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权威发布|数字赋能,深度应用,青岛市全面打造智慧化养老新模式

5月1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数说青岛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数字青岛建设进展情况和《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23-2025年)》整体情况。市大数据局副局长张福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爽、市民政局副局级领导王颖健、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博彤、市通信管理局副局级领导张莉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青岛市民政局副局级领导王颖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青岛市民政局近年来认真落实数字青岛建设要求,积极将数字化引入养老服务各个领域环节,充分利用云平台、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打造形成了线上快速响应、线下良性互动、全程留痕监管的智慧化养老模式。

市民政局副局级领导 王颖健

  搭建平台,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开发了青岛养老服务地图,将全市289家养老机构、138家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相关信息统一纳入养老服务地图中。老年人及其子女可在青岛养老地图上获取相关机构信息,同时可以在线上直接办理预约入住机构和申请居家上门服务,实现了养老服务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有效提升了老年人获取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便利程度。
  数字赋能,实现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提档升级。开发青岛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将老年人接受养老服务的各项流程全部纳入平台进行线上办理。开发养老机构智慧消防系统,及时发现清除养老机构中潜在的火灾隐患,有效防范养老机构火灾事故。开发孤寡老年人智慧监护平台,通过监测孤寡老年人家中用水、用电、用气情况,及时发现预警孤寡老年人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优化设备,推动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暖心贴心。充分发挥“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将世界范围内高端先进的智慧化适老产品推广应用于我市养老服务行业中,引导全市养老服务组织积极采购运用智能水表、门磁系统、烟感报警、AI外呼、红外检测等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此外,我市还为全市2500名具备行动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发放定位手环,保障失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认真落实《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23-2025年)》有关要求,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推行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一件事”,建设养老机构智慧防疫平台。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功能,实时归集相关涉老部门数据情况,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和老年人家庭可按照权限进行管理应用,实现业务办理、流程监管、资源整合、数据分析一体化,提升综合监管水平。

来源:青岛发布

2023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

2023.6.29-7.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与大家再次相聚。

  本届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5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3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展示范围包罗万象,包含康复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老年慢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监测与可穿戴医疗、智慧康养大数据、5G+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农村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旅居养老、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时尚老年生活等内容。目前展会招商预报名工作已启动,参会详情,请联系展会组委会。

山东老博会|一文读懂基本养老服务:这三个关键点要清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亟待厘清几个关键问题。

完善老年民生保障制度顶层设计

谋划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

  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设计中,需要厘清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与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
目前,针对老年期收入下降或贫困风险,以及疾病风险,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针对老年期失能风险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失能失智老年人被迫用养老金支付长期照护费用,或者通过在医疗机构长期压床来解决长期照护问题,进而导致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堪重负。
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之间的功能错位,已经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不足的体现之一,因此不要在现有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解决长期照护服务保障问题。

正确看待基本养老服务的“基本”与“兜底”

  在当前的政策话语体系中,“保基本”和“兜底线”通常同时出现,对其认识和解读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基本”应是侧重于养老服务内容和老年人需要层次的基础性。从需要层级来看,“基本需要”是与老年人ADL(日常生活动作)和IADL(功能性日常生活动作)紧密相关的各类基础性、迫切性、必要性的养老服务需要,失去这些养老服务供给,将直接威胁或者降低老年人基本生存质量。
对“兜底”的理解,应更多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对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责任进行界定。需要明确的是,政府并不是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唯一责任主体,不能把“基本养老服务”与“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画等号。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家庭,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政府履行的应是当个人无法通过家庭赡养抚养、市场化购买、社会互助等方式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情况下的兜底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兜底保障的对象通常是城乡特困、低保或低收入失能失智、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只有基于这种理解,才能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养老服务事业人人参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把握好制度主义福利与剩余主义福利的选择

  选择制度主义福利,意味着基本养老服务向全体老年人提供。选择剩余主义福利,则意味着基本养老服务向特定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
按照狭义的“养老服务”概念界定,真正需要基本养老服务的老年群体即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占比只有10%左右,剩余90%的老年人不是需要“养起来”而是需要“用”起来。事实上,向大量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造成大量福利资源的浪费。
当然,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居民服务需求的升级,基本养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在由“小养老服务”向“大养老服务”拓展。此外,一些针对健康和亚健康群体的失能失智预防服务,也将归并到基本养老服务的范畴。此种情况下,剩余主义福利的局限性凸显,需要向制度主义福利演进,进而实现“人人可以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转变。

正确把握兜底性养老服务、普惠型养老服务和生活性养老服务中的政社关系

  兜底性养老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主要由政府提供,不能推向市场,但可以采取向社会组织或市场主体购买服务的形式履行提供责任,但不宜作为扩大养老服务消费的抓手。
普惠型养老服务属于非基本公共服务范畴,该领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提供或运营,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给予支持。生活性养老服务主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该领域完全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引入资本推动发展,引导养老服务产业规范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生活性养老服务,可以作为今后扩大养老服务消费的载体或抓手。

