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2025山东老博会|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线:支持全国40万家养老机构一键查询

 为了促进养老服务资源供需高效对接,让养老服务更加可及、可感、可用,民政部于11月20日正式上线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将通过以下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努力打造成各地养老服务政务平台的总枢纽。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平台坚持适老化设计理念,通过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努力打造成各地养老服务政务平台的总枢纽。平台试运行以来,社会关注度很高,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次,累计访问量已接近550万次。

  政策资讯一目了然。平台汇集各级民政部门发布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办事指南等实用信息,方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更好地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方便社会公众“一站式”了解养老领域惠民利民政策措施。

01

政策资讯一目了然

  平台汇集了各级民政部门发布的养老服务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办事指南等各类实用信息,方便养老服务从业者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更好地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方便社会公众“一站式”了解养老领域惠民利民政策措施。

02

养老地图一键查找

  平台汇集了全国超过40万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助餐点的点位信息,以图文形式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助餐点进行展示,让社会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整体情况。

03

场景呈现一网统揽

  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详实、全面的养老服务资源信息,清晰展示每个养老服务站点的概况、空余床位、服务项目、入住价格和要求、特色服务、咨询电话等内容,让养老服务资源供需双方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接。譬如老年人家属想为老年人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选择区域、机构性质、医疗条件、机构位置等信息,快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养老机构,信息获取的效率显著提高。

04

服务事项一站办理

  随着与省级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平台将实现在线办理养老服务津补贴申领、养老机构备案等业务,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05

双平台一键互链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一键关联,社会公众可以轻松地在两个平台之间切换。老年人在实现“老有所养”的同时,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老有所为”。

  李邦华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按照民政信息化“一盘棋、一张网、一体化”的整体布局,持续完善平台建设和应用,以信息化赋能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数据信息,优化展示内容,丰富老年人能力评估、合同网签等功能模块,推动手机端上线应用,不断提升使用体验感,增加办事便利度,让应用“热起来”。

  同时,加快推动平台与地方养老服务系统对接,通过部省两级协同联动,实现数据互连、业务通办,让数据“跑起来”,业务“动起来”。并加强与“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内容共享,推动实现两个平台间数据互通,推动实现养老服务机构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与银龄志愿者的服务供给信息有效对接,让不同平台“连起来”。

来源:新京报

山东养老展

  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来第十年。博览会规划展示面积20000+平方米、500家知名企业和超30000人次专业观众现场参会。欢迎广大康养品牌咨询参会,抢占黄金展会,迎接市场蓝海。明年夏天,我们不见不散。

2025山东老博会|新时代“银龄行动”启动!助力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 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

 

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20日上午,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共同在京启动新时代“银龄行动”。下午,民政部举行2024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三季度以来民政重点业务工作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详细介绍了新时代“银龄行动”、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和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有关情况。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张晓峰,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中国老龄协会权益保护部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增瑞出席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李婉丽主持会议。

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 张晓峰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李邦华

中国老龄协会权益保护部主任、一级巡视员 刘增瑞

张晓峰介绍,“银龄行动”是以老年人为主体,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开展智力援助和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内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从2003年开始,全国老龄委连续组织开展“银龄行动”,从5省份试点到31省份全面推开,由省及市、由市及县,形成国家、省、市、县携手发动各领域老专家开展支农支教、健康服务等公益行动的良好局面。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参加“银龄行动”的志愿者超700万人次,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

张晓峰表示,与以往的“银龄行动”相比,新时代“银龄行动”参与主体从老年知识分子拓展到全体老年人,行动内容从智力援助、技术帮扶为主拓展到“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全民参保、扶残助残、探访关爱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形式从线下活动为主拓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需求导向更加明显,规模质量同步提升。

发布会上,张晓峰还介绍了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总体目标:2024年,全国老龄委有关成员单位、各省级老龄委要做好“银龄行动”筹划安排,推动“银龄行动”有序启动,各省级民政厅(局)、老龄办至少开展1项主题活动。到2026年,“银龄行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长期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到2028年,“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成为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品牌。张晓峰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六方面发力:一是巩固拓展智力援助“银龄行动”,二是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银龄行动”,三是把“银龄行动”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多领域,四是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五是提升“银龄行动”管理服务水平,六是加强“银龄行动”品牌建设。

