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民政部等22部门将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近日,民政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29年和2035年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从丰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内容、分类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基础建设、营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氛围等4个方面,提出17条具体政策措施,推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走深走实。《意见》要求,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教育;深化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建设线上平台,实施“互联网+”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工程,推进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推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宣传普及等等。(民政部 中国社会报)
2.中共中央“十五五”养老领域规划建议
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提出建议。其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新京报)
3.五部门发文: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提出七个方面25项具体任务:完善服务资源布局,包括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支持拓展医养结合功能、深化医联体内医养协作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和照护技能培训等;发展居家和社区服务,包括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质效、提供社区嵌入服务等;拓展服务供给,包括深化医养机构服务有效衔接、深化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大医保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化支撑等;强化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保障等等。(老龄健康司)
4.第四季度:老龄工作、养老服务相关规划
10月27日,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民政部新闻发言人通报第三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老龄工作方面,将组织各地开展全国“敬老月”活动;研究制定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召开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工作推进会;持续实施“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等。养老服务发展方面,将联合财政部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会同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养老消费季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师”新职业正式发布;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工作;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等。(中国老年报)
5.民政部等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
10月27日,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共包含5部分内容:总体要求;大力培育发展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提出按照立足实际、便于管理、服务老人的原则,支持鼓励发展基层老年协会;着力发挥基层老年协会积极作用,明确从5个方面发挥其作用;加大基层老年协会扶持力度,提出4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从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抓好《意见》组织实施。(民政部网站 中国民政)
6.我国组织开展2025年“孝老爱老购物季”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孝老爱老购物季”工作。重点围绕提升优质产品供给水平、打造线上消费新平台、布局线下体验新场景、加强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创新开展主题服务活动、构建和谐银发消费环境展开。其中提出,鼓励主流电商平台设立“孝老爱老购物季”专区。鼓励平台企业利用消费大数据精准研判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面向中青年子女群体和活跃老年用户定向发放专属优惠补贴,激发消费活力。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充分利用直播带货、短视频推介、VR场景体验等新型营销模式,提升消费体验。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或其代办人通过“民政通”线上申领、使用养老服务消费券等。(工业和信息化部)
02
融资动态
1.特医食品「美亚特医」完成嘉道资本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肿瘤营养治疗整体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美亚特医,已完成由嘉道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战略融资。在完成本轮融资后,美亚特医将进一步借势嘉道资本在全球大健康领域尤其是在日本汉方药、药食同源、特医食品、医学功能食品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加速市场开拓,进一步推动肿瘤营养治疗解决方案临床落地。据悉,香港美亚特医主要聚焦于肿瘤、老年、ERAS、ICU等营养治疗领域,其下属全资子公司香港美亚,是港澳台地区目前唯一通过国家药监局和香港食环署双认证的特医食品生产企业。(动脉网 美亚特医)
2.植物饮料赛道「自然而然」获国锐集团投资
近日,国锐集团与自然而然(杭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原内蒙古几米森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千万级投资合作协议。本次投资由国锐集团领投、梅花创投跟投,被投企业投后估值达1亿元,标志着双方将携手深耕植物饮料赛道,以资本与资源双轮驱动,抢占健康消费新风口。国锐将依托产业资源,与自然而然在原料溯源、渠道拓展、产品创新及品牌建设等维度深度协同,确保上游白桦树汁等天然原料的品质与稳定供应,完善下游线上线下全渠道矩阵,联合升级产品配方与健康价值体系,全方位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国锐集团)
3.脑机接口「强脑科技」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