适度界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不宜将“基本养老服务”泛化

  要区分好基本生活保障项目清单和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突出项目的“服务”属性,不宜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从而混淆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之间的功能边界。
要区分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和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尽管当前在着力推进“医养结合”,但“医是医”“养是养”,不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混淆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养老服务之间的功能边界。
要区分好老年人优待项目清单和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老年人优待服务属于“锦上添花”的社会福利,而基本养老服务是“雪中送炭”的社会保障,不宜混淆两者的功能边界。
要区分好为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和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文化、体育、教育、法律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尽管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但属于为老服务范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应是与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教育、法律服务清单并行的清单,而非这些领域服务清单的集成加总。

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应抓住三个关键点

  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应做到服务对象清晰、服务项目清晰、支出责任清晰。
服务对象清晰。当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的确定应当基于“剩余主义福利原理”和“选择主义方法”,按照经济状况、失能状况、家庭状况来确定。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应聚焦在经济困难、失能失智且无法获得家庭成员照料的老年人。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是“家庭友好型”的,是对家庭的支持而非替代。
服务项目清晰。服务项目清单应当具有专一性和独特性,应区别于卫生健康、教育、体育、法律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物业、家政服务项目。排除以上内容,这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就是“长期照护项目”,核心内容包括社会性(非医疗)的康复护理服务项目、ADL和IADL丧失对应的生活照料项目。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可适度扩展到失能失智预防服务项目、紧急援助服务项目以及心理关爱项目。
支付责任清晰。目前,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并没有明确划分,在实践中,基本养老服务属于地方财政事权。受各地财政支付能力的影响,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养老服务不均衡问题突出。今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明确中央和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的要求,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的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适当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基本养老服务的支出责任。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也应明确投入基本养老服务发展的比例。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23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

2023.6.29-7.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与大家再次相聚。

  本届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5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3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展示范围包罗万象,包含康复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老年慢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监测与可穿戴医疗、智慧康养大数据、5G+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农村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旅居养老、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时尚老年生活等内容。目前展会招商预报名工作已启动,参会详情,请联系展会组委会。

加强老年人健康保障!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八项重点工作出炉

  日前,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作会议讲话。会议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健康根基。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苦干实干的行动捍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以赴抓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处置多地局部疫情,积极推进疫情平稳转段,统筹做好健康中国建设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2018年以来的五年是卫生健康工作机遇最大、挑战也最大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新成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抗疫斗争的每个阶段都实现了既定目标,1400万卫生健康工作者经受住了考验,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历史性解决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期完成健康中国行动阶段性目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法治建设、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宣传引导、国际合作等取得显著进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行业展现新风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战略性谋划,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机遇、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的战略环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阶段、共同富裕的战略要求,保持战略定力,着力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斗争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健康公平可及。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2023年卫生健康各项工作。

一是科学、精准、高效做好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和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疗物资保障,推进老年人等人群疫苗接种,筑牢个人卫生健康第一道防线。
二是突出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行机制、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机制、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
三是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专科水平,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全面加强基层卫生健康管理,推动健全短缺药供应保障能力。
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高质量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加强慢性病管理和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工作,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支撑能力。
五是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积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发展,着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完善平急结合、快速反应的医疗应急体系,统筹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
六是持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保障,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
七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
八是强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加快推动重点法律制修订工作,系统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科研攻关,加强基层和紧缺人才队伍培养,持续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加大医疗行业综合监督力度,做好正面宣传引导,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会议强调,党中央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系统要深刻认识、扎实推进、确保实效,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主题教育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牢记“国之大者”,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三个务必”,学思想、见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坚持“四个自我”,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和行业作风建设,推进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着力营造行业清风正气。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推行养老金认证“新”模式:零跑腿、不打扰认证怎样做到?

近年来,山东聚焦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痛点、难点、堵点,依托大数据平台,用科技赋能民生,通过对退休人员进行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创新打造“静默认证”模式,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流程由原来的领取人“提出申请-进行验证-发放待遇”,转变为政府部门“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建立完善了“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体系,既有方便群众办事的温度,也有防范欺诈冒领的力度,科学有效维护了退休人员权益及社保基金安全。

数聚赋能 联通孤岛

推动资格认证“零跑腿”

依托“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数据共享,汇集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加强数据汇集,突破部门数据共享关。强化部门协同,破除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建立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等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卫生健康等34个主题信息资源库,汇聚人社、公安、民政等部门涉及人口状态的231类、3700个数据项,为全面有效开展数据比对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数据清洗,抓住关键数据提取关。坚持需求导向,从海量政务数据中抽取关键数据,从卫健部门共享到门诊住院体检数据超过2.5亿条、死亡医学证明信息超过328万条、核酸检测数据4750万条、疫苗接种数据9303万条,从民政部门抽取殡葬信息超过586万条,从监狱管理部门抽取服刑信息超过66.5万条。

