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于前瞻网)
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鼓励公办养老机构转为公建民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养老产业简介
广义的养老产业是指围绕生命存在提供服务的产业,是为了实现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而形成的种类产业集合。按照全球养老研究中心(OLDAGE)提出的概念,养老产业主要指为个体提供生命保障相关产业。养老产业不能简单归类于某一产业,而是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集合了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产业聚集体系。
狭义的养老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于60岁以上老人,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围绕其“衣”、“食”、“住”、“行”、“医”而展开的主体产业和支持产业。
“衣”不是单单指老年人的服装,而是泛指老年人用品,包括老花眼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日常生活品;
“食”主要指老年人食品,包括低盐、低糖、低脂类食物及保健食品、营养品等;
“住”主要是指养老场所,如养老地产、养老公寓、社区养老设施等;
“行”主要涉及老年人出行所需的交通工具,老年人娱乐设施设备、老年人旅游服务等;
“医”主要包括老年疗养、医疗护理等。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养老地产主体和支柱产业涉及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教育6个行业
近年来,随着以物联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老年人群体信息素养不断提升,养老产业不断向外延伸,衍生出更多的支持产业,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由此衍生出的“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成为当下讨论热点。
除了上述养老支柱产业和支持产业外,养老产业还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强大拉动作用。如养老地产上下游产业——建筑业、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与老年人出行相关交通运输业、研发老年人产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供老年人法律服务商务服务业等。随着养老产业的形成和完善,养老产业板块将辐射到各行各业,“银发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城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单位退休职工依靠国家和单位力量,使养老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在农村,集体经济和政府救济为“五保”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较为稳定,养老产业经历恢复、改革、发展三个阶段,并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
——养老产业恢复阶段(1978-1999)
1978年之后,国家开始统一调整恢复各项社会福利保障措施,包括恢复养老产业的发展。1978 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制度进行统一规范,将退休制度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来,扩大了服务对象。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了五保的性质、供养的性质和标准等问题。1997 年民政部颁布了《农村福利院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规范和发展农村福利院,由地方政府拨款,集中统筹资金,提高集中供养率。1998年全国有222.6万人享受“五保”待遇,其中62万人由乡镇福利院集中供养。
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得到快速恢复,并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养老产业改革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96%,养老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各界力量逐渐参与到养老产业建设,促进养老产业变革。
2000年,各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福利化和社会化的政策,主张以居家来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方式。2003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社会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的指导意见》,对支持社会兴办福利机构给予肯定。
新世纪以来,在福利社会化政策引导下,中国养老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的转变。养老产业服务内容逐渐进入到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娱乐健身及老年教育等领域。到2009年底,中国各类养老机构达到4万个,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养护院等类型,养老床位数量增长至289万张,比1999年增长约2倍。
——养老产业发展阶段(2012-)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产业发展”,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一时期,社区养老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机构数量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3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养老服务业,提倡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各界力量积极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产业发展方式,医养结合、以房养老、智慧养老、综合养老等方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目前国内医养结合普遍的模式是在养老院中设置老年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2017年11月,国家卫键委发布了《关于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为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提供了便利。
截至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已经从1978年的8000多家服务机构,扩大到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型养老设施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5万个。此外,随着以物联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企业加速向智慧养老产业渗透。2017年11月,卫键委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涉及企业53家,示范基地19个。
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2.41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3%,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另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供给端:养老床位缺口较大
国内养老机构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其他形式的养老机构供给主体发展不充分,床位数供给量小,不能填补公办养老机构留下的供给缺口。
根据民政部公布数据,2017年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4.3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3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比上年增长2.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比上年下降2.2%。
政策驱动养老机构公办民营
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放宽消费市场准入。其中养老领域,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鼓励公办养老机构转为公建民营,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随着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放开,民营企业进入养老产业领域门槛大幅降低,预计民办养老机构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结合养老产业潜在服务市场以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来看,2017年养老产业潜在市场规模在5.6万亿左右。预计到2024年其潜在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左右。
多元化主体参与养老产业建设
近年来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投资加快,地产企业、保险企业均开始涉足养老机构的建设,主要的参与企业包括万科、保利地产、世联行、凤凰股份、鱼跃医疗、易华录、绿城集团、泰康人寿等。
医养结合——当下养老产业发展重点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传统养老模式的升级和延伸。其中“医”包括医疗保健,健康检查等服务“养”包括生活护理、文化活动服务等。医养结合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化解了老年人健康只能在依靠医院解决的问题,满足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同时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
2017年十九大报告“健康中国战略”中,重点提出了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再一次提出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
目前中国养老产机构普遍存在缺乏优质医疗服务问题,许多养老机构采用医养分离模式,老人来回奔波于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来回不方便。虽然近年来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医养结合的进展仍然比较缓慢,一方面由于“医”和“养”是两个独立行业,监管主体不同,相关标准难以协调统一;另一方面是医养结合服务的盈利难度较大,由于医养结合是公益性事业,因此薄利的,民营企业不敢贸然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
中国医养结合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养老机构市场准入开放,以及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推动,更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将参与到养老市场,探索符合中国市场的医养结合模式。
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化
国内的养老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几种,社区的养老服务大多是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俱乐部等几类,新型养老模式如智慧养老、医养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养老产业的发展必将在服务功能与类型上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形式,从基本的生活照料延伸到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爱心护理、紧急援助等各个方面。
——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化
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养老领域发展公办民营,引入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扩大供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2018年国务院发布政策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同时鼓励养老机构公办民营。随着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走向精细化分工化,政府出资委托专业化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模式,将会成为时代的主流。
——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优势逐渐凸显
智慧养老强调对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使用。智能养老服务利用感知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响应的生活环境,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智慧养老的构成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在信息技术持续给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是应对养老困境的必由之路。
第四届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将继续秉承“老有颐养·仁孝天下”的理念,围绕国家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政策全局导向,聚焦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依托中国老龄产业市场需求,汇集国内、国外养老产业领域领先企业,旨在为中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士及广大老龄人群,带来国内外最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共同促进中国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探索中国老龄事业新蓝海。
往届回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联系方式;0532-85018653
QQ:1260746337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养老展获取展会即时信息!
关注原文做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