关于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李邦华介绍,坚持适老化设计理念,通过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努力将平台打造成各地养老服务政务平台的总枢纽。一是平台汇集各级民政部门发布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办事指南等实用信息,政策资讯一目了然;二是平台汇集全国超过40万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助餐点的点位信息,养老地图一键查找;三是平台清晰展示每个养老服务站点的概况、空余床位、服务项目等内容,场景呈现一网统揽;四是随着与省级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平台将实现在线办理养老服务津(补)贴申领、养老机构备案等业务,服务事项一站办理;五是与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双平台一键关联。平台自今年重阳节试运行以来,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次,累计访问量已接近550万次。

关于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刘增瑞介绍,该平台是服务于全国老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集政策与信息发布和志愿服务供需双方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平台,主要提供银龄新闻、银龄动态、银龄风采、银龄服务等四方面信息服务。同时,刘增瑞还介绍了“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有关情况。他表示,这支队伍依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具体组织,以开展智力援助、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团队成员由自愿参加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开展的“银龄行动”公益活动的老年志愿者组成,原则上年龄在55到70岁之间,具体包括全国“银龄行动”公益形象代言人,以及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专家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平时各自在所在单位和社区做志愿服务,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开展重大“银龄行动”时,大家自愿报名参与。目前,这支以知名专家志愿者为骨干的队伍已初步建成,人数已达到300名。

记者从发布会上还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各项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民生兜底保障方面,印发《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会同财政部印发试点工作方案,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出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在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今年以来各地共命名乡村地名29.4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15.2万个。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办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3.4万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已分别惠及1190万困难残疾人和1615.7万重度残疾人,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61.9元、129.1元;“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共救助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21万人次。在老龄工作方面,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指导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2024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在养老服务发展方面,会同2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截至第三季度末,高龄津贴、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综合补贴分别惠及3722万、94.3万、509.6万、65.8万老年人。在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在国家层面首次建立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制度,组织开展全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工作。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971.4元、1511.9元、1500.7元。在慈善事业促进方面,截至目前,全国慈善组织超过1.5万家,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104单,合同金额超过80.2亿元。(本报记者 张雨点)

来源:中国社会报

山东养老展

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来第十年。博览会规划展示面积20000+平方米、500家知名企业和超30000人次专业观众现场参会。欢迎广大康养品牌咨询参会,抢占黄金展会,迎接市场蓝海。明年夏天,我们不见不散。

 

2025山东老博会|最新!民政部等14部门发文,推进老年阅读工作

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老龄办、党委宣传部、党委网信办、教育厅(教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文化和旅游厅(局)、退役军人事务厅(局)、广电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老龄办、党委宣传部、党委网信办、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保障老年人基本阅读权益,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进一步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老年阅读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老年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让老年生活成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坚持为老服务,保障阅读权益。充分保障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享受阅读的权利,进一步完善无障碍阅读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阅读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鼓励老年人运用阅读所得丰富晚年生活,在自我提升、家庭教育、代际传承、权益保障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城乡均衡,推进阅读普及。统筹推进城乡老年阅读服务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有效提升老年阅读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把老年人纳入全民阅读重点保障对象,针对不同阅读需求的老年人分类施策、分层指导,强化示范引领带动,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实现多元参与。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老年阅读工作中的统筹作用,注重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老年阅读推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年阅读的良好局面。积极培育和引导老年人文化消费需求,加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式创新,推动老年阅读行动长效开展。

力争到2027年,优质老年读物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纸质读物、数字终端的适老化水平有效提高,老年阅读服务体系基本完善,老年阅读友好氛围更加浓厚;涌现出一批群众喜爱、参与性强、影响力大的老年阅读品牌项目,培育出一批热心公益、素质过硬的老年阅读组织和辅助人才;广大老年读者数量明显增长,阅读质量显著提高,基本阅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二、工作举措

(一)丰富读书活动。在每年全民阅读大会、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敬老月”期间,开展全国性老年阅读推广活动。定期开展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活动。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和节气、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老年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活动。鼓励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数字阅读、有声阅读、视频阅读、云课堂等老年阅读推广活动。

