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社会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公办养老机构编制少、人员紧、经费缺、管理死等弊端日趋凸显,影响着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活力。山东提出到2020年,八成以上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社会组织或实现公建民营。
目前,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情况如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记者对相关情况进行了采访了解。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势在必行
由于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特点,乡镇敬老院从机构建设到管理运营,几乎由政府一手包揽。这种“包办包管”的体制既无法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也造成养老机构管理运营上的高消耗、低产出。以日照市东港区乡镇敬老院为例。转制前,东港区有9处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0人及以上的仅有2处;全区农村五保对象为1445人,集中供养为242人,集中入驻率低。敬老院还存在设施设备落后、院长平均年龄偏大、没有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等问题。
而实施托管后,敬老院变化比较明显。日照市东港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营方具有民营资本在资源整合与经营管理上的优势,按照“适老化”要求改造提升敬老院部分硬件设施,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及管理,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意愿增强,集中托管运行三个月后入住的五保老年人新增24人。
“公办养老机构实施托管运营,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可以发挥民办养老机构的专业能力,又可以为入住敬老院的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可以说,公办养老机构转制势在必行。”该负责人说。
平衡公益性与商业性考验各方智慧
公办养老机构的委托运营使政府实现了养老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相分离。在采访中不难发现,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政府与机构运营方的权责利如何划分;政府应采取何种方式落实对委托运营方的资金补助和监管责任等等。从现实情况看,敬老院转制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敬老院托管运营之后区财政支出增加了。托管运营后,区镇财政每人每年多投入5200元,去掉之前的人力成本等费用,人均运营成本多了1300元。而运营方认为,托管运营敬老院后并无实质利润。如果不计算养老设施投资和改造方面的花费,政府拨付的运营经费仅能维持正常运转。
“在托管运行最初半年至一年时间里,托管方需要不断投入相关的设施设备维修、房间物品配置、老人服装、伙食提升等,运营成本费用较高。这样核算的话,委托运营机构会面临较大压力。”机构运营方负责人周越华说。
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表示,敬老院公办民营实质是一种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改革,目前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正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平衡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公益性与商业性考验着各方智慧。
唐钧认为,鉴于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公益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减轻机构运营方的经济压力,地方财政投入肯定会增加。但更重要的是,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不能一味依赖财政资金扶持,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规则和市场主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