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长距离步行能力受瘫痪侧推进力影响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卒中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后参与活动仍然经常受限。长距离步行能力的欠缺限制了卒中患者融入社区生活。对于大多数卒中幸存者来说,康复的终极目标是恢复步行能力。步行能力的改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恢复机制得以实现,如改善神经运动的控制或代偿丧失的神经运动功能。但代偿策略往往使得步行时能量消耗增加,耐力降低和步行速度减慢,故而限制其在长距离步行中的获益。

      卒中后长距离步行过程中生物力学变量的研究有助于步行训练的设计。哪些生物力学的变量与步行能力有关?哪些变量又可以预测步行能力的改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来自美国特拉华大学的Awad教授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Neurorehabilitaion
and Neural Repair2014年11月的杂志上。

     45位卒中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31位接受了12周的高强度运动训练。训练前的数据采用横断面分析,训练后的数据采用纵向分析。临床评价主要是6分钟步行测试(6MWT),用于代表长距离步行能力。生物力学数据采用8相机运动分析系统采集。

      6个变量分为支撑相、摆动相和时空对称性三组。支撑相变量包括瘫痪侧的推进力(Prop,双支撑相所记录的地面反作用力(GRF),以体重的百分比表示),肢体角度(TLA,瘫痪侧外踝和股骨大转子连线与实验平台的垂直轴在矢状面内的夹角);摆动相变量包括瘫痪侧踝背伸和膝屈曲的角度,时空对称性包括步长及摆动时间的一致性。

      横断面分析提示所有变量均和6MWT相关,但只有Prop和TLA可以独立预测6MWT。纵向分析提示仅Prop的改善可以预测6MWT的改善,其他指标均不能。但这两者之间存在三个调节变量,即训练前的Prop,训练前的TLA和TLA
的变化。

      本研究认为步行中瘫痪侧产生的推进力是决定卒中后长距离步行能力的关键因素。针对性训练推进力和肢体角度可以帮助改善步行能力及社区参与能力。

上一条      下一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