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资老年用品产业市场的企业和经营者,要最大化回避投资风险,揭开老年用品这个“市场百慕大”,而投资者、经营者对中国老年用品市场认知的却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一:产品认知
商家和经营者并没有冲破旧有的对老年用品的认识误区,一提起老年用品,就是老年人“保命”是第一位的!单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回展上90%以上参展产品是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了。其次针对老年人穿着的产品颜色单一“灰”、“土”是主色调,价格高低但质量没有保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很多企业产品研发方向和对老年市场消费心理、消费能力、消费需求、消费行为习惯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对老年人消费一味追求价廉的片面认识上,产品种类、研发没有迎合该消费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性大这一消费特点。忽略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生产企业缺乏持续输出具有差异化价值的商品来满足中老年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误区二:商品陈列与信息
在销售终端门店商品的陈列、摆放尚没有严格的高水平的要求,缺乏艺术美感、层次感和视觉元素的冲击,没有应有的终端形象来烘托商品。与此同时生产厂家、产品、消费者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即信息通道不对称不畅通。这是造成销售欠佳和少有商家涉足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误区三:经营规模
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之间因为利益矛盾,画地为牢、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主要表现在市面上老年用品经营网点极其分散且行业间信息不畅。英国银发产业市场比较成熟,大的百货商场、卖场在规划上都设有老年产品专区(可以理解为店中店形式),把满足这一消费人群的需求等同于女装、儿童、男装一样的重视。将消费人群目标定位相同的不同品牌进行统一规划、宣传推广、管理就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和经营经济效益。
误区四:媒体选择
产品推广投入广告代价太大,这是对老年用品宣传的片面认识。老年用品的宣传载体没有必要至少是不完全要去选择权威性的、大的媒体去发布!“权威性的未必是最有效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企业在做广告宣传时没有针对产品锁定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科学、细致、全面的分析,没有制订出合理、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媒体推广计划书。只要该媒体所针对的对象恰好是产品所锁定的目标消费群体,也就是产品宣传所需要的最佳的宣传渠道和媒介。
误区五:形象代言人
可以肯定的一点即企业邀请名人为代言人、形象大使最初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却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感知-年龄再大的人也希望自己至少是看起来要年轻些!不是通过消费和装扮使自己更加老成。正所谓俗话说的,老小孩。所以企业和经营者在选择形象代言人时年龄段应该在40多岁的中年人,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误区六:老年用品的消费主要购买者是老年人自身
据调查和多年从事老年用品经营活动的经验发现:如果把老年用品市场划分为100份的话,那么其中60%的购买者是青年人,30%是老年人自己,10%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的赠与。
这与中华民族的养老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众多的商家传统的观点是老年人把钱袋子捂得紧,舍不得在穿着等物质用品上花钱,认为老年消费品的主要购买对象是老年人,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
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孔、孟、儒、道家等学派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国老龄产业消费市场的消费主题特点表现为:亲情消费,永恒的孝敬主题!中国历史上演绎过的许多动人故事就可以略窥一二,具有代表性的如:介子推陪母葬身火山;东汉孝女曹娥;春秋晋国的申生,周代的尹伯奇,孝父自杀;虞舜遭后母谋害,历山负罪耕种,谦恭孝敬父亲到我国把农历“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节。
诚然,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为弥补曾经未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老年人花钱进行自我补偿。“百善孝为先!”,国人受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年轻人为孝敬长辈送礼从不计较,花钱也不心疼;子女孝敬老人费用持续增加。参加工作、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才是中国老年产品市场真正的主力消费人群所在!
所以企业在选择推广的切入点时,诉求的对象除了老年人外更多的应该是年轻人。“子欲孝而夫不待”,如果广告的创意和策划能从这个点上展开将能够引起心灵共鸣、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