人关心的人才政策、调查研究、人才知识、招聘信息、志愿公益、老年教育等内容。

老年人才信息库同步启动建设。该信息库是面向全国老年人才、为老服务机构、各地用人单位的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具体包含老年人才库、老龄人力资源库、为老服务人才库、涉老组织精英库、老龄才艺人才库、尊老敬老影像库,既包括学术界的研究型人才,也包括产业界的实用型人才。老年人才信息库与各地老年人才信息库数据链接。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为深入挖掘老年人才数据资源价值,形成点(人才)、线(企业)、面(行业或产业)、体(城市或地区)的全方位综合分析,为政府实施老年人才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和老年人才搭建供需对接的互动桥梁。据悉,该平台为便于老年人和用人单位等各类用户的使用,将同步开发移动客户端。

线下服务由人才服务中心与各地人才服务中心合作,或依托地市级老龄协会、涉老社团组织,指导各地设立老龄人才服务中心,为当地老年人才提供公益服务。

按照实施计划,将在2023年以前完成老年人才网(网站、移动应用)上线;制定老年人才信息库管理标准、服务标准;搭建专业老年人才信息库,完成首批老年人才组织入库等目标。

到2025年,完善平台体系融合、应用和建设运维,形成国家级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全国推广运营,为全国老年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中国养老产业:2022-2025年将是智慧养老高速发展时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8.8万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3万亿元。养老产业发展吸引了资本关注和更多企业加入,并在养老护理、智慧养老和养老产品等细分领域率先发展。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投融资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至2022年一季度中国养老市场投融资金额总计48.5亿元,投融资数量共计107起,投融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每笔投融资事件含金量较高。养老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资本对养老产业的布局越来越看重,吸引越来越多来自房地产、保险、医药等不同领域的市场参与者。
图片
中国养老产业企业数量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养老企业成立1-3年的数量最多,共有98728家,其次成立5-10年的企业共有77026家,成立3-5年的企业有68372家。总体来看,中国养老企业成立年限多数集中在1-5年内,养老行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
图片
中国养老产业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中国养老企业数量共有367083家,其中有三个省份企业数量突破30000家。江苏省养老企业数量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共有36128家,其次是山东省32453家,广东省30837家。
图片
中国养老产业链图谱
图片
中国养老护理类产业细分类别

  养老护理类产业细分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社区养老照护服务和机构养老照护服务。随着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保障制度的完善,中国养老照护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照护服务领域将向高品质、高质量方向发展。

图片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渗透,2022-2025年将是智慧养老高速发展时期。智慧养老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新技术与养老资源,助力养老资源实现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因此,智慧养老也成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由于智慧养老产业还未形成充分的市场化,2022-2023年是养老企业布局和扩张的关键时期。
文章来源:艾媒网

【快讯】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

图片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养老床位总数比2012年底的416.5万张翻了近1番。10年来,我国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供给更趋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加大。2012—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在老年人福利救助保障方面,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综合补贴分别惠及3069.5万、447.9万、78.9万、70.2万老年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1419.9万名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371.7万名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式不断优化。近年来,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为期4年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指导各地围绕老年人需求创新服务形式,开展老年餐桌等服务,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探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满足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等。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1日 01 版)

【中宏网最新通知】2025年底前山东省实现城乡社区日间照料全覆盖

中宏网山东
8月19日电
8月1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财政厅等负责人介绍持续推动民生改善情况。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毅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以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推进互助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网络,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在县级层面,至少建有1处以失能特困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层面,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设施,2025年底前实现城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在家庭层面,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引导发展“家庭养老床位”。

聚焦需求,增加机构养老服务供给。聚焦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优化发展布局,增强护理功能。聚焦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刚性需求,优先支持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提升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2025年底前,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0%以上。聚焦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加大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供给,鼓励单独建设认知障碍照护机构,或在机构中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聚焦社会老年人养老需求,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机构,扩大供给,提高质量。

加大创新,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创新运营模式,以专业养老机构为主体,一体托管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创新服务载体,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物业企业等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按照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原则,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创新智慧养老,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和供给,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