近日,三七互娱正式完成对强脑科技2000万美元的投资。未来,双方将以场景落地为导向、以社会责任为底色,探索脑机接口商业化路径,在赋能企业业务升级的同时,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文娱、XR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挖掘其在教育、医疗等场景的潜在价值,让脑机接口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据悉,强脑科技布局脑机接口行业,核心产品广泛应用在康复、消费健康、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围绕“人机交互(HMI)+医疗及消费电子产品+前沿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构建了产品矩阵,还推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等面向具身智能领域的产品。(投资家)
4.「松延动力」获3亿融资,未来将探索养老场景
近日,松延动力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由方广资本领投,祥峰投资、中车转型升级基金、聚合资本、东方嘉富、央视融媒体基金、嘉道资本、宽桥恒松等投资机构跟投。其创始人姜哲源表示“明年是产品大年,后年是场景大年,这几步走完、走稳,我觉得公司在整个行业内基本上就算站稳脚跟了。”对于公司未来,公司产品大年会有更加丰富的产品线,其思路是在现有场景下增加渗透,从2027年开始,松延动力会逐渐进入场景化阶段,将探索出包括养老、厨房等在内的更多新场景。(NOETIX松延动力 上海证券报)
5.「鹏脑科技」获投资,聚焦老年认知脑机接口赛道
近日,深圳鹏脑科技有限公司(鹏脑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注资,所获资金将重点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深化研发与相关产品的迭代升级等。据悉,鹏脑科技是创维集团布局脑机接口领域的载体,由酷开科技核心团队共同发起,直面老龄化背景下的认知障碍、儿童健康管理、大众睡眠障碍等核心社会问题。鹏脑科技已针对性研发出多款落地产品,面向老年人群体,打造了认知康复训练系统,为老龄化社会的认知健康管理提供解决方案。(鹏脑科技)
03
康养大事记
1.全国已完成超3.5万个公交站台适老改造
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全国已完成超3.5万个城市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车站全部配备无障碍渡板。围绕老年人出行的特色需求,组织各地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超4700条。针对部分老年人使用手机不熟练等问题,推动220多个城市开通95128约车服务电话,主要网约车平台在320多个城市上线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累计为2000余万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服务超过2.8亿单等。(新京报)
2.银发游客成赏秋长线游主力,偏好山岳景区
据北京商报,木鸟民宿数据显示,近一周,赏秋游相关订单环比上周增长17%。数据显示,周末赏秋订单占比46%。银发游客成为长线游主力军,近一周入住时长在3天及以上的银发游客民宿订单环比增长13%,增速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正值重阳节,银发游客更加偏好山岳类风景区,50岁以上游客山岳类景区搜索量环比上涨86%,比较热门的有青城山、华山、武功山、黄山、武当山等地。(北京商报)
3.去哪儿旅行发布《2025“新银发一族”飞行报告》
去哪儿旅行发布《2025“新银发一族”飞行报告》。截至目前,55周岁至70周岁的“新银发一族”,在今年乘坐飞机打卡了全国255个城市。他们的飞行高峰出现在1月-3月、7月-9月,正值每年的开学季和寒暑假。出境游方面,国际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9%,他们飞往境外1452个城市,比去年增加了110个目的地。有7600多位“新银发”飞往乌兹别克斯坦;2000多人去了秘鲁;近千位“活力老人”,去了非洲东南端的马达加斯加。今年,更多老年人选择独自出行,有超过三成老年人选择Solo Trip。对于他们而言,年龄从来不是边界。(去哪儿官宣)
4.同程旅行发布《2025银发族旅行消费趋势报告》
同程旅行发布《2025银发族旅行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60岁以上银发族旅行消费更注重品质,平均住宿花费较青年群体高30%以上,相对更偏好中高星酒店。同时,银发族也是豪华邮轮、极地邮轮、长线出境游等高端游产品的核心消费人群,整体花费水平相对较高。1至9月份,出境豪华邮轮用户中50至70岁的银发族占比超70%,在客单价10万元以上的极地邮轮客群中,银发族的占比超过90%。同时,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新生代银发族”在追逐旅游消费新潮流方面丝毫不输年轻人,参与“网红打卡”和“奔县游”的热情较高。国内热门目的地北京居首,出境长线游目的地莫斯科热度最高。银发族的旅行消费也在快速AI化,旅游智能体DeepTrip的60岁以上老年用户已超过20万。(同程研究院)
5.快手联合发布《2025快手新银发人群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联合快手磁力引擎发布了《2025快手新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新银发力量以45岁以上人群为核心,围绕“健康自护+兴趣自洽+价值自立”塑造了全新消费新生态。目前,快手主版平均日活跃用户超4亿,“新银发力量”占比约25%左右,各城市等级覆盖均匀,超六成消费者具备中高消费力。据悉,新银发力量呈现“自我优先”导向:74.0%以健康储备为首要目标,62%聚焦个人兴趣发展,仅28.4%关注子女教育;其兴趣圈层形成以健康养生为刚性生理需求,消遣娱乐/美食/旅游构成柔性精神滋养。超50%用户关注健康内容、超40%关注美食旅游视频、28.1%关注时尚时等。(艾瑞咨询)
6.抖音联合发布《老年人短视频健康使用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数字时代老年人短视频使用与网络安全”研讨会,联合抖音发布了《老年人短视频健康使用指南》,旨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数字素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家庭成员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指引,倡导家庭、社会与平台共护老年人上网安全。整理了老年人使用短视频时需掌握的基本准则、易遭遇网络欺诈的风险老人画像、平台适老化功能及相关技术工具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04
地方动态
1.北京前三季养老产业新设机构13.86万户
据北京市场监管,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设机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数字经济、养老产业、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动能强劲。前三季度,养老产业新设机构13.86万户,同比增长30.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54个百分点。其中,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类机构新设9.51万户,同比增长47%;智慧养老服务新设1.13万户,同比增长70.87%,成为最大增长点。区域分布上,中心城区养老产业新设机构5.56万户(同比增长54.59%),占全市总量40.13%;平原新城新设5.70万户(同比增长44.31%),占比41.15%,两大区域合计贡献超八成,形成“城区+新城”联动发展格局。(北京市场监管)
2.湖南开放大学等达成“老年教育+健康管理”合作
近日,湖南省康复医院与湖南开放大学在长沙,签署老年健康管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整合医疗与教育资源,共同构建“预防-评估-治疗-康复-教育”一体化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湖南省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根据协议,湖南省康复医院将依托专业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评估与康复治疗服务。湖南开放大学将利用其教育平台,开发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课程,助力提升老年群体健康素养。双方通过医疗与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切实增强老年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有效性。(红网时刻新闻)