加强数据整理,严把退休数据质量关。克服历史数据不规范、不准确、错漏项等问题,开展多轮数据整理,聚焦退休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修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清理无效数据,有效补齐历史数据短板,推动数据质量整体提升,为养老金发放“静默认证”提供数据支撑。

健全机制 再造流程

推动资格认证“不打扰”

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重塑资格认证流程,进行部门间信息比对,在不打扰群众的静默状态下完成认证工作。

横向上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积极主动对接民政、卫生健康、监狱管理、医保、公安等部门,破除部门利益和信息壁垒,加强协作配合,定期完善共享目录清单、扩大数据共享范围,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机制。

纵向上系统内分级比对核实。外部门数据与养老金领取人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后数据谁的人谁负责,省本级的人员数据,由省社保中心分发各单位核实处理,各市人员数据分发各市,各市收到推送信息,进一步依托本地掌握数据开展具体比对。

肯定类否定类信息区分作出判断。经过大数据比对,对于有就医、旅行、疫苗注射、核酸检测等“肯定类”信息的退休人员,智能延续其领取资格,直接发放养老金;对于有死亡、服刑等“否定类”信息的退休人员,逐级向下推送到所在单位、基层平台,进行人工精准核实,暂缓发放其养老待遇;信息存疑的,也实行推送核实。传统方式下,全省每年4月集中开展全员现场人工认证,需持续至10月才能全部完成,耗时长、工作量大。

2021年,全省发放养老金3320.5亿元,“静默认证”惠及789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需实地精准核实认证的人数大幅下降,认证时间大幅缩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创新方式 无声有情

推动资格认证“无感知”

实行“静默认证”的条件是拥有退休人员的动态数据资源,但对于无数据留痕的退休人员,山东人社部门创新认证方式,突出人文关怀,坚持“线上认证”和“线下认证”相结合,寓认证于服务,让退休人员不知不觉完成认证。

完善线上远程认证模式,让资格认证“不见面、有速度”。深化“互联网+”与资格认证的融合,推行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以辅助。加强对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增加操作提示,简化使用步骤,方便老年人使用;开通“亲情服务”功能,方便子女帮助老年人快捷完成认证。目前,山东省退休人员可利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爱山东”APP“刷脸”认证,异地居住人员不需往返跑腿。

完善线下传统认证模式,让资格认证“面对面、有温度”。将实地精准核实认证与社会化服务工作相结合,利用好基层党组织和协办员力量,发挥好党员、网格员作用,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寓核实于服务,在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走访慰问、爱心互助、结对帮扶、党组织学习、党员政治生日、健康体检以及就诊、义诊、康复指导等服务过程中,主动收集领取待遇人员认证信息,对于高龄、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便者等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坚决摒弃有悖尊重、有失尊严、有损人格的认证方式,切实改善群众服务体验。

据了解,下一步,山东省将拓展“静默认证”模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静默认证”实施范围由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拓展至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在更广的民生领域,推进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为数字文明造福人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场景和创造实践。

来源:山东养老网

2023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

2023.6.29-7.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与大家再次相聚。

本届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5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3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展示范围包罗万象,包含康复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老年慢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监测与可穿戴医疗、智慧康养大数据、5G+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农村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旅居养老、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时尚老年生活等内容。目前展会招商预报名工作已启动,参会详情,请联系展会组委会。搜索公众号“康养圈”完成展会预登记。

深度剖析适老化改造:六个场景改造策略发布 五大准则必须遵循……

根据国家卫检委统计,2035年左右,我国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比例超过30%,正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而目前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居家养老仍然是大家默认的首选。但是在目前的居家环境中,几乎是没有呼叫、报警设施,卫生间也缺少扶手、老旧楼房没电梯……这些问题都会给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带来不便和隐患。针对高速老龄化的社会现状,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相关政策支持(以上海为例)

早在2020年7月,9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2022年,住建部再度公开表示,将继续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时推进适老化城市、社区、住房的建设和改造。全国各地相应的文件也在陆续出台,北京、广东、江苏、福建、湖北等多地都推出了配套政策或实施方案,推进老旧小区及住宅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落地。本文将针对我国适老化现状展开分析与讨论,并选择日本作为横向对比的对象以得出适合我国适老化的策略和原则。

以上海为例。

上海作为适老化重要的试点城市,从2019年颁布相关法规至今,分别在试点范围、服务对象、改造内容和补贴标准四个角度上逐渐完善以力求普惠所有本市的老年居民。2021年8月,上海市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适老化改造,其中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杨浦、浦东、闵行等区实现街镇全覆盖,其他区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有序实施。

补贴标准为根据不同对象补贴费用的40%-100%,每户家庭最高补贴不超过3500元,其中产品服务包最高补贴3000元。服务对象不限沪籍:在纳入试点的街道范围内,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请对本人的长期居所进行适老化改造,申请改造的房屋需是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产权或长期居住权(有一定年限的存续期,且须征得产权人同意),房屋地址在试点街道辖区内。

