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一线养老员工将迎来大涨薪!我国首个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综合性政策文件出台

近日,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全国老龄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以下为《意见》全文:

民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 税务总局 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建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商务厅(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厅、委)、老龄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老龄办,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养老服务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养老服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在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服务的专门人员,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的骨干力量,主要包括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和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引领和带动整个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素质的提升,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部署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以发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全方位吸引、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主要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切实履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人才政策规划、培养使用、激励引导、支持保障等方面职责。推动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养老服务等机构及行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提高质量。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着力加强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规模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

坚持广纳人才、为我所用。坚持以用为本、以岗砺才,打破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在养老服务实践中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加快建设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养老服务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动力,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二、拓宽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

(四)引导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

结合养老服务岗位特点拓宽用工渠道,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对到农村等养老服务基础薄弱地区的加大支持力度。

发挥院校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主渠道作用,支持引导更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和普通本科高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参加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针对性就业见习岗位。支持多渠道引进社会工作、康复服务、老年营养、心理咨询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支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地区与劳务输出大省开展劳务协作,注重吸纳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到养老服务岗位就业,促进养老服务人才跨地区有序流动。

针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吸引更多养老服务人才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与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等机构开展合作,引导相关人才转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

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同等待遇。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引进医务人员,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大公开招聘力度。积极吸纳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

广泛培养服务于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维护、精神慰藉、法律援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志愿者队伍,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积极参与,把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相结合,为增加养老服务人才资源提供有益补充。(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能力

(六)加强专业教育培养。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老年营养、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用品研发制造等相关专业,特别是要侧重失能失智照护等急需紧缺领域,完善学科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扩大招生规模。

整合优质高职资源,稳步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本科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

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创新,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与养老服务机构互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培训基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提高“订单式”培养质量。

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参与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托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按照“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有关要求予以支持。

鼓励支持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产教融合方式,引导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从事养老服务。(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技术技能培训。

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采取集中轮训、岗位练兵、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

以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行就业岗前培训。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从业规范、质量意识、健康卫生等要求贯穿养老服务人才职业生涯全过程。

支持建设一批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相关院校为养老服务人才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机会。

用人单位要保障本单位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应保障其学习期间的相关待遇,建立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重点对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等进行培训。

探索对村级睦邻(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养老服务人才评价机制

(八)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在现有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当增加或调整技能等级,在高级技师等级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培养更多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

建立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推进养老服务职业体系建设,加强新职业开发和新工种设置,同步制(修)订相关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为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提供基本依据。畅通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和评价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教育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进职业水平评价。

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遴选确定、考核认定和证书颁发。养老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社会培训评价资源,征集遴选符合资质的单位机构,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由其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开展考核认定工作。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制定编码规则和证书样式,实现全国范围内查询验证。支持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自主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要与岗位使用有效衔接,并作为薪酬分配的重要参考。加强对第三方评价机构和用人单位评价活动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评估,公开评估结果,按照“谁评价、谁负责、谁发证”的原则,落实评价机构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吸纳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

鼓励在养老服务机构工作的老年社会工作者积极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并取得职业资格,更好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重视养老服务人才使用管理

(十)优化岗位配置。

引导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功能定位、目标群体、服务特色等,优化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等岗位配置。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评定等级落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配比要求,特别是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配比。

根据需要设置医疗、康复、社会工作、营养、心理咨询等专业技术岗位,配备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配强养老院院长和人力资源、财务、质量等方面管理岗位,积极拓展养老顾问等岗位,探索引进职业经理人,着力打造一批懂养老、会运营、擅管理的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引领提升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运营、风险防控能力。

依规配齐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物业保障、维修维护、信息管理等工勤岗位。(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健全人才使用机制。

进一步畅通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技能骨干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流动渠道。鼓励技师以上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鼓励在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质量评价、补贴支持等工作中,加大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配置情况所占评价权重,并将其作为养老服务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招投标的重要评价指标。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专业社会工作科室、设置专门岗位或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乡镇(街道)社工站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服务。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原则上设置以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到2025年,推动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均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合理安排服务岗位,招募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人才规范管理。

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和养老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教育,督促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员工守则,引导其养成良好品行、提升服务水平,培育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发挥养老服务领域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职业行为,积极协调解决养老服务纠纷。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大力培树诚信经营、爱岗敬业、技能突出、尊老爱老的行业先进典型,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非法集资诈骗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嫌严重违法失信的,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激励措施

(十三)提高薪酬保障水平。

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人才薪酬待遇。指导有条件的地区调查发布养老服务人才市场工资价位信息,引导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考虑从业年限、劳动强度、技能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养老服务人才工资水平,并将工资分配向从事一线工作的员工倾斜。

