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养老领域无效供给成痛点 未来养老之路在何方?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要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老龄人口达到2.41亿,较上一年增长超过1000万,老龄化加速,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破除无效供给,才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思考:传统模式的养老服务能否满足老人刚需?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基本上都是面向生活自理的老人,而面对失能老人的养老医护康复服务却寥寥无几,这也就造成了面对生活自理老人的传统养老模式空床率高,但失能老人需要的养老医护康复服务却一床难求的现象,这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无效供给”。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泰康养老社区却在市场上独树一帜、门庭若市,甚至出现了排队入住的现象。自2015年燕园开业以来,泰康养老社区入住率和满意度实现双高,北京燕园一期自2015年6月投入运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独立业态99.7%的入住率,去年8月18日燕园二期刚刚开业,又提供216户养老单元,仍然一房难求;上海申园于2016年7月投入运营,目前独立生活入住率超96%;广州粤园社区开业一年来也入住了百余位老人;今年1月份刚落地的成都蜀园首月入住预计率将达到7成。截至目前,已开业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养老社区共计入住已逾1500人,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泰康养老社区已形成了高素质居民群体,其中不乏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央视前副台长陈汉元、著名表演艺术家祝希娟等社会知名人士。

一边是门可罗雀,一边是门庭若市,泰康究竟为什么能获得市场追棒?我国养老领域“无效供给”的现象又该如何应对?

解析一:“医养结合”破解中国式养老困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左右。“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这是我国养老的一大难点。在很多地方,医疗机构只提供医疗服务,养老院只提供日常照料,医与养成为“两张皮”。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自成系统,相互独立,不仅增加老年人就医成本,加剧就医风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浪费。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医养结合“,将医疗资源和养老保障相结合,可谓击中了养老的”痛点“。

针对这一社会性难题,泰康创新“医养结合”概念,通过“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实践模式,把医疗、康复功能引入养老社区。据了解,泰康养老社区涵盖活力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障碍照护区,同时配建专业康复医院,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慢病诊疗、急救保障、健康管理等服务。

“不是把医院和养老社区建在一起就叫医养结合,”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投CEO刘挺军解释道,“医养结合需要把医生从单纯的专科医生向全科,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全科医生进行转变。同时,要把医院的医疗模式从以看病治疗为主,变成以长期跟踪、主动维护为主的家庭医生模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泰康打造以长期健康管理为目标,以老年医学为中枢,整合急症转诊、长期护理、预防保健及康复治疗于一体的医养康护体系,并为社区内的老人设置了“急救——慢性管理——老年康复”的三重防线。

目前,泰康位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养老社区及社区内配建的专业康复医院已投入使用,并且均已获得医保资质,蜀园医院也即将开业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以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为例,仅2017年,燕园康复医院就实施了上百次危急抢救,其中大部分是在燕园康复医院直接解决,另一部分是经过医院及时处置再转往三甲医院,绝大部分都很成功。

解析二:发展医养结合,急需补齐专业化养老护理人才短板

许多人认为把老人送到了专业的养老机构照护就万事大吉,然而有些养老机构护工未经职业培训,在照顾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方面并不专业,造成老人病情的耽误甚至恶化,更有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护理人员虐待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着实令人感到不安与愤怒。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曾提出,医养结合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突出。并且,从业人员工资低、工作量大、流动性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横在养老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目前,泰康主要努力从三方面入手破解养老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一是整合企业医疗资源,将自建护理学院,定制化培养高级人才;二是与大中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创办教学基地,定向培养“泰康班”;三是积极拓展成人职业教育,为有转职需求的成人提供培训。养老人才的培养储备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先行先试者,泰康将为社会养老服务人才的标准化做出努力。

此外,在运营泰康养老社区时,泰康制定了26项生活照料服务标准,38项基本护理服务标准,14项医疗护理服务标准,5项生活照料服务操作考核,21项基本护理服务操作考核,用统一严格的服务标准要求社区的服务人员,为社区长辈提供生活照料或专业护理服务。

前景: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发展机遇

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质量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其进入门槛较高,许多投资、资金望而却步。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院长范利建议,要破解医养结合难题,国家应改变政府包办包管机制,加大对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采取民办公助的市场运作模式,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

泰康一直在关注这一领域,并及时洞察到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养老供给侧改革的刚性需求,从而创造性的把保险与医养整合,整合医疗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投CEO刘挺军提到,“泰康创新的医养融合社区,是用市场化的手段在供给侧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社会多层次养老需求的新产品,使综合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大幅度提升,也可以让老人在家庭化、人性化的环境中获得照顾。”

泰康积极投资建设医养实体,有效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2018年初在泰康医养社区布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三亚、苏州、杭州八大核心城市的基础上,再拿南昌、厦门、沈阳、长沙四城,形成全国十二城联动布局,共计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可容纳15000户养老单元,全面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各区域。其中,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广州粤园、成都蜀园养老社区已开园运营,其他养老社区项目正在稳步有序建设之中。

同时,泰康积极落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目前,泰康搭建起“三级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康复医院+CCRC持续关爱社区”三层次医养服务体系。医养融合是泰康养老社区的特色,泰康以长期健康管理为目标,以老年医学为中枢,打造了整合急症转诊、长期护理、预防保健及康复治疗为一体的医养康护体系。

 “养老”这一关键词连续多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已是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健康成为了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需要考虑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无效供给,关系到上亿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泰康作为中国养老领域的领军企业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积极投资建设医养实体,有效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是一种探索,更是一场革命。相信泰康会带领更多的专业技术及人才等等新兴力量加入这场革命,将中国特色养老事业不断推进,中国未来养老之路势在光明。

上一条      下一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