改造内容以三种产品包的形式提供服务:基础产品服务包、专项产品服务包、个性化产品服务包。其中:基础产品服务包主要满足老年人家庭基本适老化需求,包括根据肢体支撑,地面防滑、防灾应急装置等老年辅助与防护产品,提供12项产品列表,选择6项组成套餐进行改造服务。专项产品服务包主要针对试点中反映出来的普遍存在的浴缸洗浴不便且不安全的问题,提供“浴改淋”标准化套餐服务。个性化产品服务包主要满足个性化居住环境要求,提供智能家居类、健康监测类等产品及服务,以及老旧电气线路改造等局部或全屋适老化施工改造服务。

适老化存在的问题

(1)认知的缺失。很多人简单地认为“适老化改造”只需要增加扶手、去除高低台阶、增加紧急呼叫的产品等,似乎并没有特别的难度,未能从实际需求出发,将适老化融入房屋设计、装修等各个方面。但是考虑到每一个地区的政策、每一户的房型、装修、生活需求以及老人的身体状态都有所不同,改造前的入户评估可以说是一案一议,这些认知层面的偏差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时间、精力投入上超预期的问题。

(2)标准不统一。适老化改造知识体系包括五大部分:综合的评估、适老的设计、改造实施、产品适配、持续服务。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服务于适老化改造,消除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内容的专业性要求要有相关专业医疗、养老背景的人来完成。同时,从市场端来看,当前适老化改造的具体项目与产品质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老年人所需配置的家具、电器等项目清单不明确,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不利于适老化市场健康发展。

(3)覆盖面不足。适老化改造整体处于行业初期,开展适老化改造地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个城市,普通二线城市及以下几乎没有动静,多个城市是空白,而已经开始的一线城市里,也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整体的覆盖面远远不够。

他山之石(以日本为例)

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了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日本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与法规改革,构建了一套合理的适老化社会服务体系,在改善了老龄化社会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创造了岗位,推动了经济发展。

日本适老化社会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立法先行引导社会共识、适老化的室内设施与长期护理制度和机制三个方面:

(1)立法先行引导社会共识。随着日本的老年照护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国家、社会层面提供公共服务予以解决,在全国建立适老化社会服务体系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这一过程中,法制建设是一条主线。日本适老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立法建制和不断的改革完善,制度设计比较成熟。《国民年金法》、《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黄金计划”、《介护保险法》等多次修订并依法出台相应制度政策,使构建适老化社会在20世纪后期逐渐成为日本社会共识。

(2)适老化的室内设施。日本对室内住宅的适老化改造主要由2000年颁布的《护理保险法》的推行开始深入。《护理保险法》对住宅改造的资助内容也有所规定:包括安装扶手和栏杆;不同地面高差间的过渡;更换安全防滑地板;平开门改推拉门;更换卫生间马桶设备等。在此基础上,日本的适老化设计也有了更多的衍生与完善。

图片源自物联网技术在藤泽智慧城老人之家中的应用

(3)长期护理制度与机制。同样是2000年的《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鼓励社会多元化参与,社会力量(尤其是市场和社会组织)开始进入居家护理服务领域。该政策保证了养老服务的供给端充足,按照护理保险制度的规定,老年服务机构要严格按入住机构服务对象的比例配置一定的护理人员。老年人护理服务业和机构养老服务业均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它们在吸收传统产业富余劳动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就业空间。

适老化理念和策略

(1)适老化理念适老化理念可以分为九大基本原则和五大适老化准则。“四通一平,两多两匀”的适老装修九大基本原则,九大基本原则分别是“空气通、视线通、声音通、路径通、地面平、储藏多、台面多、光线匀、温度匀”,这些都是适老装修的要点,也是居家养老的注意事项。五大适老化准则:

① 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适老化改造的基本目的还是为了方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因此适老化改造的第一准则必须是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如: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者需要借助轮椅行动,因此在设计时可考虑加装电梯,单元门口改建上下坡道等;又如老年人易产生自卑、孤独心理,他们希望与外界多沟通,被尊重,因此可以在社区设置娱乐场所等老年人聚集区。

② 保持结构布局不变。在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不能够轻易改变原来的结构,避免对建筑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或者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导致改造的失败。因此,应当采取对建筑主体结构及其局部构件顺势利用或稍加改建的措施,对结构存在隐患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缮和加固,避免盲目、大规模的拆除带来的材料能源消耗。

③ 控制成本,经济适用。适老化改造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也要降低改造的成本,降低改造费用,取得最佳的改造效益。因此,在进行适老化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空间,最大发挥空间效用;另外在选材方面,尽量利用轻质隔墙板等材料,不仅经济、可再生,而且可以减轻建筑自身荷载。

④ 弹性设计,重复改造。在适老化改造或实施的改造的时候,应分析人们居住模式的改变并预测住宅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户型格局等方面应有预见性,体现设计与改造的灵活性,为以后因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方式改变而对住宅进行更适宜或更先进的适老化改造留出余地。

