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与老龄社会相关的各种事件和政策调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了深入理解中国在这一年内针对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各类不适应问题所做出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策略,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于年底组织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专家学者,从数十项候选事件中进行筛选推荐。
经过包括多学科专家、行业领袖、老龄社会热心人士及核心小组的综合评议,最终确定“2023年度中国老龄社会十件大事”榜单。
一、联合国报告呼吁推动终身学习、灵活退休、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可持续性,相关长期政策宜重新考虑
1月21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指出,全球65岁以上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增加一倍以上,达16亿。报告强调,为实现可持续未来,必须优先考虑老年人的权利和福祉。2021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为7.61亿,到2050年将增至16亿,其中80岁以上人口增速更快。全球预期寿命增加,2021年出生的婴儿预计平均活到71岁,比1950年出生的婴儿多活近25年,女性寿命较男性更长。北非、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未来30年将迎来最快老年人数量增长,欧洲和北美目前老年人口最高。尽管全球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改善,但存在不平等问题。老龄化世界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平等从健康和教育改善中受益。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攀升,公共开支不足以满足长期护理需求。不同因素如收入、教育、性别、种族、居住地等影响预期寿命。报告呼吁各国重新考虑长期政策和实践,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灵活退休年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可持续性。报告强调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二、国务院颁布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全国老龄办回归民政部
3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宣布对老龄工作领域的机构职责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更好地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根据调整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被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设在民政部,强化其在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方面的职责。中国老龄协会则由民政部代管。这意味着,全国老龄办在2018年被划至国家卫健委后,再度回归民政部。这一调整旨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地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民政部将成为老龄工作领域的牵头部门,负责协调各方面资源,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老龄工作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为我国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我国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基本养老服务普惠性和系统性得到强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5月21日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了推动基本养老服务的建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核心任务。文件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文件还提出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原则,强调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同时,逐步拓展服务对象和内容,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可及地获得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原则包括基础性、普惠性、共担性、系统性,以及强化各相关领域体制改革配套衔接。
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此外,文件还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和监管,以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文件制定的总体目标来看,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便利、更贴心的基本养老服务。
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区域合作加强,推动养老资源对接互补
2023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区域合作加强。多地在养老政策协同、资源对接、优势互补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为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月,粤港澳共同发布110项“湾区标准”,其中《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多项标准涉及养老服务领域,为建立大湾区养老服务标准规范提供指引。“湾区标准”还推动实现内地与港澳之间医疗机构设立、医疗服务互认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让居民更便捷地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6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将加快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长期护理保险异地结算等方面开展一体化试点,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推行长三角区域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模式。
9月,京津冀蒙四地携手举办2023年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对14个优质养老项目进行集中推介,京津冀三地的多家养老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门头沟区、延庆区与河北省承德市、保定市、秦皇岛市、石家庄市等地的合作。推介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为促进区域内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河北省等条件充足的地区延伸提供了指导。
五、我国首个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国家标准发布,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
9月7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3153-2023)发布实施,这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在基本规范内容中,“总体要求”明确,服务组织应登记注册或备案,具备与提供服务相适应的资质与能力,建立服务管理制度,配备相应服务人员,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明确服务人员应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掌握基本的安全保护知识与应急处置方法等。“服务内容”明确,上门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7类服务内容,并对每一类服务内容提出细化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明确,咨询接待、老年人能力评估、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准备到服务实施等一系列程序性要求。
六、多地老博会集中亮相,新理念新技术带来养老服务新趋势
2023年,上海、深圳、北京、西安、宁夏、山东青岛等多地相继举办养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老博会集结了智慧科技、新兴设备和创新理念,为养老服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5月底开幕的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外参展企业明显上升,一批更智能、更便捷、更具设计感的C端消费类银发产品尤为引人注目。6月底开幕的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汇集了德国蕾娜范、日本松下、泰康养老、光大养老、海尔、泽普医疗、欣悦健康等国内外康养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有效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康养产业合作交流权威平台。9月中下旬,几个城市老博会先后启幕。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展示智能养老产品,如腾讯AI的“隐形护理员”和优必选的智慧康养机器人。这些产品在解决独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看护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则呈现了一辆全国首创的“流动助浴车”等养老新趋势。该展会突显了智能护理设备、行走机器人和急救站等智慧养老产品的多样性,吸引了广泛关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聚焦“幸福乐龄,同聚老博”为主题,提供政策引导、品牌推广、商务合作等活动,促进老龄产业全产业链企业的交流。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则汇聚了近500家养老企业,展示了各类“黑科技”,包括外骨骼机器、虚拟实时监控仪、助浴车和电动轮椅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展会强调推动养老服务的智慧化,通过更新养老思想,鼓励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这一系列博览会全面展示了各地在智能科技、新型设备和创新理念方面的养老成果,为养老产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我国首个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指数发布,“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至中途
10月22日,由黄陵县人民政府、盘古智库共同主办的“始祖福地 照护天下——2023黄陵重阳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在延安市黄陵县成功召开。峰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指数(2022)》——老龄社会研究报告(No.8)。其中,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构建了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评价指标体系,以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和国家规划为依据,选取“十四五”规划中的主要指标,通过官方和权威机构的数据,全面评估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设水平。这一指数涵盖人口健康、基础建设、经济财富、服务能力、社会参与等五个维度,通过层次分析法划分11个二级指标和34个统计指标。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平均水平达到51.7%,上海、北京等领先型城市表现出色,就绪度超过70%。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东部地区城市就绪水平相对较高。此外,成渝两城在国家级城市群中老龄社会就绪度最高。
八、教育部将重点支持县域中职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促养老人才培养质量双升
11月21日,教育部于官网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932号建议作出答复,宣布将推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涉老服务专业建设,启动中职“双优计划”,支持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特别关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教育部表示,近年来,根据养老领域人才需求,加强养老人才培训,推动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方面,已出台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鼓励企业参与,同时不断优化专业设置,适应养老服务领域的新需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在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教育部陆续发布了相关标准,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等,同时加强了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开发,涵盖了养老等领域。教育部还表示将在下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实施“双优计划”,着力培养养老、家政等专业的人才,为社会服务业提供充足人才和智力支持。
九、我国拟选50个城市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满足社区养老多元化需求
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提供基本和优质普惠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服务的需求。该工程遵循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重点提供紧缺服务,确保服务便捷、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并逐步完善其他服务。建设范围覆盖各类城市,首批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出。选择5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进行先行试点项目。计划于2027年前,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其他城市和社区扩展,以实现居民就近享受优质普惠公共服务的目标。这一计划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区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的温馨家园。
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旨在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新空间双目标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24年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多提到“养老服务”,今年首次提出“银发经济”,表明银发经济在国家发展战略安排中的重要程度进一步上升。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多元化养老需求,提升民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来源:山东养老网、综合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