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中央两部门下达10亿,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快看你家分多少?

近日,据财政部网站显示,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印发通知,下达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0.9亿元,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

两部门在《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各地要将资金用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出,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做好绩效监控,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通知》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要与民政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下拨到项目地区,并指导项目地区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附件1的内容,我们具体看看各省市都分配到多少资金: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图片

国家发改委:征集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 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提供经验

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请报送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国范围内征集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全国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提供示范经验。

《通知》明确,示范案例要紧密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部署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重点总结加强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技术有效推广应用,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也可适当体现保留并优化传统服务的内容。

同时,示范案例要突出本地区创新实践,文字要求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能从方法上启发思路,从模式上提供借鉴,从实践上引导创新,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标志性。示范案例要确保真实性,模式清晰,数据准确,杜绝一切虚假案例。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典型案例进行遴选,其中优秀案例将向全国通报,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两微一端”等平台发布,并采取适当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

通知原文及附件下载链接:【关于请报送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21〕62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drc.gov.cn)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1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精彩回顾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图片

【政策】山东省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2025年年底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

山东省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2025年年底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

近日,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了山东省未来五年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目标:2025年年底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产品日益丰富,行业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宜居、老年友好环境初步形成。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一方面加强对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到2022年年底,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并保持在60%以上;一方面是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制度和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2025年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街道、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60%以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同时,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年底前,全省建设改造护理型床位不低于4.5万张,全部达到二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标准。

在推进医养康深度融合方面,《规划》要求推动未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2025年年底前,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全文如下: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7月最美青岛,与您相约~

“看不见的手”打破养老院的“墙”—青岛市走出市场化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路子

青岛

“看不见的手”打破养老院的“墙”
——青岛市走出市场化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路子

对失能失智老人来说,住养老院太远,家里照料却不专业,怎么办?对养老机构来说,失能失智老人专业照护床位紧张,如何解决?对运营组织来说,投入成本高,市场活力差,怎样维持?

如今,山东省青岛市蹚出了一条市场化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新路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打破养老院的“围墙”,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个“中心”,辐射数百老人,硬核政策为市场化运营铺路架桥

通过出台《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以及用房规划、服务补贴、队伍建设、公建民营、租赁补贴、长护保险、适老化改造等10个配套性文件,青岛市构建了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1+10”政策体系,通过一次性建设补贴、家庭养老床位补贴、适老化改造补贴等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身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市场的积极性,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长远健康发展。

首先是对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组织实行完全免费的用房政策,实现零租房成本。

在每个街道免费为运营组织提供600-1000平方米的房屋设施,建设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满足服务家庭养老床位信息监管、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央厨房、助老餐厅、长短期托养、康复护理、辅助器具租赁等基本功能需求;在每个社区建设一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统一由街道级中心运营。

房屋来源是街道社区闲置房产、街道租赁房产、新建小区配建房屋或原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转型设施,由街道免费提供给运营组织使用,能够极大节省运营成本,进而降低收费价格,为更多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解决了城市养老机构分布不均衡、布局不合理、服务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截至2020年底,青岛市98个街道全部建成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共有城市社区653处,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85处,覆盖率达90%。由45家具备长护险资质的养老服务企业运营。

据了解,服务中心内设16个床位,已有不少老人入住,大部分是高龄、生活不便的老人。而该中心还为社区内460个家庭养老床位提供服务,其中助医、助餐需求最大。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得到有效延伸,他们服务的不仅是住在其中的十几个老人,还包括社区中460名签约老人。”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道,“这小小一栋楼,实际上是一家有近500个床位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大大减轻了机构内床位紧张的负担,同时也让有需要的老人,能在家里就得到专业的照护、便捷的服务。”

全市所有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均具备医保部门认定的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资质,拥有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能够将高品质、专业化的医养结合服务直接送到老人家中。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打通双向选择的“最后一米”

除了用房免费,青岛市还为运营组织提供了一次性奖补政策,用于补贴其在装修、采购等方面投入的资金。

补贴标准按照评估的等级发放,对评估为5A、4A、3A级的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的奖补资金。“评估的标准和中心服务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数量是挂钩的。”乔先华解释道,“比如一家机构需要签约300名以上的护理型老人才有资格评上5A级,这对机构积极运营起到促进作用。”

如何让更多的老人与机构签约?机构“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不够的,调动起老人的认知度和积极性才是发展的根本。今年5月,由青岛市民政局、市广播电视台、市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集在市北区养老服务中心广场举办,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能力进行集中展示。

“最好吃的是什么呀?”“福山大包!”