(二)培树读书品牌。持续深化“乐龄读书会”品牌建设,鼓励各类媒体平台制作播出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老年阅读节目。实施“一老一小牵手读书行动”,涵育家庭阅读风尚,促进代际和谐。实施“阅读交友行动”,通过精品诵读、图书情景剧、好书分享、观影读经典等多种形式,丰富老年社交活动。实施“银龄领读者计划”,依托社会力量培养老年阅读领读者队伍,定期深入基层社区,或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和各类媒体平台,面向老年读者开展领读指导。开展“为老年人读书”志愿活动,鼓励志愿者参与、组织各类老年阅读活动。

(三)扩大老年读物供给。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加大对老年读物支持力度,鼓励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单位,按照老年人需求分层分类优化出版结构,增加老年读物优秀选题策划和老年主题出版。鼓励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配备有声、大字、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将优秀老年读物出版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范围,引导老年读物高质量发展,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开展全国老年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支撑作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和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数字阅读平台,加大优质老年读物的资源整合。鼓励各类数字阅读平台、相关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做好适老化改造,开发专为老年人阅读服务的平台和应用。鼓励各类出版单位、数字阅读平台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数字阅读资源建设,加快开发电子版、有声版老年读物。用好涉老部门的新媒体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加大宣传推广和升级改造力度,在服务老年人阅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五)优化老年阅读环境。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应当考虑老年人的特点,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做好场地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提供适合老年人需要的阅读导览、无障碍阅读设施设备和服务等。图书馆等公共阅读空间打造老年人线上线下借阅通道,也可探索提供送书(邮寄)上门等软服务。鼓励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和职工书屋以及各类养老服务机构配备专门的银龄书架,优化阅读功能设置,探索阅读“+养生”、“+交友”等消费新模式,打造老年人阅读、休闲、养生、会友的多业态叠加复合空间。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和经营单位,可采取错峰、错时的方式为老年读者提供适当的专用阅读交流空间。鼓励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各类数字服务平台建立完善老年人读书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定期发布老年阅读统计报告,及时发布推荐适合老年人的阅读榜单。加大便利老年人阅读的视听友好产品和技术供给,提升银发读者阅读幸福感。

(六)加强老年阅读辅助人才培养。建立老年阅读辅助人才阶梯培育制度,对老年阅读领读人、志愿者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鼓励个人、社区、机构、企业等,普及老年阅读知识,开展老年阅读活动。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要将老年阅读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组建读书社团或兴趣小组,促进老年人互助阅读。

(七)推进老年阅读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老年阅读相关标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根据老年人年龄、学历、身体机能、认知情况的不同,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差异性、个性化的阅读指导。组织编写老年阅读活动指导手册和示范活动指南。建立健全图书、报纸、期刊等适老化标准,制定《大字本图书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制定公共阅读空间适老化服务标准指南。鼓励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老年阅读相关研究。

(八)鼓励老年人学有所用。各级相关部门应结合老年人身体和心理条件,引导老年人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为老年人展示自我风采、积极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弘扬家风、关心教育下一代、参与志愿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宣传、网信、教育、民政、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广电和老龄等部门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和基层老年协会等组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推动把老年阅读行动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统筹协调,保障老年阅读必要条件。老年阅读工作由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统筹协调,中国老龄协会推动实施。

(二)凝聚多方力量支持。注重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阅读推广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通过社会力量捐赠等方式,建立公益性老年阅读扶持基金。鼓励企业、机构、个人等通过共建、捐赠、交换等方式支持老年阅读。鼓励具有阅读推广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或参与公益性老年阅读推广服务。各地可结合实际,对老年阅读行动中成绩突出、作出贡献的单位、组织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老年阅读行动的有效途径,将其与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及时总结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发挥正确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开辟专版专栏、策划专题节目等方式,积极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老年阅读行动的有效做法、先进典型,大力营造持续深入开展老年阅读行动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民政部 全国老龄办 中央宣传部

中央网信办 教育部 农业农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退役军人事务部 广电总局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残联 中国老龄协会

山东养老展

  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来第十年。博览会规划展示面积20000+平方米、500家知名企业和超30000人次专业观众现场参会。欢迎广大康养品牌咨询参会,抢占黄金展会,迎接市场蓝海。明年夏天,我们不见不散。

2025山东老博会|吴玉韶: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长寿时代带来的不只是人口结构变化,而是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的重塑性转变,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今后几乎所有产业都要为老龄社会做转型和细分,出现整体经济银发化,其隐含着无限的商机和潜能。根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银发经济课题组”的预测:在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为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占GDP比重为9.6%;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为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35.1%,占GDP比重为12.5%。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进入银发经济时代,2024年也将成为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元年”。