⑤ 注重改造后的居住安全性。在改造的过程中,在关注老年人生活便利性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老年人行动时的安全性。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摔倒、滑倒、碰撞是常见的老年人安全问题,对于老年人日常活动中较为容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应采取更为保险和有效的措施予以避免,消除隐患。比如卫生间,老人在上厕所或洗澡的过程中容易滑倒或腿力不支而跌倒,因此应加装扶手等防护措施,地面应采用防滑设计。

(2)适老化改造策略

场景1:全屋改造

①全屋通铺不设门槛,已有门槛可加缓坡;

②规划日常行动轨迹,缩短动线;

③所有门宽度需适配轮椅、走步器;

④全屋无尖锐角度的家具家电;

⑤地板地砖材质需防滑抗冲击;

⑥起夜必经路线设置感应夜灯;

⑦椅子最好有靠背及扶手;

⑧少用不可固定的滑轮型家具;

⑨全屋光线柔和不刺眼;

⑩全屋自然色系为主,可降低颜色饱和度;

⑪安装监控设备及时获取老人情况;

⑫安装呼叫器或预留呼叫器位置;

⑬智能家电、子女可帮忙操控;

场景2:客餐厅

①智能门锁(密码、人脸、生物指纹、远程开锁);

②移除门槛,保证老年人进门无障碍,方便轮椅进出;

③平开门改为推拉门,方便开局、增加通行宽度和辅助操作空间;

④下压式门把手改造,可用单手手掌操作,增加摩擦力和稳定性,方便老年人开门;

⑤安装闪光振动门铃,供听力视力障碍老年人使用

⑥换鞋凳、穿鞋不弯腰;

⑦选用材质稍硬、座深较浅的沙发和椅子,方便起坐;

⑧插座按照站立无需弯腰/坐轮椅微抬手的高度来安装;

⑨美化扶手设计,可兼具置屋功能,照顾老人自尊心;

⑩大屏有线电视,遥控操作简单易用;

⑪打造专属爱好角落,写字画画读书养花等;

⑫晾衣架采用升降式;

场景3:厨房

①定制橱柜高度,减少弯腰;

②柜子最高处顶部贴镜子,直接可以看到,无需登高;

③橱柜下加装灯带,提供辅助照明;

④橱柜门多用按压式,地柜多用抽屉;

⑤关火提醒/自动熄火,烟雾/燃气报警,水浸报警器;

⑥相似物品贴上大字标签;

⑦玻璃门贴纸防撞;

⑧调温/即热水龙头,日常洗漱清洁避免着凉口恒温饮水机,减少使用水壶避免烫伤;

⑨桌椅日常检修,底部加垫片减轻声音地板墙面等材质易清洁;

场景4:卧室

①卧室向阳为佳;

②深色遮光窗帘;

③门窗选择加厚隔音材质;

④过道至少宽80cm;

⑤保证轮椅、走步器通行;

⑥储物空间充足,舍不得扔又不常用的物品放高柜;

⑦空调出风口不对床头;

⑧设置易拿取的单独药品柜,贴名称及频次标签;

⑨双人居住可用分离式床垫或分床睡口双人居住床两侧都留有空间,起夜互不打扰;

⑩床垫不能太软,可配置防压疮垫有支撑力保护腰椎颈椎口床头和卧室门口设置双控开关,睡前一键关灯;

⑪床头柜台面要大,放置水杯等;

⑫床高方便起坐,床下尽量无柜体,床侧可加装扶手;

场景5:卫生间

①防滑最重要,地面材质、拖鞋材质均以防滑为王;

②浴室无高差无挡水条、倾斜角度快速排水;

③尽量使用浴帘,少用墙体/玻璃分隔空间,方便帮助;

④在马桶及淋浴房内加装扶手,包括一字形扶手、U形扶手、L形扶手、135°扶手、T形扶手或者助力扶手等;

⑤花洒架按需可调节高度,方便坐浴使用;

⑥淋浴最佳,可辅助使用助浴椅;

⑦可选择安装坐式淋浴器;

⑧有泡澡需求可以选开门步入式浴缸;

⑨灯暖风暖,避免淋浴后温差导致感冒;

⑩智能马桶(自动冲水,有产品可以自动托举老人起身);

⑪洗手盆内凹,方便轮椅走步器使用;

⑫水龙头改造,采用把杆式或感应水龙头,方便老年人开关阀;

场景6:老年用品配置

①手杖:辅助老年人平稳站立和行走,包含三脚或四脚手杖、凳拐等;

②轮椅、助行器:辅助家人、照护人员推行/帮助老年人站立行走,扩大老年人活动空间;

③放大装置:运用光学/电子原理进行影像放大,方便老年人近用;

④助听器:包括盒式助听器、耳内助听器、耳背助听器、骨导助听器;

⑤自助进食器具:包括防洒碗、助食筷、弯柄勺、饮水杯等;