3.天津:探索建立常住地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京津冀三地养老费用异地结算
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同质同标”为原则。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常住地养老服务供给机制,使老年人可在实际居住地就近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同步完善三地养老费用异地结算,打通医保、社保、养老政策壁垒,实现项目、人才、医养、区域、行业六大协同。(天津市人民政府)
4.广东设立家庭养老床位超2万张,跨境养老、适老化改造同步推进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广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居家社区机构“三业态”服务功能,设立家庭养老床位超2万张,建立“长者饭堂”(助餐点)3705个,全省评选星级养老机构765家次,老年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供给能力均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总数增至24家,共收住符合条件的香港老年人709人,“北上养老”成为越来越多香港老年人的新选择。(南方日报)
5.辽宁省发布《2024年度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银发经济发展日趋深化
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0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副厅长、省老龄办主任陈进详细介绍了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情况。 前不久,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发布了《2024年度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9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2%;全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9%。(澎湃新闻)
05
项目动态
1.哈尔滨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在新区挂牌运营
近日,哈尔滨市乐活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在哈尔滨新区举行挂牌仪式,正式宣告投入运营,该园区旨在打造东北首家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示范区。据悉,园区位于哈尔滨新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核心战略是构建 “1+1+N”产业体系(即1个智慧养老中心、1个科技创新基地、N个养老产业领域),布局智慧养老中心、科技创新基地等六大功能区,突出“科技赋能、多业协同、寒地特色”。根据规划,园区近期(2025-2027)完成载体建设与资源集聚;中期(2028-2029)推动产业升级,目标产值突破30亿元;远期(2030年)构建全链条生态圈,目标总产值突破50亿元,并带动就业超万人。(哈尔滨新区发布)
2.上海双区联动,“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揭牌
近日,黄浦、松江两地联动,上海松江区颐享荟养护院、颐享荟护理院启幕。该项目总投资数亿元,配备1200张养老床位与300张医疗床位,采用“黄浦资源+松江生态”的跨区域协同模式。同时,颐享荟与上海市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学专委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专委会分别为“老年心理健康实践基地”、“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揭牌。“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将聚焦银发产业资源整合,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提炼可复制的“双区协作”养老经验;“老年心理研究基地”则针对老年群体心理需求,开展认知照护等研究。(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第1医学频道)
3.泰康之家高品质养老社区“龙园”一期封顶
近日,泰康在黑龙江哈尔滨打造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龙园”一期封顶,此次封顶的楼栋包括8号楼独立生活区、4号楼活力中心、以及7号楼护理区和康复中心。据悉,泰康之家·龙园预计于2028年投入运营,可提供约1100个养老单元,配建医疗机构,为不同身体情况的长辈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泰康之家)
4.杭州首个科技养老消费综合体开业
近日,杭州首个科技养老消费综合体“西溪银发mall”在重阳节正式开业。据悉,该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涵盖康养生活、文娱社交、智能体验、健康管理、商业服务等多元场景。汇聚了超过1000种银发商品和康养服务,为老年人构建了全景式消费与体验空间。开业当天,陪伴型机器人、脑波助眠器等超过50种科技产品集中上新,涵盖智能穿戴设备、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家居等多个领域,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零距离接触智慧养老科技,体验便捷生活。(浙经数字经济 美丽西湖)
5.广东首家“银发消费教育家园”正式成立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佛山市消委会携手佛山开放大学(佛山社区大学),共同举办广东省(佛山市)银发消费教育家园揭牌仪式。该园将构建多元融合的银发消费教育体系,针对银发群体设置智能消费与防诈教育、康养消费与品质生活等课程;打造银发消费领域的“广东智库”,并围绕银发消费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型研究等。银发消费教育家园将紧密围绕“赋能银发消费、守护老年人权益”这一核心目标,逐步把该家园建设成一个集知识普及、案例警示、互动咨询、维权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广东消委会)
6.济南起步区首家高品质养老中心正式启用
由济南先行、新加坡吉宝养老团队运营的中新乐龄享老家园,10月29日上午投入试运营。作为济南起步区首个区级养老中心,项目启用后将显著提升起步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完善“区街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为新市民提供家门口的高品质养老服务。项目总用地面积37.8亩,总建筑面积3.82万平方米,提供床位530张,首期推出109间客房、209个床位,20余个功能场所,可满足不同照护需求的老年群体入住。(齐鲁晚报)
7.沈阳椿熙国际康养综合体项目启动
继沈阳国际生命健康城项目于上周宣布启动建设并发布规划,10月28日,其子项目——沈阳椿熙国际康养综合体项目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接踵落地。集养老产业集群孵化、银发经济标准化建设与银龄内容首发经济于一体,该项目首期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计划于今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紧邻沈阳京沈医院,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7.5万平方米,预计提供床位超过1000张。(沈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