“每周几能买到?”“每周四!”

大集上,福山居家社区养老的特色项目——“福山大包”成了老人们纷纷讨论的热门单品。这个大包可是来历不凡,由福山团队历时半个月研发,一经推出就受到社区老人的欢迎,一个月能卖掉近8万个。“这么大的肉包子,一个才卖3块钱,味道特别好,家门口就能买,又方便又实惠!”老人对福山大包赞不绝口。

大集上,多家运营组织纷纷亮相,拿出招牌手艺、看家本领。绿色蔬菜包的饺子、有机谷物制作的面点、科技感十足的适老化改造设备、专业的医疗团队……让老人们直观感受到,未来签约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后将收获哪些实惠。

这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集吸引了社区90%以上的老人参与,51名老人当天签约。

“老人们怕上当受骗,不敢轻易和机构签约。这就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破解不信任、解决不了解,让服务对象找到服务者、让服务者找到服务对象,解决双向联系‘最后一米’的问题。”乔先华道。

分类补贴,全程监管,激发机构运营活力

在一次性奖补政策基础上,青岛市还为运营组织提供家庭养老床位运营补贴,并将参与居家社区养老的老人划分为自理型、护理型、政府购买服务型三种,分类补贴。

其中,政府购买服务型(特困供养对象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护理型老人与机构签约后,青岛按每月每人350元向机构发放补贴。签约的护理型老人需要满足有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失能失智及部分失能的评估意见、签约时间6个月以上、在平台提供的74个服务项目中选择3项以上、个人消费金额达350元以上等条件。这样的条件限制,有效激发了机构的运营活力,还能防止骗取运营补贴。

据统计,2020年,青岛市、区(市)两级投入资金1.53亿元,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房屋租赁补贴7200万元、家庭养老床位运营补贴3360万元、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补贴800万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次性建设奖补3973万元。

在运营过程中,青岛市实施标准化建设,对正在推行的120余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由运营组织牵头,制定项目服务标准化流程,并对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

同时,政府部门强化全过程监管,开发运行青岛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将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能力评估、居家养老服务签约、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等服务流程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在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中,安装音视频监控设备,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街道级中心的质量监管人员及市区两级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可以实时监管,老年人家属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行为,取消街道级中心等级评定资格,并严格按照《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予以处罚。

在发展过程中,青岛市逐渐摸索出一条连锁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力量,让老年人在家就能养老、不出门就能享老。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最新政策】山东公开征求意见:新建商品房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每户不低于20平方米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规范新建城镇住宅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根据《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省民政厅起草了《山东省新建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办法》,在充分吸收各市民政局及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山东省新建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近日,省民政厅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2021年8月12日前,可将书面意见或建议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反馈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

图片
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意见稿》指出,办法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的商品房居住区、安置小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各类城镇居住区。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指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上门服务、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场所。

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占地面积较小的居住小区,可统筹多个小区规划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统筹配建时,应综合考虑本地城区实际情况,综合小区密度、周边人口数量与分布状况等因素,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进行规划配建,原则上规划配建的单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得少于350平方米

各级民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建设单位,要认真落实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新建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工作。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和协调推进有关工作。

社区养老设施不得安排在建筑的地下层、半地下层和夹层

《意见稿》指出,设区的市、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在提出新建居住区项目用地规划条件时,应根据经审查批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空间类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要求,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同步提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明确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内容。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不得随意调整。

设区的市、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在拟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时,应当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规模、设计标准等作为建设条件纳入出让方案,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范围、标准及建成后无偿移交等内容。