⑥防走失装置:包括防走失手环、防走失胸卡等;

⑦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红外探测器、紧急呼叫器、烟雾、煤气泄漏、溢水报警器等;

看完上面对适老化改造的剖析,不妨让我们再走进2023年6月29日至7月1日“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适老化改造暨适老建筑设计展”的智能适老化样板间,来揭开未来养老的面纱!智能适老化样板间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为直观的成品效果。很多客户都是在比对样板间的环境与自身机构、家庭环境后,确定其产品的适用性。

智能化、适老化产品进驻智能适老化样板房展示,可达到展示公司的形象和产品的目的,但更多的是打动目标人群,像商场的橱窗商品,但其功能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目前智能适老化样板间也面向广大优秀康养企业发出征集令!大家可以将优质的智能适老化产品在样板间内进行集中呈现。让我们共同打造智能适老化的最优解,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详情请咨询展会组委会。

智能适老化样板间的特点

明确表达出样板间内适老化产品、智能化产品的商业价值特征和产品信息,进行商业考虑。样板间本身的商业价值决定其参与商品应有的特点:针对性、展示性、特色性、创造性、前卫性。

入驻智能适老化样板间品牌定位

入驻品牌定位:中高端品牌,有口碑。

入驻公司规模:有完善的团队。

入驻产品客户人群:中高端客户,有一定生活品味和生活追求。

选驻样板间产品:具有同类品牌产品排他性。

参观智能适老化样板间目标客户

1、中高端康养机构

2、改造康养社区、适老化、智慧养老专业人士

3、代理商、渠道商

4、参观人群有消费中高端品牌的习惯和能力

入驻产品

一、智慧养老、智能康复类:

四大类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

安全防护类、照护服务类、健康服务类、情感关爱类。

包括老年人防跌倒场景、老年人紧急救援场景、认知障碍老人防走失场景、机构出入管控场景、机构智能查房场景、机构智能视频监控场景等;

包括老年人卧床护理场景、家庭照护床位远程支持场景等;

包括老年慢性病用药场景、机构无接触式智能消毒场景;

包括老年人智能语音交流互动场景、老年人智能相伴场景。

智能康复护理场景。

二、适老化产品企业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样板间设计图

概念图

事关家庭床位、养老机构!山东再添两项养老服务标准

养老服务标准化是维护服务对象权益、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近日,山东省发布《家庭养老床位设置与服务要求》《养老机构常见风险防范技术指南》2项养老服务地方标准,标志着我省编制出台的养老服务相关地方标准已达34项。

  新发布的《家庭养老床位设置与服务要求》规定了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对象、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床位设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等内容,如明确家庭养老床位需配置或安装照护服务所需的辅助器具、紧急呼叫设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照护人员应确保服务对象整洁舒适,无秽物、无异味、无残渣、无因不洁导致的感染等。

  《养老机构常见风险防范技术指南》给出了养老机构常见风险的种类、建筑场所与设施设备安全风险、护理安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消防安全风险、易燃气体泄漏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以及其他各类风险的防范措施等,如为防范老人出现跌倒风险,要求协助老年人改变体位时,宜做到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等。

  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达2122.1万,占比20.9%,全省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山东省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把养老标准化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围绕养老设施、服务、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完善地方标准体系,以此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目前,我省发布省级地方养老服务标准34项、医养结合地方标准3项,承接编制国家行业标准4项,标准范围涉及养老机构等级划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失智老年人走失预防、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医疗养老结合基本服务规范等多个方面。

“对老年人来说,借助标准可以更好了解自身能力状况,更合理地安排晚年生活;对养老服务机构来说,根据标准应用成果可以更准确了解老年人服务需求,制订个性化照护服务方案。因此,在制定养老服务地方标准时,我们更注重结合养老实际需求,力求为更多老年人及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工作提供可参照标准。”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李海彦介绍,为配合做好失智老年人防走失关爱相关工作,我省发布了《失智老年人走失预防指南》《养老机构失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地方标准,给出了失智老年人走失预防的定义、居家照护和社区支持等内容。

此外,山东省还通过评选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鼓励更多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运营与管理。目前,山东省已有100家单位入选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达标率达到100%。去年,“山东平阴县东阿镇敬老院农村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来源:大众日报

2023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

2023.6.29-7.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与大家再次相聚。

本届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3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展示范围包罗万象,包含康复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老年慢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监测与可穿戴医疗、智慧康养大数据、5G+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农村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旅居养老、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时尚老年生活等内容。目前展会招商预报名工作已启动,参会详情,请联系展会组委会。

扫描二维码,完成预登记

组委会联系方式»»»

电话:0532-85861016
手机号码:17669680552
电子邮箱:17669680552@163.com
网址:http://health.hmed365.com

山东老博会|点赞!“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出炉!青岛这家机构获殊荣

3月28日—29日,全国养老服务工作表彰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召开,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等12个国家部委司局负责同志、各省民政厅负责同志和养老服务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参加会议。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唐承沛出席会议并为全国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现场颁奖,授予福山老年公寓“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养老服务机构。

