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之际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省民政系统牢记职责使命,扎实履职尽责,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山东民政公众号特别推出“民政这五年——各市发展成就巡礼”专题,展示全省16市民政部门推动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青岛市民政局
近年来,青岛市民政局深刻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攻坚突破,进位争先,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获评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救助处荣获青岛市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3)》中,青岛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二。
聚焦共同富裕
全面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
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青岛市积极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一件事”,搭建青岛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民政、教育、医保等12个救助部门28项救助事项,完善监测、预警、分发、反馈等功能。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做好部门间救助信息共享和交叉比对,共享医保、教育、人社等28个部门77类数据,将57.7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创新“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困难群众开展心理救助、社会融入、照料服务、资源链接等精细化服务,实现从“供给型救助”向“需求型救助”的转变。
▲青岛市深化“物质+服务”多维救助陪伴困难群众到栈桥看海鸥
完善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制定《青岛市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程》,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9个部门,组织儿童主任、网格员入户,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及统计分析工作,实现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发挥好市、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工作网络作用,督促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保障。开展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对核对出的疑似对象进行“全走访、全核查、全建档、全落实、全监测”,相关工作央视新闻多次予以报道。
▲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漫画展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青岛市实现便民服务“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推动残疾人福利服务与养老服务制度相衔接,解决以老养残、老残一体、一户多残等特殊家庭托养照护服务难题。高质量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围绕康复辅助器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开展创新试点,推动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助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康复大学建设,培养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满足更多残疾人康复需求。
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青岛市建立市、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龄工作体系,强化老龄办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职能,加强老龄委成员单位部门协同,推动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12个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连续9年在青岛举办中国(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其培育成为山东省康养领域的重要品牌。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实施爱老助老五项行动的议案》作为大会1号议案,从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老年助餐、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口袋公园适老化建设改造、实施老年教育文化活动提升5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有效解决广大老年人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举办2024年中国(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
推动养老服务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共建有养老机构304家,其中医养结合型284家。在乡镇(街道)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9处,在村(社区)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的养老服务站1313处。养老助餐服务普及扩面,建成老年助餐机构1394家,今年以来累计服务1598.5万人次。此外,青岛市对1.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获得优秀等次,建成青岛市养老服务促进保障平台和智慧消防平台。
▲老人在老年助餐机构享受助餐服务
夯实老龄和养老事业发展基础。青岛市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实行评估结果全市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协同,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多措并举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此外,选择32个乡镇(街道)开展基层赋能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按照“一年镇街试点,一年县域试点,一年全域提升”的计划,以点带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老人们在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毕家上流社区文体广场展演太极扇
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提升民政专项事务服务水平
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青岛市共登记社会组织10825家,占全省近六分之一。发挥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岛城红帆”作用,建立负责人人选资格负面清单,创建83个三星级以上党支部、10个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党建工作示范基地,62家社会组织党组织被评为青岛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全市810家行业协会商会完成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被民政部遴选为“十四五”行业协会商会新型综合监管观察点。出台《青岛市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办法》《青岛市社会组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办法》,完善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新型综合监管机制,每年抽查检查社会组织100家以上。此外,全市社会组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13家,化解矛盾千余起。
▲山东报关协会党支部为甘肃省莲麓镇捐赠生活设施
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青岛市现有慈善组织103家,取得税前扣除资格的有34家,设立社区慈善基金354支,开展慈善服务项目200余个,受益群众10万人次。11支社区慈善基金入选山东省“金种子”优秀社区慈善基金,14个爱心企业、个人和慈善组织荣获第八届“山东慈善奖”,居全省首位。连续两年高规格举办“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策划公益慈善项目,累计筹集慈善资金近2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建立慈善组织综合监管机制,会同公安、税务等6部门对全市慈善组织进行拉网式摸排,将相关信息纳入“智慧公安”政保平台,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近五年福彩销售总量及增量均居全省第一。
▲山东省暨青岛市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推动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青岛市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巩固全国首批“跨省通办”试点成果,完善跨区域婚姻登记配套措施,采取固定加流动方式开展登记服务,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效率和质量,深度挖掘百年中山路、“影视之都”等文旅资源,安娜别墅、青岛电影博物馆成为“网红”婚姻登记处。持续做好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及传统墓葬点摸排整治工作,建设公墓数字化监管平台,形成殡葬管理长效机制。获批全国首批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搭建流浪乞讨人员AI识别应用,推动救助服务全覆盖、均质化。
▲举行第五届“大海作证 军舰为媒”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
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青岛市进一步优化道路命名审批流程,加大城市新建道路的命名力度,深入开展异常道路摸排整治,彻查无名道路存在的盲区、死角。推动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上图,地名信息化、地名文化、地名标示品牌建设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结合青岛历史文化特点,推出《青岛文化地图》《青岛地名志》《青岛地名词典》等一批优秀作品,彰显青岛城市底蕴。
▲出版的《青岛文化地图》《青岛地名词典》图书
来源:山东民政厅
山东养老展
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来第十年。博览会规划展示面积20000+平方米、500家知名企业和超30000人次专业观众现场参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