列入用地规划并纳入土地供应前提条件配建、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约定建成后无偿移交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产权归政府所有,县(市、区)民政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县级民政部门可结合工作实际,委托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等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会同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中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投资来源、产权归属、完成时限、移交方式等内容。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竞得人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应当按照约定与县级民政部门签订新建居住区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协议,具体样式由各市统一制定。

建设单位在编制新建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必须同步落实规划条件中关于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

设区的市、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在审查新建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核实规划设计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并通知民政部门参与并联审查。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新建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调整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设区的市、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应通知民政部门参与变更审查。未经审查同意,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许可内容。

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按照《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对单独选址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应选择市政设施条件较好、位置适中、区域相对独立、通风和采光条件较好、方便老年人及居民出入、便于服务辖区老年人的地段,宜靠近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宜与社区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康复中心、物业管理、幼儿托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相对集中设置。要根据各类用房和设施的使用功能要求,做到流线清晰、服务方便,周边环境美化。应安排在建筑的低层,主要出入口可单独设置;安排在建筑的二层(含二层)以上的应设置无障碍电梯;不得安排在建筑的地下层、半地下层和夹层;应配建无障碍设施。应与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存等区域保持合理间距,确保设施环境安全。出入口前的道路设计应便于人车分流的组织管理,并应满足消防、疏散及救护等要求,主要功能用房应建设在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并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日照时数要求。

养老服务设施不计入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

设区的市、县(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施工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设区的市、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否符合规划条件进行核实。未经规划核实或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不予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认可文件。

房地产测绘机构进行建筑面积预测、实测时,应当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单独列项、计算面积,其面积不计入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

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应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项目竣工验收范围,向联合验收牵头部门建议邀请民政部门参与联合验收。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验收不合格的,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建设单位整改完成后提交复验申请,相关验收部门再行验收。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未通过验收的,不予办理竣工综合验收备案。非建设单位原因导致不能及时移交的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时可以容缺。

县级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和服务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养老服务用途不改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规划配建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性质,不得擅自出租、转让、抵押或挪作他用。对擅自改变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性质的,由民政部门或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进行处罚。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7月最美青岛,与您相约~

老龄化碰撞智能化,适老型社会如何打破数字困境

 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老龄化的趋势不可回避。正在深度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少儿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劳动力老化程度加重。在此影响下,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进而造成养老金短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经济增长动力较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涉及人口老龄化的部分提及如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从规划中我们可以得知,除了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之外,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也使社会不可回避地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创造一个适老型社会势在必行。

在应对老龄化浪潮的过程中,各类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老龄化浪潮与数字化进程的碰撞。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的建设将浸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适老型社会的构建,数字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图片
  但是目前老年人正面临不小的数字困境。如何用电子支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何用健康绿码通行、如何在网上约车、如何在银行自助操作、如何在医院自助挂号等等困境时常出现在老年人身边。尤其是新冠疫情下,数字化进程加快,老龄化与数字化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在社会学和人口学中将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界定为“数字难民”。当80后、90后享受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便利时,数字难民可能正在被抛弃。

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天都是被科技再教育的过程。然而对于老年人,考虑到本身认知能力的退化和信息的接受能力等,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所迟缓。而一些数字化的设备设定、流程设计也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这就出现了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原本该是科技助力更便捷的生活变成了科技提高了日常生活的门槛。原本招招手就可以打的车,现在变成不会用的网约车了。

要破解老年人对于数字新科技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的障碍,老年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社会各方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已经进入超级老龄社会的日本对智能化与老龄化的碰撞有哪些创新解法。日本的核心原则是并不以智能化的发展就取消传统人工服务,在智能化服务提供的过程中,需要对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

在交通出行方面,日本推出了“安全驾驶支持车认证”,要求在日本出售的汽车进行安全技术分类。只要进行了油门误踩抑制系统、自动刹车等主动式安全配备的车厂,就能够获得这一认证,通过配备智能安全系统降低老年司机引发的交通事故概率。

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日本充分关注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仅配备了专门的硬件设置,更提供了专门的出行协助。车站工作人员会对有特殊需要的老人提供专用辅助工具和专门的护送服务。