  近日,由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以下简称第五次抽样调查)发布基本数据公报,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老年人口及其家庭发展呈现新态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过上了幸福、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而其中的一些数据也表明,我国银发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银发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我国建立了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大力发展专业化照护机构,养老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养老服务差距不断缩小,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养老服务逐步分层分类覆盖到全体老年人。第五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人中愿意在养老机构接受照料服务的比例为7.7%,较201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对多样化、专业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旺盛。我国社区(村)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需求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上门看病(29.1%)、助餐(22.1%)、文化娱乐(22.1%)、健康教育(17.2%)、上门做家务(15.8%)。
我国是全球制造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银发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新的发展方向,也是银发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对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进行了重点部署,明确提出“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扩大认知障碍评估训练、失禁康复训练、用药和护理提醒、睡眠障碍干预等设备产品供给”。第五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人中使用各类辅具用品的比例为75.8%,较2015年提高10.2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和老年人口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适老辅具用品领域有望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在拉动内需、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养老也从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逐渐从养老转向享老,老年精神文化类服务需求日益高涨,特别是随着老年人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老年人对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更为显著。第五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中文化程度为高中(含技校/中专)及以上的比例为15.6%,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比例为23.3%,分别较2010年提高4.5和5.0个百分点;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比例为61.0%,较2010年降低9.5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老年人中曾外出旅游的比例为9.0%,较2010年提高4.4个百分点。我国外出旅游老年人数量明显增加,既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明显改善的结果,也为激活老年人消费、发展银发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银发经济进行了新部署,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创新地提出发展银发经济要与老有为密切相合起来,这为今后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第五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人中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比例为19.0%,较2015年提高8.8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上看,2021年,我国60-6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中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比例为26.5%,比70-79周岁的中龄老年人、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分别高13.9个、24.1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老年人中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比例为54.4%,较2015年提高8.6个百分点。我国老年人长期受党和国家教育,具有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积极进取、奉献社会的精神境界,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愿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新时代新养老,应以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老年人不只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客体,也是主动提供服务的主体。老年人心灵之间距离最短,“老老”相助,低龄健康老年人志愿服务高龄失能老年人效果更好。近年来,各地开展的空巢巡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老年协会、银龄行动等取得了很好成效,老年人正在成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 吴玉韶

来源:中国老龄

组委会联系方式»»»

电话:0532-85861016
网址:http://health.hmed365.com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丨山东省民政厅:倾力打造“孝善齐鲁·康养山东”服务品牌

近年来,山东省民政厅深入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扎实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孝善齐鲁·康养山东”服务品牌,探索有山东特色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中国(河北)国际医养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将于2025年2月20日-22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5年7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总展示面积预计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10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6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各医养康名企速来抢订黄金展位吧。

 

2025山东养老展|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关爱

  敬老爱老,美德流传。今年10月1日至31日是全国敬老月,日前,青岛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出呼吁,希望各行各业结合实际,为老年人多做实事,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紧扣“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活动主题,青岛市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在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更是对老年人价值的重新认识。老年人并非社会的负担,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关注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尊严和温暖。
金融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帮助老年人了解防范金融诈骗的方法,增强他们的金融安全意识。同时,推出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让他们的财富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值增值。
教育部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开设各种兴趣班,如书法、绘画、音乐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教学服务,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养老机构则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的照料。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老人们在养老机构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法律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帮助老年人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文旅部门可以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旅游线路,配备专业的导游和医护人员,确保老年人的旅游安全。同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书画展览等,让老年人在欣赏文化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医疗部门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开展免费的健康体检活动,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医疗专家为老年人进行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体育部门可以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建设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设施,如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等。举办老年人体育比赛,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志愿服务组织更是敬老爱老的重要力量。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孤寡、残疾、高龄以及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送去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打扫房间、购买生活用品、陪伴聊天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走访慰问和关爱帮扶

  在敬老月期间,青岛市各界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和关爱帮扶等活动。重点聚焦经济困难的失能、孤寡、残疾、高龄以及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等群体,关心老年人生活,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动员爱心企业、涉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面向广大老年人开展智能技术培训、健康科普教育、维护合法权益等活动。组织文体艺术活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展示老年人精神风貌。
青岛市老龄委强调,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手共进,在青岛市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一定能够构建起老年友好型社会,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关爱

