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2020年养老产业迎来四大历史发展机遇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来的突然,为全社会按下暂停键,更让养老产业人看不到未来,对于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产业研究院的楚文豪先生就疫情过后,养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解读,供大家参考。
疫情过后,智慧养老将会呈现井喷式的大发展
武汉疫情突如其来,各种智慧程序和小程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例如:“武汉微邻里”社区网格服务小程序,广州“穗康”小程序线上预约购买口罩,深圳“深i您”小程序线上疫情自主申报,广东“粤省事”小程序查询湖北旅客接待酒店,上海“随申办”小程序查找附近药店,“腾讯健康”小程序查门诊找医院等等。根据微信公开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49%,社交电商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22%。同时微信联合多地政府,上线各种疫情小程序,推出口罩预约购买、健康自查、线上义诊、送药到家等功能。即便是返程复工,也会有很多政府类小程序可以进行健康申报。同各类便民医疗、疫情智慧程序出现一样,养老智慧平台或者小程序会呈现井喷式的大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使这些技术实现与老年人的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未来智慧养老服务领域从投资与使用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01
政府监督智慧平台加速上线
在智慧城市下,为了更快速、便捷的掌握养老机构疫情信息,更多民政部门会上线政府监管智慧平台。例如此次疫情就有东营市民政局、温州鹿城区民政局“养老机构疫情防控”APP小程序紧急上线。鹿城区民政局APP小程序:通过该程序,各养老服务机构可对“每日疫情数据自查”、“防疫物资申请”、“防疫物资剩余情况”等模块进行填写上报,局工作人员登录后台即可进行操作管理,实时掌握各养老服务机构防控工作的第一手信息,确保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零发生”。除了近期疫情关联信息上报,未来在入住长者基本信息、机构养老服务流程监管、各项补贴监管、社区居家养老信息交互、在线支付、在线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都会是政府养老智慧平台的重点方向。例如日前在广东省东莞市民政局上线启动的“智慧养老”平台和民政资金监管信息平台。功能包括:

一是对全市为老服务组织、服务对象的登记、申请、审核,包括全市为老服务运营主体     的信息登记、证照上传,全市服务对象的信息采集、勘误。

二是对全市养老服务进行统一调度和服务监管,包括套餐服务模式和按需服务模式。

三是对全市养老院及养老机构补贴进行监管,包括全市养老院的信息登记、证照上传、     服务人员信息管理、入住老人信息管理。

四是对全市居家养老配餐、送餐、用餐进行监管,包括服务对象在线报餐以及助餐机构     运营补贴管理。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录入12000多名服务对象的信息。

02
各类第三方智慧养老平台和养老智能设备迎来春天
随着疫情不断变化,面向老年人等易感人群的各种防护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封闭管理、少出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等措施,让在机构中集中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都进入了一种相对“隔离”的生活状态。如何在避免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同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生活、消费需求,让他们能一如往常地养老,是摆在供给端面前的一大难题。据多家养老机构、老年用品企业、电商平台负责人介绍,疫情出现后,老年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猛涨,同时,他们对于一些远程智能老年用品的咨询、消费量也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此外,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也开始集中为老年人购买一些居家使用的护理设备、保健品等,比如:春节期间,京东上制氧机、呼吸机的下单量增长均达100%左右;“调节三高”的食品如鱼油、大豆卵磷脂胶囊等下单量同比增幅也在30%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第三方智慧养老平台系统将会找到新的盈利和运营模式。

03
各类第三方智慧养老平台和养老智能设备迎来春天
疫情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如何在安全生产经营的前提下,节约人工成本,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增加服务增值,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对于养老机构内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交换、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服务和精细管理。老人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与家人进行视频语音通话,通过声音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还可以语音购物、话费充值等。延伸服务:老人通过手机就能预约体检、康复、护理、家政等各种服务,遇到紧急情况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呼救,子女可以通过手机进行24小时远程查看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简言之,融合信息平台、物联网、APP、专业人工服务等相关链条的线上线下系统,实现对“居家”老人的全方位监护和服务。

疫情过后,社区居家养老将有长足式大发展
相对“隔离”的生活状态,对集中式的机构养老更是一种挑战,在疫情状态下,9073的养老模式中90%的社区居家养老将会有长足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主要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服务等,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疫情下,将运用“互联网+”思维联通区域各种资源,实现智慧养老同居家养老进行有效的结合。主要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端构建大学、企业、政府、医院、社区、社会志愿服务机构等多方式协同模式,实现供需的有效匹配,打造“养、护、康、医、悦”五位一体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整合区域优质线下养老服务机构、志愿者机构、高校、企业、各级医院资源来满足老年人在医疗陪伴、看护、理疗保健、信息和生活帮助、怡乐活动、精神关心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借助智慧养老平台、配送系统和智能设备等。

01
 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平台
借助互联网网站和手机App移动终端构建,让社区老人或其家属加入服务系统:一方面,服务系统可以按时提供社区范围内的预约上门养老服务(医疗护理、陪伴、生活照料、饮食方面);另一方面,社区老人通过下单居家生活照顾服务,系统平台迅速派单出单,老人便捷地享受到居家上门服务,从而真正实现一对一服务。