在生活方面,日本各大卫浴公司也设计了智能马桶,研发了自动冲洗、辅助站立,自动抽纸擦干等功能,帮助老人解决如厕的一切顾虑。专门的养老住宅对厨房、卧室、卫生间做了特殊化改造,针对乘坐轮椅的老人在高度和收纳细节上做了调整,比如可以放下轮椅的洗漱台,可以自由升降的橱柜,可以借力的马桶扶手、坐式淋浴等等。在不同的住宅细节中嵌入智能化设备方便生活。

在养老方面,日本大力发展养老机器人、生活支持机器人,辅助老年人生活。日本重点扶持了移乘搬运、移动辅助、步行助力、自动排泄处理、健康监测、走失监视等智能化产品的开发推广。

在这其中,人们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智能化设备不该是理所应当地默认被所有人快速适应并使用。对于无法适应的老年人,他们也并不应该被边缘化。设备只是工具,智能化的初衷也是让生活更简单、更便捷,而不是更复杂。或许可以换种思路,老年人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学会使用符合年轻人习惯的智能设备。于此不如对智能化设备进行改造,发展适老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

同时老年人的智能化需求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老年人本身的需求与年轻人视角下的老龄化需求可能存在偏差。2018年深圳大学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揭示了老年人的微信生活。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年人较为感兴趣的是如何阅读公众号文章、如何给朋友圈点赞等而青年人教导老年人的主要集中在视频聊天、微信支付、发红包等。在网络谣言方面,老年人的识别能力也明显低于中青年。

针对老年人的数字化生活特点,应有的放矢地进行产品适老化改造,如推出无广告版老年微信、老年版健康码、简洁版电子支付等。在银行、交通、医疗等方面依然保持充分的人工服务,不以智能化设备替代所有人工服务,打造有温度的自助办理业务。

科技普惠、数字包容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让科技回归工具,让智能方便人民。从外部,政府、社区、企业、等外部主体需要不断构建对老年人友善的社会数字环境,对老年人进行数字赋能。从内部,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数字反哺、数字救助也应该更有温度。填补适老型社会的数字鸿沟,需要内外部的共同努力。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7月最美青岛,与您相约~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数据支撑,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8月启动入户调查

    据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中国老龄协会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将于8月开展入户调查工作。

据了解,入户调查将持续一个月,随后开展数据清理、审查和校验等相关工作,拟于2021年底对外发布主要数据公报。此次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60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口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照料护理服务状况、经济状况、宜居环境状况、社会参与状况、维权意识与行动状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等。

此次抽样调查的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涉及315个县(市、区),3320个乡镇(街道),6300个村(居)委会;涉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师,40个团场。调查样本规模为12.76万,抽样比约为0.5‰。

与前四次抽样调查相比,第五次抽样调查内容更加丰富,调查问卷题目不仅涵盖了养、医、住、行、用、娱等九大方面,还同步聚焦家庭扶养负担、老年数字鸿沟、后疫情时代养老等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调查数据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同时,此次抽样调查首次全面采用电子化问卷高效采集数据,依靠调查软件实现了在线培训、测试评估和督导,有效控制数据安全和质量;后期还将通过数据共享云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咨询、开发与共享等服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自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有关部门已组织完成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持续为统筹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这一抽样调查也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老年民生国情调查。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7月最美青岛,与您相约~

图片

三胎政策发布背后是应对老龄化,十万亿康养市场将迎来大爆发

5月31日,“三胎政策”引发热议。

很少人留意到,发布三胎政策的会议主题是应对老龄化。中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生育政策等问题作出重磅部署。“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

三胎政策旨在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图片
最近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根据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21-40%为重度老龄化,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处于中度老龄化的边缘

图片
老龄化将会进一步加速。有机构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会超过3亿人,占比超过20%。国家正在积极出台政策应对老龄化挑战,“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数量如此庞大的老龄化人口,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2020年,随着60后成为“老龄化”人群,我国人口结构迎来转折点,康养产业迎来从小爆发到大爆发的分水岭

图片
十万亿康养市场下的新机遇

有数据显示,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老年人消费能力上升,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银发经济”、“银色产业”将成为新经济增长体。