2025中国(河北)国际医养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将于2025年2月20日-22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5年7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总展示面积预计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10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6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各医养康名企速来抢订黄金展位吧。

 

明年山东省家庭养老床位达9万张!山东出台12条措施关爱这一群体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是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文件。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树山介绍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制定出台《若干措施》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从国家要求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第二,从群众需求看,今年以来,省民政厅对全省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进行了系统调研,进一步摸清现状。近几年山东老龄化加速发展,每年新增老年人口都在200万左右,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相应也在增加,对专业化照护服务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第三,从工作发展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供需匹配、专业人才培养、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包括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四个部分,共12条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共2条,主要解决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不互认、不共享问题。针对数据不共享,《若干措施》提出,2025年年底前,依托省级养老管理平台,归集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失能失智老年人数据,建立全省失能失智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针对结果不互认,提出加强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间评估结果互认共享;入选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的县(市、区)建立联合评估机制,实现一次评估、结果共享。
第二部分,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共3条,主要从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三个方面解决服务资源供需不匹配问题。居家照护方面,提出2025年年底前,全省家庭养老床位发展到9万张,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达到15万户。社区照护方面,提出2027年年底前,全省培育300家规范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设立1000个社区康复辅助器具购买、租赁服务站点。机构照护方面,提出支持发展普惠性养老机构,建设100家达到标准规范的智慧养老院;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探索整体照护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共3条,主要解决困难失能群体的照护问题。重点聚焦困难、失智和农村三类群体。聚焦困难失能老年人,提出落实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托养、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兜底保障制度,探索困难重度残疾老年人托养政策。聚焦失智老年人,提出2026年年底前,在全省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原则上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聚焦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提出支持县级敬老院按需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鼓励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第四部分,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共4条,主要解决专业照护服务质量问题。一是加强医养康养融合,提出支持10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家庭医生服务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规范发展老年病医院。二是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提出2025年年底前,实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不断扩大定点范围、支付范围、城市范围。三是加强照护人才培育,提出在全省开展以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认知障碍照护员等为重点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进修轮训机制,扩大长期照护师队伍。四是加强用品产品供给,丰富老年人生活护理等养老产品供给,鼓励各市因地制宜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

  下一步,山东省民政厅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照职责分工,跟踪推动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共享改革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2025中国(河北)国际医养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将于2025年2月20日-22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5年7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总展示面积预计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10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6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各医养康名企速来抢订黄金展位吧。

民政部召开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 探索超大规模老年人口国家老有所养的中国方案

9月18日,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任务,推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成熟定型。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唐承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刻领会养老服务工作的形势趋势、定位要求、功能作用、总体目标、重要原则、重点任务。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所作决策部署,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紧紧抓住重要窗口期,全面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探索超大规模老年人口国家老有所养的中国方案。
会议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养老服务短板弱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构建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到2035年实现党中央确立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战略目标。要牢牢把握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着力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贯通、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分工科学的养老服务网络。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失能照护为重点,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贯通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要着力促进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厘清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定位,形成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的良性发展机制。要切实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分工合作、透明高效的综合监管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要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推进合力。要强化要素保障,从供需两端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养老服务有保障、价格可承担、运营可持续。要夯实工作力量,一体推进养老服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下大力气补齐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短板。

  山东、上海、安徽、福建、江西、重庆、陕西等7省(市)民政厅(局)作了交流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省(区、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民政部有关司局、中国老龄协会、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5中国(河北)国际医养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将于2025年2月20日-22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5年7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总展示面积预计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10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6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各医养康名企速来抢订黄金展位吧。

参展热线:0532-85861016

 

倾力打造“孝善齐鲁·康养山东”服务品牌|山东养老展|山东老博会

  近年来,山东省民政厅深入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扎实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孝善齐鲁·康养山东”服务品牌,探索有山东特色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