02
配送与上门服务平台
“助餐、助浴、助洗、助购、助急、助医”通过配送和上门服务平台实现,比如蔬菜配送,定制化餐饮配送,清洁/保姆/搬家等各种上门服务。
03
智能设备与技术
疫情之下,被压抑的线下消费需求“转战”线上,更多的日常生活服务需要通过智能设备来满足,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格局已悄然变化。乌镇SOS求助手环:乌镇给每位老人配备了求助专用的SOS手环,一旦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即可通过手环报警,工作人员收到警报后第一时间联系家属,随即通知社区站点上门进行专业救助。合肥智慧养老机器人陪护: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为辖区部分老人发放40台情感陪护机器人,足不出户就可解决“助医、助行、助餐、助浴、助乐”等五大类30多项服务。另外VR/AR等场景体验类养老,加上5G的成熟,其应用会加快进展,虚拟世界,将一步步的变成现实世界。

疫情过后,政府专项支持力度将加大
    养老产业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是消费升级的新发展,但是我国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矛盾,从需求侧看,老年人消费需求升级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和事业发展不平衡。二是中西部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区域间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三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四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

五是主城区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主城区和边远郊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

六是老年人精神慰藉不充分,老年人的物质保障、照护服务供给和精神慰藉发展不均衡。

七是老年人用品发展滞后,老年用品和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

八是事中事后监管不充分,与事前审批之间存在不均衡。

疫情过后,政府专项支持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01
政府采购扶持更广、更大
随着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转变提升,未来在养老服务上,政府各类采购面更广、量更大,首先是三无老人、五保老人、托底老人及特困人员等政府采购;二是社区居家失能、半失能、高龄人员长期照护服务政府采购;三是老年人身体能力评估、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等政府采购。
02
公建民营将在2020年完成70%左右
2017年出台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则明确提出了公建民营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比不低于50%。在各个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当中,大部分地方要求到2020年50%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完成“公建民营”,例如陕西省。部分发达地区例如山东省、湖南省,在2020年将完成80%。
03
专项扶持政策
养老产业政策作为民生事业,政府支持力度很大,主要体现在土地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专项资金支持、减免税金及人才专项支持等。以东 营市为例,其扶持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及《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养老服务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通知》。疫情出现,各个地方相继出台扶持政策。2月2日,苏州市率先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2月3日,北京市(10      条)、上海市人社局(4项)、南京市人社局陆续发布相关扶持政策,深圳市福田区推    出《防控疫情同舟共济“福企”十一条》,成为全国首个县区政府层面出台的防控疫情应    急扶持企业政策。同日,出台相关文件的还有宁波市鄞州区(10条)、浙江湖州(8 条)、福建莆田(10条)、江苏盐城(20条)等地。2月4日,青岛市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成为全国首个副省级城市政府层面发布的应对疫情、稳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同日,山东省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全国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因疫情出台的中小企业政策。目前,重庆、福州、泉州、宁波、海口、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泰安、临沂、嘉善、徐州、湘潭、秦皇岛、铜 陵、马鞍山以及上海嘉定区、杨浦区、静安区都纷纷出台了扶持政策。接下来,我们相信,各个地方政府针对养老产业将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融资、资金、人才、税金减免等等。

疫情过后,更多社会资本将大举投资进入养老产业
对照2003年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对餐饮、涉外旅游、房地产、交通运输产生消极影响,对线上办公、网游、健康管理等产业积极影响,疫情过后,将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方进入养老产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养老将蓬勃发展。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房地产企业投资养老产业
地产进入白银时间,在疫情倒逼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商涉足并转型养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万科地产、保利地产、远洋地产、首创地产、绿城集团、绿地集团、碧桂园、复星、路劲、金成地产、华润地产、富力地产、鲁商发展、越秀地产、中海地产、世联地产等均进入养老领域。在疫情之下,地产开发商借助先天优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房地产企业将转型提供有服务功能的物业管理或资产管理。
02
国有企业投资养老产业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有企业站位更高,要求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我们观察更多的国有企业进军养老产业,例如山东省内鲁商集团、水发集团、鲁能集团、山东高速、山东文旅集团、济南城建集团、济南文旅集团等均进入养老产业。我们研究发现从实践来看,国企参与探索“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养老服务模式,推出“物业+养老”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和国企“混改”将专业公立医院嵌入养老机构。均体现了国有企业资源优势,国企混合所有改造的制度优势和通过金融方式对接养老产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资国企也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要求,“去产能”、“瘦体强身”、“寻找新主业”成为国企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以养老产业为企业转型目标,将促进国有企业主业集中化、清晰化,各个省份均有省级及市级国企明确康养投资方向。
03
民营医疗机构转型投资养老产业
医疗分级转诊、医药改革、医生多点执业、医疗保险改革、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等等均对民营医疗机构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民营医疗机构生存能力降低,而老龄化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国家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机构的政策。养老与医疗结合是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养老机构引入医疗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为机构内老人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养老机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医疗机构的病床压力,同时发挥闲置医疗资源的积极作用。
  养老产业研究观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养老产业发展会带来短暂的困难,但疫情过后,养老产业必将迎来新的机遇,智慧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政府专项扶持政策持续出台,更多投资人将进入此领域,我们相信养老产业必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春天。(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五届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2020年7月3-5日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将继续秉承“老有颐养·仁孝天下”的理念,围绕国家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政策全局导向,聚焦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依托中国老龄产业市场需求,汇集国内、国外养老产业领域领先企业,旨在为中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士及广大老龄人群,带来国内外最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共同促进中国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探索中国老龄事业新蓝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