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探索应对老龄化之路 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

让老年人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如何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行协商议政。90多位全国和地方政协委员参会,40多位委员、专家和基层代表发言,10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聚焦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老年人福祉,靶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着力点,彰显了政协委员们为国履职的智慧、为民尽责的情怀。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下大力气解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然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仍处于攻坚阶段,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

“在老龄化程度较深的老旧城区,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物业用来改造成社区养老设施。”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寸草春晖养老机构董事长王小龙看来,老年人有需求、养老设施进不去,成为制约社区养老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石激起千层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发展中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互联网+”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既能为老年人谋福利,又能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但目前‘互联网+’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服务供给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全国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建辽宁省委会主委武献华说。

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流程等标准研究不足,标准覆盖范围有限,严重制约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李世杰认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尽快建立指导标准,才能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

医养结合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但目前,推进医养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告诉记者,机构准入、人员上岗资质、服务内容、评估体系等方面缺少标准化,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医养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缺乏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新思考和顶层设计,制约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提出,缺机会、缺认可、缺激励,让老有所为成了“空话”。

献计献策 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会上,委员们普遍认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的双重压力,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持久的,必须及时应对、综合应对、科学应对。

如何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委员们认为,要下大力气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提质量。

在王小龙看来,各地应尽快建立联席办公制度,出台针对老旧物业改造的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政策,加大公建民营政策落地力度,让企业进社区,老人才能享受更为专业、便捷的服务。武献华也认为,大力推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可以让老人享受到生活照料、关怀访视、应急救援等服务。

制定和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改造规范、改造质量监管和后续管理维护等系统化选用标准,及家庭养老床位、居家上门服务等标准,有委员认为,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

“社区养老照护的前提是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评估,在此基础上,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对老人实施分级管理,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还认为,“应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居家老人提供更精准科学的照护指导和服务。”

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到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从研究出台国家层面长护险制度到优化资源推进医养结合,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到支持社区养老全面发展,从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到实施老有所为促进计划……委员们聚焦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及热点问题献计献策,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正逐步实现

推进养老服务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专题协商会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与委员一起互动交流,为走好、走稳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凝聚智慧力量。

发挥社区居家对养老服务的基础支撑作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要推动解决场地难问题,新建居住区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公益性、普惠性、社会化等各类养老服务进社区,更好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民政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发布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标准,下一步,将加快制定行业急需标准,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同时,新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已经通过立项,这将为科学确定老年人照护等级,因人而异提供精准服务等提供基础支撑。

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难题的重大决策部署。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缴费是长护险最关键的问题,目前49个试点城市,平均每人筹资150元-180元,参保人员1.34亿人,累计有152万人享受待遇,资金基本可持续。经办管理都委托商保公司参与,涉及15家商业保险公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基本养老”到“品质养老”的转变,终将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9.16)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