图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决策,做大做强康养产业,今年,我们把成功举办了五届的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由单纯的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全面升级为健康和养老两个领域,首次以“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的名义举办本届展会。目的就在于搭建更大的平台,汇集更多的资源,促进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

博览会将于2021年7月2日—4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9号)举办。2021年7月2日上午09:28举行开幕式。博览会由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山东省养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邀请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本届博览会的指导单位。

今年的博览会有四大板块组成:一是展览展示,二是举办康养产业高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健康文化大会,三是举办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招商推介会,四是举办山东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对接会。

展会概况

名     称: 2021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

时     间:2021年7月2-4日

地     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1、3、5号馆)

规    模:25000平方米,参展商近400家企业,预计国际化产品占比20%以上,观众预计30000人次。

形     式:展览展示+论坛+重要活动(大赛、评选、招商推介会、校企对接会等)

展会主题:应对老龄化,展望“十四五”

区域定位: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乃至东北亚

展示板块涵盖康养产业全产业链

图片
图片
30000+专业观众精准邀约到会

2021年,博览会将以山东为核心辐射东北亚市场的定位,以山东为核心,细分行业观众群体进行邀约(政府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贸易机构、地产物业、金融投资、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医护学院、慈善机构、中老年人、残障人士、普通消费者等人仁到会)。

通过专业团队进行电话、网络、社群、地推等多维度邀约,通过民政系统和行业协会联合发文邀约,同时通过联合百家媒体大力宣传,多渠道邀约保障到会。同时以派发大巴车,设置丰富到会福利等方式促进到会。

独家政府买家团:博览会合作资源丰富,2020年7月3-5日第五届山东养老展有来自江苏、浙江、吉林、内蒙等地区176位,以及山东省16地市民政系统320位民政系统领导集体参会考察。2021年,将继续扩大影响力,组织更多政府买家团到会。

图片
独家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图片
媒体全矩阵,从实力大众媒体到六维新媒体 

全年高聚焦

本次展会将以山东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城市为核心,全面辐射山东及全国。采取以专业媒体为主,大众媒体和民政系统内、有关养老协会及展商等自媒体为辅的相结合方式。

联合新华社、光明日报、财经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等媒体以及百度、搜狐网、新浪网、新华网等大型门户网站60余家,老年生活报、中国养老网、优年网、南北巢、神州养老等100家海内外行业媒体进行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通过新闻、图片、采访、直播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立体报道展会,保证参展商参展效果最大化。

图片

【黄渤助力】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集开集,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今年将实现城乡全覆盖

 2021年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集
老年人现场签约“居家养老服务”可享9折优惠足不出户可以尽享送餐、看病、助浴等优质服务。开集仪式现场更有中国康养形象大使黄渤青岛新闻综合广播《健康大学堂》主持人王真《幸福之约》主持人梦洋与您幸福相约。

 

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今年将实现城乡全覆盖
从去年开始,青岛养老服务一项领全国之先的破题之举在城区街道有序推进:全市将建成98处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全市所有城区街道。截至去年年底,98处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全部建成,提供养老床位19305张,其中家庭养老床位12419张。该举措有力解决了制约青岛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的问题,将原来只能提供场地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变成了服务失能失智老人的“主阵地”,一床难求的医养结合床位从“有限”变成了“无限”。此外,通过一系列行动计划的开展,青岛养老服务的品质化、专业化水平也在进一步提升。“根据统计,青岛目前失能失智老人有10万人左右,但在养老机构中入住的只有1.8万人,也就是说,约有五分之四的失能失智老人没有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说,为了让更多老人享受到政策红利,青岛市制定了两年行动计划,即2020年要在每一个街道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即98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在2021年覆盖到农村40个镇,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据悉,目前40处农村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大力建设中。根据相关政策,这40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处要求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设置50到100张集中托养床位,并同步设置居家信息化监管中心、助浴室、助餐间和中央厨房等。同时,配套建设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将现有的农村幸福院转型为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农村社区服务站,对没有幸福院的,在农村新型社区设立社区服务站,轻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健康活力老年人可通过签约家庭养老床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此外,针对40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组织,我市拟通过招投标或委托运营的方式,选取具备长护险定点单位资质的,拥有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能力的五星级养老服务企业进行运营。