高点谋划推动,力促养老工作行稳致远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2391万人。对于养老工作,山东始终坚持高点谋划推动。纳入重点任务。省委、省政府将养老工作纳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将医养健康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十四五”以来,连续4年将护理型床位建设、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养老食堂等19项养老工作列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等,高位推进实施。完善法规政策。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省政府接续出台“十三五”“十四五”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养老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8个综合性文件,省民政厅联合省有关部门出台40余个专题文件,搭建起了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的“四梁八柱”。健全体制机制。省级建立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15个省直部门参与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发展难题,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契机,在养老服务处基础上,新成立老龄工作促进处、老龄权益保障处,推动老龄和养老工作协同发展,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山东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强化扶持激励,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发展

  为更好推动全省养老工作发展,出台多项强化扶持激励举措,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发展。加强资金扶持。从2014年起省级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根据年度重点工作,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7.4亿元对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给予重点扶持。加强融资支持。省级创新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推动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带动社会资本投融资381.6亿元;在全省推广无抵押“养老保障贷”,累计向养老机构授信4.4亿元。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支持、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等政策工具,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加强用地保障。全省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均被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推动各地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明确养老服务设施总体布局、用地规模和数量功能,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分阶段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全省累计解决养老设施用地3万亩。加强人才培养。省政府设立“齐鲁和谐使者”,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政府津贴,先后有155名养老从业人员入选。在全国率先出台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奖补、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等政策。省级连续开展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累计培训35万人次。

完善服务制度,推动人人享有基本养老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增强养老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近年来,山东省民政厅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兜底服务。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高龄津贴、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8%。扩容普惠服务。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市县三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实现全覆盖。印发《山东省普惠性养老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引导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全省养老机构床位达到45.4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75%,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建设老年食堂1.2万处、家庭养老床位7.7万张,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6万户。做优品质服务。大力发展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养老服务组织,培育山东健康、金龄健康等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品牌,全省连锁化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发展到130家。制定《智慧养老院建设指引(试行)》,推进智慧护理、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食堂等智慧养老场景落地应用。

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养老服务量质齐升

  改革创新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山东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养老服务水平提升上取得丰硕成果。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成功争创全国唯一医养结合示范省,全省“两证齐全”养老机构达到1000家,纳入医保定点、长护险定点的养老机构达到787家、904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构建老年人全周期、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县域养老系统推进。省级每年统筹6000万元左右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先后认定72个创新示范县、6个高质量发展提升县,形成了系统化整合要素资源、协同化推进城乡联动、整体化破解养老难题的县域养老发展模式。监管机制全面建立。出台《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全面建立。创新建立安全生产分级包帮和“四见四查”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在全国率先集中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推动795家养老机构完成问题整治。运营机制不断创新。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办法,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委托运营或转制为国有企业,全省实行委托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占比提高到60%。探索连锁连片运营机制,专业医养结合机构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对辖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站实行连锁化运营,以大带小,形成规模效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聚焦改革“四大体系”,

积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提质增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设施、质量、运营、供给“四大体系”改革,盘活存量资源,创新运营机制,激发发展活力,有力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功能、基本服务属性和拓展延伸效应。
改革设施体系 优化发展布局。一是做强做大县级敬老院。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在县级层面建设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全省共建有县级敬老院166处,实现县级全覆盖。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中心敬老院。将部分硬件设施差、服务功能弱的镇办敬老院进行撤并,打造“多镇一院”“一院辐射多镇”格局,全省共建有中心敬老院128处。三是打造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采取新建或现有敬老院升级等方式,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82处,因地制宜为辖区老年人开展集中托养、助餐送餐、居家上门等多样化服务。
改革质量体系 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安全水平。省级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敬老院进行消防改造提升,推动795家养老机构解决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16市全部建成“智慧消防”平台,实现实时远程监测、智能预警、报警。二是提升照护功能。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三年计划(2020—2022年),2020年以来,省级安排补助资金2.46亿元,建设改造敬老院537处,增加护理型床位8.9万张。三是提升服务质量。省级发布《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规范》等地方养老服务标准。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建立起与等级挂钩的运营奖补机制,根据1—5星级给予0.8—1.2倍差异化补助。
改革运营体系 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委托运营型。将公办养老机构委托给具备专业养老服务能力的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全省实行委托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达到60%。二是转制企业型。潍坊寿光、德州齐河等地将县域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整合打包,转制为国有企业,实行集团化管理、连锁化运营、品牌化服务。三是“两院一体”型。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与农村敬老院融合发展,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共享互补,全省实行“两院合一”的敬老院达157家。四是辐射带动型。青岛、威海等地将敬老院升级为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连锁化运营辖区内的农村幸福院、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养老床位,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改革服务体系 满足多元需求。一是强化兜底保障服务。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8%。二是适度拓展保障范围。开展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试点,解决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开展“情暖夕阳”慈善助老项目,每年统筹各级慈善资金5000万元,资助有集中托养意愿的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或购买居家服务。三是开展普惠养老服务。指导各市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比例的普惠养老床位,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合理确定收费价格。