设了具有二级康复医院资质的福山康复医院,曾先后获得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福山颐养山东省服务名牌、青岛市市长质量奖提名等荣誉,是青岛市重点培育的本土养老服务品牌。

多年来,福山老年公寓深耕养老领域,秉承“让老人满意,让家属放心”的服务理念,在医养结合方面不断探索,依托福山康复医院优秀的医疗资源,设置了半失能养老区、医疗院护区、失智专区三个功能区,创新出一套专业的“养医结合”“医养结合”“养康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解决了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家里无法护的困境。

近年来,青岛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提质扩量,推动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养老机构扩量。以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和中国青岛金家岭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为契机,打造形成全省最专注、高效、广阔的养老资源整合平台,推动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二是推进养老机构增效。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按照自愿申请、全面客观、注重实效、独立公正原则,定期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星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被评定为三星、四星、五星级养老机构的,管理期内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评定结果及时对外公布,引导星级养老机构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全市养老机构不断提高配置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三是拓展养老机构区域合作。积极搭建养老机构交流分享、经验互通的平台,促进机构间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助力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更加高效、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青岛市民政局将紧紧围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支持措施,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源:青岛民政

2023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

2023.6.29-7.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与大家再次相聚。

本届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3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展示范围包罗万象,包含康复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老年慢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监测与可穿戴医疗、智慧康养大数据、5G+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农村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旅居养老、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时尚老年生活等内容。目前展会招商预报名工作已启动,参会详情,请联系展会组委会。

全国首创!加强养老机构预付费监管防控 “养老合同无纸化网签”落地

近日,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自3月10日起,北京市养老机构在与老人及其代理人签署新版养老服务合同时,需采用无纸化网签的方式。此举属全国首创。

  “养老服务合同网签”不仅节约养老机构的资源和成本,还便于老人及家属全面熟悉、了解标准示范文本内容,签约双方、行业主管部门也可随时调取签署的文本文档,最大力度防范合同可能出现的违约、违规风险。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近200家养老机构完成网签合同500多份。
此前,养老服务合同采用纸质签署方式,经常出现丢失的情况,查询起来也不方便。网签模式推行后,全程留痕,养老机构必须逐项填报收费项目,这既便于老年人和家属掌握机构收费的内容及标准,又便于行业主管部门掌握预付资金收费情况,从而防范收取大额预付资金的风险。行业主管部门可随时查验合同,也让合同签订变得更加透明化和可视化。

  去年10月,市民政局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修订下发《北京市养老服务合同(养老机构版)》。新版养老服务合同除增加了“要求设置预付资金监管账户”外,还调整完善了此前2021版合同中的措辞表述,使合同内容更加完善,表述更加规范。
此外,新版服务合同规定,老人预付费后,如果7天内没有消费,可以要求养老机构在5天内一次性退费。而在之前,老人想退款需要等待15个工作日。目前,该合同的示范文本可在市民政局官网下载。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工作处副处长王小兵介绍,全面推进“无纸化、网络化”的签署方式,可以固化文本,让合同存储更加安全可靠,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加强服务行为过程监管,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政府工作报告8提“养老”6提“健康” 康养产业发展这样划重点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的回顾,以及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值得一提是,作为民生板块中的核心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计8次提及“养老”一词,共计6次提及“健康”一词,从而可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在社会保障和基本民生保障方面的重要性。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多年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上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着力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6%,同时充实全国社保基金,储备规模从1.8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以上。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优待抚恤、失业和工伤保障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深入实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帮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了保障。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到84元。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3康养展

  2023年6月29日至7月1日,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也将乘着政策东风继续为山东康养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超过300家的行业领军企业、超过20000的专业观众,一场盛大的康养产业大会即将拉开帷幕。

摒弃“运动式适老化” 全国各地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

摒弃“运动式适老化” 全国各地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线上挂不上号、打不到车……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难处。“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更加安全方便。前不久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适老化改造作出部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如何通过适老化“小改造”,承载老年人“大幸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

改善生活设施设备——让老年人不再“磕磕碰碰”

家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四方堰社区的龙大妈腿脚不太方便。几个月前,在当地民政局和社区的帮助下,龙大妈家里迎来一些新变化:卧室床头添了感应小夜灯,床边加了起床护栏,地上铺了多个防滑垫……

“凳子既不滑也稳当,拉手多且方便,一拉就能站起来。”对在卫生间加装的助浴设施,龙大妈十分满意。

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为老年人打造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2020年7月,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顺应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与趋势,以满足其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为核心,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为了对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北京工作的刘先生过去一年没少忙活。他告诉记者:“母亲80多岁了,日常生活原本能自理。可谁知后来在家里摔了一跤,现在都没恢复好,只能借助辅具活动。”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家中。基于此,刘先生挑选了专业团队对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主要目的就是预防跌倒。很快,团队对地面做了防滑处理,在老人经常走过的墙边安装扶手,在卫生间也添置了助力架和洗澡椅。为了更安心,刘先生给母亲配备了紧急呼叫器,一旦遇到问题可随时呼救。