2021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
2021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7月2日—4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9号)举办。博览会的主题为“应对老龄化,展望十四五”,7月2日上午09:28举行开幕式。届时,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康养形象大使、著名青岛籍电影演员黄渤先生将以视频连线方式祝贺本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展会规模大本届展会计划同时启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3号馆、5号馆,展览面积增扩至25000平米,国际化产品展览面积占20%;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家企业参与展示,预计将有10000余款世界前沿适老产品和服务模式齐聚青岛,现场观众将达到30000人次,其中专业采购商比例将达到70%以上。

康养主题鲜明

在展示内容上,本届博览会新增医疗康复产业板块。医疗康复板块包括康复医疗、老年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检测与可穿戴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营养膳食等产品和服务机构。养老产业板块包括“5G”+智慧养老、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

大型品牌企业参展

本届博览会特在一号馆设置国际和品牌特色展区。国际特色展区,设置日韩馆、欧美馆,邀请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先进康养产品、服务机构等到会参展;品牌特色展区,邀请国内康养行业知名企业如:泰康集团、光大养老、九如城集团、融创集团等到会参展,展示大型企业康养领域发展规划和企业品牌优势。

发布重要研究成果

博览会期间,将举办“2021国际康养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健康文化大会”,邀请国内外养老行业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应对老龄化,展望‘十四五’”的主题分享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将邀请国内养老行业知名专家和学者发布“中国养老行业白皮书”。此外,还将举办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就如何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农村健康老龄化发展方向、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探讨。发布胶东半岛养老服务联盟协同发展重大政策。

统筹举办相关重大活动

围绕统筹推动区域康养产业协同发展,博览会期间,同时举办2021中国山东(青岛)康养产业招商推介会、山东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校企供需对接会、2021山东康养服务十佳品牌和2021山东康养产业十佳创新项目评选,以及老年文化和公益服务等活动。其中,2021中国山东(青岛)康养产业招商推介会,将邀请全省16城市民政局局长以及大型企业代表进行招商或投资计划推介。同时,现场进行大型康养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重要嘉宾莅临指导

博览会将邀请全国政协、民革中央、致公党中央领导到会致辞并参加论坛。省政府、省政协及青岛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将出席开幕式。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的领导,省民政厅以及青岛市有关部门等领导,省内15城市民政局及所辖各区市民政局领导,部分兄弟省市民政厅(局)、卫健委有关领导,全国约50家养老协会会长、50家以上商会会长,国内外康养行业知名品牌生产企业、代理经销企业、科研机构负责人,国内知名康养服务企业负责人,有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负责人,各级新闻媒体等代表共约800人共同出席。

此外博览会同期现场将举办老年文艺节目演出、社区老年人风采大赛(书法、歌咏、舞蹈)、现场老年人免费健康义诊等活动,尽情展现乐龄风采,关注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

【发布会全文解读】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解读《山东省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解读《山东省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发布人张孟强省民政厅副厅长

文毅省财政厅总经济师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了《山东省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今天,我们邀请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先生,省财政厅总经济师文毅先生介绍《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孟强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养老工作的关心支持!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了《山东省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方案出台背景

我省是老年人口大省,全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约2400万人,老年人口总量居全国首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从2013年起,省级就制定出台了养老服务业资金补助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参与,增加服务供给,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养老工作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安排,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与此同时,我省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养老服务的丰富性、专业化、便捷度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资金奖补政策、资金投向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优化。

在以上背景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聚焦“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补短板破难题为着力点,在深入调研、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部门会商基础上,形成了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与原有资金补助政策相比,新的资金补助政策按照更加精准有效使用财政补助资金的原则,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聚焦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聚焦居家社区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聚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从重点补建设“补床头”转变为重点补运营“补人头”,促进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

《方案》通过增、减、调相结合,共设立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助、城乡日间照料设施运营奖补、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奖补、养老服务创新试点奖补4大类9个补助项目。