坚持高位推动,多点发力创新,加快构建多元化可持续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把老年食堂建设纳入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从老年人关心的“一餐热饭”入手,丰富运营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应对银发潮、守护夕阳红,加快构建多元化可持续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 确保“谋得准”。为开展好老年助餐服务,山东坚持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统筹谋划促动。把发展老年助餐连年列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省委深改委考核事项和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内容。二是试点先行带动。2021年以来,先后选择日照市岚山区等5个县(市、区)作为“实验田”,开展老年助餐试点,为全面推开老年助餐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系统部署推动。省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按照“三不一坚决”思路,坚持“三年三步走”,细化实化目标路径,蹄疾步稳推动老年食堂建设。
创新建设运营 确保“开得起”。建设老年食堂离不开场地与人员,山东探索创新了多种建设运营模式。一是设施改造型。充分利用街道、社区闲置房屋资源,采取政府、集体出资或者企业合作、赞助等方式,建设社区老年食堂。二是依托建设型。依托具备条件的现有养老机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发展老年食堂。三是中央厨房辐射带动型。在不方便设置厨房的区域,设立为老助餐服务站,依托中央厨房配送方式开展助餐服务。四是连锁企业布点型。依托连锁化餐饮企业设立老年助餐点、助餐窗口,增加适合老年人的菜品,实行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
创新政策集成 确保“干得成”。为确保老年食堂“干得成”,山东积极创新政策集成。一是补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老年食堂,根据建设规模给予1万—1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二是补运营。省级设立老年助餐运营奖补项目,引导各市对老年食堂、开设老年助餐点的餐饮企业以及配餐送餐企业等,综合考虑就餐、送餐人次和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因素,给予运营奖补。三是补老人。依据老年人的年龄、经济状况等因素,给予一定餐费补贴。四是补岗位。省级出台了《山东省城乡公益性岗位“质效提升年”实施方案》,将老年助餐等养老服务类公益岗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各地共安排公益岗7110人。五是“慈善+”。各地将老年助餐作为慈善捐赠重点领域,近年来累计安排慈善资金1.4亿元。
创新运营模式 确保“稳得住”。为保障老年食堂能够持续运营,山东探索提出多种运营模式:一是财政扶持型。青岛市在市区两级给予所有老年人就餐补贴基础上,对高龄、农村、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失能老年人叠加打折补贴政策。二是“普惠+优待”型。济南市运用财政资金,对70岁以上老年人、低保老年人实行差异化就餐补贴,在满足特殊群体就餐需求的同时,也为其他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化的就餐服务。三是慈善助力型。滨州市围绕老年助餐设立募捐项目,按照每处补贴3万元的标准给予开办补贴,同时建立“滨滨爱心送餐”服务队,积极引导慈善组织参与。四是多元共担型。日照市探索建立了财政补助、集体资助、社会捐助、子女赡养、生产辅助、志愿互助“六助”资金保障机制,特别是因地制宜探索了“小菜园”生产辅助模式。
创新综合监管 确保“管得好”。老年食堂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山东不断创新综合监管举措。一是标准化引领。省民政厅编制《社区老年人食堂建设与服务要求》,明确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和质量要求。二是协同化监管。省民政厅等19部门联合建立养老服务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监管,加强对设施安全和食品卫生检查,确保老年食堂规范运营。三是智能化管理。优化省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功能,打造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包括老年食堂在内的养老服务数据库。