“一千个老年人家庭,就需要一千个适老化改造方案。”90后设计师小罗近年为身边许多老人设计了各类适老化产品与方案。他认为,居家适老化改造并非“简单装修”,要真正了解清楚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根据其身体特点、生活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定制方案。

家里需要改造,公共环境也要改造。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适老化改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设中。

重庆市渝北区飞湖雅园小区的李大爷年过七旬,喜欢下棋。每天一早,他都要爬40多步楼梯,到家对面的益寿园益寿亭下棋。“之前走这段路觉得特别漫长。自从益寿亭通往居民区的路上有了手扶栏杆,出门轻松多了!”李大爷说。

让李大爷感到轻松的,还有益寿园内不少契合老年人需求的暖心设计,吸引着他走出家门。比如,增设适老化弧形椅子及扶手,座椅靠背避开尖角、扶手位置可靠放拐杖和水杯等。李大爷表示,园内有约50米长的“康复栏杆”,下完棋还能顺便压压腿、扭扭腰。

 加速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落伍!”河北的贾大妈一边拿着手机看新闻,一边说,之前不会用智能手机,仿佛和社会脱节了。

儿子为贾大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后,她感觉像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现在我能通过手机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学会了微信聊天。接着,我还要尝试线上购物,以后生活就会更方便!”

现实中,并非所有老人都如贾大妈一样解锁“新技能”。碰到各行各业的线上业务,遇到日常生活中的扫码支付,很多老人犯了难。以打车为例,数据显示,目前74%的老年人仍在路边招手打车。即便在使用过手机叫车的老年人中,不求助他人独立叫车的仅占20%。

不少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在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茜看来,这条“鸿沟”并非不可逾越。问题的关键,在于加速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

为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并融入数字生活,《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等文件相继出台,648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

记者发现,多款手机App切换成“长辈模式”或“关怀模式”后,字体变大,色彩变强,界面简化。此外,应用场景更丰富,部分App推出语音搜索、内容朗读、一键订票、一键叫车等功能,使用门槛降低。

在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网友反映,有的App在首页把字体、图标大小调整为适合老人阅读的模式,但进入二级界面后又跟正常版一样,还有的App适老化模式切入口不易找到等。

湖北老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张智敏表示,App适老化改造应更细化。在对老年人互联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数字惠老”长效机制,并落实好监督和测评责任。

当下,智能家居正走入老年人的日常。市场上不少智能家电具备语音交互功能,甚至还能识别动作、自动感应。科技感十足的同时,一些家居设备操作复杂,无形中增加了老年群体使用的难度。

刚参加工作的小王最近给姥姥买了台智能电视,可姥姥不太会操作,时常找不到想看的节目。调查显示,目前49.6%的老年人受困于“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

“家电适老化改造要从关怀老年人这一初衷出发,各项功能和产品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同时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奥维云网总裁助理兼研究创新部总经理赵梅梅表示,可以有更简单的操作界面,更人性化的设计,如无须弯腰或踮脚即可操作,防漏电、防烫伤、防划伤等。

细化标准规范 拓宽资金渠道——为老年人减轻适老化改造经济负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的邓女士家中添置了各式智能设备:一键报警器、定时提醒服药的智能药盒、可自动定位的手表……父亲患有残疾,有了这些“神器”,她可以更好地照顾父亲。

据了解,江苏近几年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增加了对困难老人家庭的补贴支持,邓女士一家能享受80%的补贴。

去年2月,民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当前,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主要集中在由国家财政补贴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这就意味着,对广大老年人的覆盖能力还不够。扩大覆盖面,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资金从何而来?

“适老化改造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应加快建立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多方出资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指出,政府不仅要为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必要资金支持,更要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苏宏表示,对设备供应商、研发商提供专项支持,激发市场参与活力,鼓励企业及专业人才投身适老化改造。可考虑将部分适老化产品纳入社保范畴,减轻老年人自行购买适老化改造服务的负担。

总体上,我国适老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资金来源,其他方面也面临挑战。“各地推进适老化改造,很多企业依靠自己的企业标准,于是造成了‘一企一标、一地一策’的现象,很多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建议,在国家层面,实施更为细化的行业标准和强制标准,促进适老化改造标准化与规范化。

长期以来,社会对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适老化改造进程。记者发现,不少老年人家庭对适老化改造缺乏了解,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人持有“不服老”心态,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适老化产品及服务。

“推行适老化改造,首要在转变观念,提升全社会的适老化意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川川说,对适老化改造所涉领域应有更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加装电梯、增设无障碍设施等硬件改造,各类产品的开发应用及公共服务也要考虑在内。

适老化改造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指出,要摒弃“运动式适老化”。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使其从“可用”和“能用”,发展成“好用”和“爱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