第一,提高了补助标准。一是新建护理型养老床位补助标准最高提高48%,每张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由5400元-9600元提高到8000元-12000元,每张租赁建设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由2400元-4800元提高到3000元-5000元。二是养老机构运营奖补标准最高提高100%,对一星级及以上民办和公建民营类养老机构收住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由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3600元。三是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提高100%,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取得高级工、技师技能等级的养老护理员,由1500元、2000元分别提高到3000元、4000元,另外还根据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变化,增设了高级技师技能等级补贴,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补。

第二,增加了补助项目。一是设立敬老院一次性建设补助项目,对每张新建敬老院护理型床位补助8000元-12000元,对依托现有敬老院改造提升的护理型床位补助2400元-3600元。二是设立城乡日间照料设施运营奖补项目,对经评估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分别按照每处每年不高于12000元、6000元的标准安排奖补资金,由各地统筹相关资金,根据等级评定结果明确奖补标准、实施差异化奖补。三是调整优化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将中职毕业生纳入补助范围,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中符合条件的本科及以上、专科、中职毕业生,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1万元入职奖补。四是设立养老服务创新试点奖补项目,聚焦养老服务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省级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试点奖补资金,推动各地开展试点工作,打造示范样板,破解发展难题,引领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创新发展。

第三,优化了补助方向。一是取消了普通型养老床位一次性建设补助和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一次性建设补助开办补助,从重点补建设“补床头”转变为重点补运营“补人头”。二是将养老机构运营奖补标准与养老机构等级挂钩,根据养老机构等级给予0.8倍—1.2倍差异化奖补,建立起与养老机构等级挂钩的长效化运营奖补机制。三是对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效果突出的项目继续保留。比如,继续实施院校设立养老专业一次性奖补政策,鼓励院校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市级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分别奖补100万元、80万元;继续实施省级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省级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择优确定培训机构,对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新的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在政策设计和项目安排上作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基于什么考虑?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

感谢您的提问。新的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注重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政策引领和项目扶持,经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调研论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失能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对于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取消了对普通型床位的建设补贴,大幅度提高了对护理型床位建设的补贴标准。对于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取消了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自理老年人的补贴,保留并大幅度提高了对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的补贴标准。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聚焦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鼓励引导优先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优先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

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新的政策增加了对城乡日间照料设施的运营奖补项目,对符合要求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省级分别按照每处每年不高于12000元、6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由各地统筹相关资金,根据等级评定结果实施差异化奖补,有利于盘活利用设施资源,为老年人家庭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优质的服务。

三是更加注重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将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运营补贴标准,与等级评定结果挂钩,实行差异化补助,好的多补,一般的少补,达不到星级标准的不补,有利于激发养老服务组织提升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不断优化服务、提档升级。

四是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行业的奖补政策中,将奖补范围从本科、专科毕业生扩大到中职及以上毕业生,从入职养老院扩大到入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并且提高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补贴标准,有利于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大众日报记者:

如何申请办理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

感谢您的提问。为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优化营商环境,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按照下放审批权限、年初预拨、分级负责、分类审批的原则实施。一是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运营奖补、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等项目,由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受理申请和审批。二是对护理型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敬老院护理型床位一次性建设补助、养老机构运营奖补等项目,鉴于资金数额相对较大,由县级民政部门受理申请和初审,报市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批。三是对院校设立养老专业奖补项目,鉴于大部分都是省属院校,由省民政厅直接受理申请和审批。对以上经各级民政审批的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拨付资金。

齐鲁晚报记者:

近年来,省级财政在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本次新政策的出台,资金安排上有哪些新举措?