构建“四化”保障体系,破解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

  近年来,山东将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坚持顶层设计,强化兜底保障,优化多元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有力满足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需求。
构建“集成化”政策支持体系。注重法治保障。出台《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立家庭养老床位、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推动医养康养等作为重要条款。注重规划引领。制定《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等列为重要发展指标。注重试点带动。选择16个县(市、区)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推动构建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等有序衔接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注重标准支撑。出台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出台《老年人照护等级划分与评估》等9个省级地方标准。
构建“精准化”兜底保障体系。兜牢失能特困老年人。推动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愿进全进”,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8%,75%的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享受上门照料护理服务。兜牢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建立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每人每月分别给予不同数额的护理补贴。建立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专业照护制度,为13万余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兜牢残疾老年人。将全省58.36万名困难残疾老年人、52.9万名重度残疾老年人,全部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按月给予补贴。兜牢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在全国率先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级分类探访关爱服务制度,加强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关心关爱。
构建“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加强居家照护服务供给。完善居家护理制度,惠及全省失能老年人18.8万名;加强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全省家庭养老床位达到7.7万张。加强社区照护服务供给。建成集长短期托养、康复护理、辅具租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街道(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896处,培育社区嵌入式、小型化等养老服务机构396家。加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在全国率先开展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试点。对收住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每人每月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引导养老机构优先收住失能老年人。加强医养康养服务供给。全省“两证齐全”的养老服务机构超过1000家,其中纳入医保定点和长护险定点的分别占81.8%和94%。
构建“精细化”照护管理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全省设立养老服务及相关专业的院校达到275所、在校学生23.7万人,养老服务机构中医师、护士、康复师等专业人才已达8242人。优化品牌引领机制。设立连锁化、规模化养老服务品牌奖补项目,给予一次性资金奖补,全省连锁化、规模化、医养康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达到130家。优化智慧赋能机制。制定山东省智慧养老院建设方案,建立智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打造智慧养老院100家。养老服务机构“互联网+传染病监测”“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消防”覆盖率均达100%。优化综合监管机制。制定出台《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梳理包括失能老年人安全照护在内的重点监管事项13个,生成检查应用场景23项。

2025中国(河北)国际医养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将于2025年2月20日-22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5年7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总展示面积预计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10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6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各医养康名企速来抢订黄金展位吧。

参展热线:0532-85861016

养老机构速看!10月1日施行 一图读懂《山东省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养老机构预收费类型、条件、标准及监管措施、政策衔接适用等内容。《办法》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9月30日。
《办法》指出,养老机构预收费是指养老机构提前向老年人或其代理人收取一定额度费用,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服务协议约定提供相应养老服务的行为。养老机构预收的费用主要包括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
根据《办法》,养老机构不得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交费的老年人总数不得超出其备案床位总数,预收费用总额不得超出其固定资产净额(已经设定担保物权的资产价值不计入固定资产净额)。鼓励养老机构采用当月收取费用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服务。
养老机构应当向老年人及其代理人出具预收费情况书面说明和风险提示函,说明预收费收取、使用等相关信息,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服务协议中明确预收费的项目、标准、管理方式、权利义务、退费条件及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事项,不得利用格式条款设定不合理的退费限制、排除或者限制老年人或其代理人权利、加重老年人或其代理人责任、减轻或者免除养老机构责任。
实施预收费的养老机构应当以本机构名义与老年人或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不得由其关联企业(组织)或者其他企业(组织)代替本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实施收费行为。
“《办法》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养老机构预收费行为,有效防范化解养老机构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促进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尹洪䘵认为。《办法》主要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力求条理清晰。在“总则”部分统一明确预收费监管共性事项,在“收费管理”部分明确养老服务费、押金、会员费的不同监管要求,在“存管账户管理”“监管处置”部分流程化明确监管措施,统分结合,脉络明晰,系统全面,便于基层理解把握。
二是坚持包容审慎。聚焦风险较大的会员费监管,从养老机构自有固定资产和注册登记两方面进一步明确了预收会员费的基本条件,规定了会员费收取额度、风险保证金留存比例和备案、监管事项;从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方面考虑,未对机构运营时间、床位规模等作出附加限制,做到既积极防范风险,又充分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三是便于操作落实。省级进一步明确细化了会员费单人收取最高标准(不得超过本机构最高月养老服务费收费标准的12倍)、风险保证金最低留存比例(不得低于该账户会员费总额的10%)、资金异常流动情形(5个方面)、政策衔接过渡期(30日)等有关内容。依据事权职责明确了各级民政部门责任和相关部门监管职责,部分监管措施已在先期试点市实施,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

2025中国(河北)国际医养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将于2025年2月20日-22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5年7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总展示面积预计超过50000平方米,超过10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6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各医养康名企速来抢订黄金展位吧。

参展热线:0532-85861016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