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政府着手建设全科医生制度 解决民众"看病难"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你的病应该和情绪、心理有关,可以不用吃药,自己在家做一些物理治疗试试。”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的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韩涛耐心地询问着一位年轻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等,最后做出了这样的诊断。
  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小胡曾因腹痛在多家医院就诊,看过消化科、外科,但始终未能根治。“到社区来只是试试看,没想到这里的大夫却帮我找到了病根。”她说,“和大医院相比,这里看病不仅花费小,而且医生也更有耐心。”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生,是家庭医生,也是离居民最近的医生。“专科医生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全科医生的问诊不仅要询问病情、还要了解病人的家族史、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各方面情况,整体性、全面性地来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这就是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最大的区别。”韩涛说。
  年仅27岁的韩涛是山东省第一批接受过正规全科医生专业培训的社区医生。2007年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便进入卫生部定点的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接受了3年的专业培训。虽然目前在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还不到一年时间,但韩涛已成为这里的业务骨干。
  “我在社区已经形成了拥有了固定的患者群,每个月门诊量300人左右,同时联系着5位家庭病床病人,管理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承担着一些科研课题的任务。”他说。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中国的出现,全科医生的名称逐渐为人们所知。作为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全科医生在基层提供方便、基本、经济、有效、连续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责任式管理,也可以走进家庭、上门入户为居民提供服务,因而有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之称。
  不过像韩涛这样接受过被称为“5+3”培训模式、“科班出身”的全科医生在中国还为数不多。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社区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只有0.73名每万人,也就是总数不到10万名,数量严重不足。
  北京大学医学专家柯杨曾撰文指出,中国基层全科医生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根据相关研究,绝大多数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获得解决。但是,中国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得性。
  柯杨认为,现在全科医生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知识结构老化、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业务水平在整体上不能获得居民的信任。城乡居民在患病时往往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基层卫生资源闲置,大医院则人满为患,影响了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首诊在社区,但目前的现状是社区医生没有好的待遇,也没有病员积累经验。”济南槐荫区槐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印戈也认为,全科医生存在着待遇差、社会认可度低、岗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队伍的稳定性,不利于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不过这些问题都有望通过即将建立的全科医生制度得到解决。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会议还提出对全科医生可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开办诊所;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建立以按签约居民数获得服务费为基础的新激励机制,完善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拓宽全科医生职业发展路径,完善职称晋升办法。
  “社区卫生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和培训体制的完善,无疑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济南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静说。

  首诊在基层,不但方便了患者,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也更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全科医生其实越干越有意思,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和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我们未来施展的空间也会越来大。”韩涛说。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医疗康复、医疗康复展会资讯请登陆http://www.hmdent.com/或者拨打全国免费热线电话全国热线:4006 0532 08进行在线咨询,海名医疗康复竭诚为您服务!

上一条      下一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