山东省财政厅总经济师文毅: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财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22亿元,积极支持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争取国家奖补资金3亿元,支持我省10市成为国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打造了一批示范样板和发展高地,对全省养老服务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注重综合施策。全面落实养老服务领域税费减免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发展养老服务市场,优先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将符合政府资助条件的养老服务等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办法,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强化兜底保障。聚焦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养老服务需要,2018年建立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对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按年龄段分档给予基本生活补助,并对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发放护理补贴。制度实施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补贴资金7.2亿元,让66.2万经济困难老年人享受到政策红利。

“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做好财政支持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这次政策调整,就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优化政策供给的重要举措。在资金保障上,集中体现了三个变化:一是有保有压,集中财力保重点。对原政策中与养老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资金绩效弱化的项目进行调整,切实加大对老年人急需的长期护理、社区居家养老等的支持力度。二是分档分类,考虑地区财力差异。养老机构建设补助方面,分区域对每张新建护理型床位设置了8000元-12000元的5档补助标准,重点向财力相对薄弱地区倾斜。三是激励约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激励养老机构和城乡日间照料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实行运营奖补标准与质量评估等级紧密挂钩,服务运营质量好、老年人满意度高的给予适当奖补,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不予奖补。另外,省级还将在养老服务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部分资金,实施创新试点奖补项目,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全省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在资金管理方面,如何确保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能够用得好,切实发挥好作用?

山东省财政厅总经济师文毅:

感谢您的提问。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是财政、民政部门共同的职责。按照深化预算管理“放管服”改革要求,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预算编制、对支出政策和资金分配意见进行审核、牵头预算绩效管理;民政部门负责各类补助项目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审批和验收,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控。我们将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健全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链条”管理机制,共同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一是把好“预算关”。实行“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编制,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连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专项资金预算“盘子”,从源头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切实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省财政按照支出政策要求和资金管理规定,对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支出预算进行审核,综合考虑支出政策、资金需求、财力可能、资金绩效等因素,科学合理提出年度预算安排建议,按程序报送省人大审议批准。

二是把好“执行关”。指导各级民政、财政部门严格落实预算执行各环节规定和项目实施的范围、条件和程序,按职责分工做好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对擅自改变养老用途、弄虚作假骗取补贴、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补助资金的,一经查实,取消补助资格,并依法进行追偿和处理。

三是把好“绩效关”。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项目绩效跟踪机制,通过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全生命周期跟踪问效等方式,不断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控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并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金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刚才您提到,我省的养老服务人才奖补政策实施效果很好,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施新的补助政策,在支持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

感谢您的提问。2013年以来,我们在全国率先设立了院校开办养老专业奖补政策,先后支持设立养老服务专业院校19所,带动全省设立养老相关专业院校66所、在校生达到1.1万人;省级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培训经费,省本级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3.3万人次,带动全省培训16万人次,推动建立起学历教育、在职培训、技能评价相结合的养老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养老服务人才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今后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一是大力推行学历教育。落实院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奖补政策,积极会同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引导支持院校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加强人才储备。鼓励相关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制度,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是积极开展在职教育。会同人社部门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三年计划,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社会上有从事养老工作意愿的人员和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成员,纳入人社部门职业技能提升免费培训范围。按照计划,2020年至2022年,全省将培养培训2000名养老院院长、10000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20万名养老护理员。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落实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奖补政策,鼓励养老护理员提升技能等级和专业能力。

三是加大褒奖力度。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继续开展“齐鲁和谐使者”评选活动,鼓励各级开展“最美养老院院长”“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山东乡村广播记者: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围绕进一步推动全省养老服务发展,我省有哪些新的举措?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

感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时期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都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更高要求。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深入贯彻《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提请省政府发布“十四五”山东省养老服务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出台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加强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指导和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扩大有效服务供给。增加护理型养老床位3万张以上,建设改造敬老院120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150处以上。依法开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应规未规、规而不建、建而不交、交而不用等问题。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助老食堂、家庭照护床位。

三是强化兜底养老服务。提升敬老院兜底保障功能,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愿进全进,确保全省85%以上的县市区建有一处县级敬老院,着力加强对失能特困老年人的供养护理。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关爱机制,为不少于3万名有行动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发放定位手环。

四是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对全省养老院开展地毯式、起底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继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三年计划,全省培训养老院院长1000名、养老护理员6.4万名。

五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创建活动,探索通过要素统筹、改革集成整体解决县域养老问题的有效办法。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委托专业组织运营,鼓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支持办好山东青岛康养产业博览会,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