按规定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补贴等政策。强化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用工意识,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严格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或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引进科技助老产品和服务,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支持各地探索将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其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劳务派遣人员享受与养老服务机构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并按规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大褒扬激励力度。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表彰对象向基层养老服务机构和一线员工倾斜。定期举办国家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可设置养老护理等赛项,获奖者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推动省、市、县开展相关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完善并落实获奖选手奖励、技能等级晋升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按程序申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各地组织开展“最美养老服务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养老服务人才先进事迹和职业精神,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民政部门要依托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领导协调机制发挥好牵头作用,负责养老服务人才发展规划编制、政策标准制定、业务指导,协调落实相关发展支持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协同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水平评价、职业技能培训和激励政策措施。教育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教育培养,优化完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设置,支持和引导各类院校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财政部门要协同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激励政策措施。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依职责做好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关的工作。(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强经费保障。

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按规定支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按规定支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养老服务机构要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重点用于员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补贴。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鼓励探索创新。

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高地。以市(地、州、盟)为单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支持试点地区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充分发挥人才改革创新试验田和示范标杆作用。(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强化督促指导。

发挥全国老龄办统筹协调作用,分解细化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涉及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政策的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要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做好政策衔接,加强政策实施情况跟踪监督,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依托“金民工程”建立全国养老服务人才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逐步与各地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化平台建立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和大数据管理,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调查、统计、评估和信用公示。(民政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民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 税务总局 全国老龄办

2023年12月31日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老博会|民政部公开征集智慧养老服务案例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关于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案例征集的启事

各有关单位、个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高信息化支撑养老服务业务工作能力,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拟开展智慧养老服务优秀案例征集工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智慧养老服务应用案例,充分挖掘全国各地区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领域形成的好做法与好经验,分享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成果,为下一步制修订国家智慧养老相关标准、丰富智慧养老应用案例库,引导优秀企业助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面向社会征集智慧养老优秀案例。案例包含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平台、社区居家服务与管理平台、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专业应用的平台(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能力评估、家庭养老床位、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助餐系统、志愿服务管理等)、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应用等,中心将对案例进行评选。

请于2024年3月30日前将拟申报案例材料电子版(见附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感谢对我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

2024年1月12日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权威解读:国家为什么对银发经济如此重视?重点谋划七大潜力产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先生介绍《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先生,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先生,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朱光耀先生等出席吹风会,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张世昕: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同志一起参加今天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近期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强调,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意见》,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正式以国办名义印发实施,是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意见》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一是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以需求为牵引,从“关键小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居家助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农村养老服务等7个方面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分别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二是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重点开展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示范、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推动品牌化发展、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拓宽消费渠道等6大行动,通过高质高效的供给创造需求,提升银发经济整体规模。三是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围绕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7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切实把实事办好。从科技创新应用、用地用房保障、财政金融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数据要素支撑、打击涉老诈骗等6个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同时,提出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银发经济与养老经济、养老产业相比,有什么新内涵

南方都市报记者:传统上大家了解银发经济,特指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此次《意见》与之前的养老经济、养老产业相比,有什么新内涵?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刘明:关于银发经济的内涵,我们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的意见,参考了主要国家经验做法,综合考量后将银发经济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来看,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从国家的规划引领看,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呼应并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物质服务、科技支撑、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其中对扩大健康产品服务、发展养老金融、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打造老年宜居环境等做出了部署安排。因此,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

其次,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并不是割裂开的,应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比如,推动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要着眼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将健康管理前移到中青年阶段,为步入老年阶段后获得健康幸福的晚年奠定良好基础。又如,从中青年阶段起就更好地规划财富储备,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不断夯实老年阶段的收入保障。

第三,从社会的代际传递看,银发经济发展离不开各年龄人群的共同参与。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的当下需求,将是年轻人的未来需要。社会共识的凝聚,更多人群的响应,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些调查,收集到一些诉求,老百姓非常盼望居家适老化改造“尽快推广”,还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能装尽装”,因为人老了上楼不方便,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尽量做到“不留死角”,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也要“进一步加强”。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亿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也会为中青年砥砺奋进减少家庭的后顾之忧。因此,培育相关产业,促进代际和谐,既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题中之义,也是必要一环。

民政部: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的实施?

央广网记者:我注意到,《意见》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高频服务需求,对加大助餐、照护等服务供给作出部署。请问,民政部作为养老工作服务的主管部门,接下来如何结合职责来贯彻落实好《意见》的实施?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 李永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供给,提升质量安全,取得明显成效。此次印发的《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下一步,民政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指导各地抓好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创新老年助餐的组织形式、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在可持续基础上不断扩面提质增效。完善养老照护服务,持续抓好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实施,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增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并适当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将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至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

二是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养老特色基地建设和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制定智慧养老院、智慧助老餐厅、家庭养老床位等行业标准,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推进适老化改造,持续落实“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激发社会适老化改造需求。发展养老金融,制定完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拓宽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渠道,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是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文件,以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为重点,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打击涉老诈骗行为,立足民政部门职责,扎实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的防范化解工作,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全面压降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风险。

国家为什么对银发经济如此重视?

第一财经记者:今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国办1号文都聚焦银发经济,请问为什么对银发经济如此重视?

张世昕: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的任务要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银发经济作出重要部署。《意见》围绕人民群众所盼所想,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首先,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群众有所呼,政策有所应。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

其次,发展银发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刚刚起步,供给体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质量效率也有待持续提升。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就是要以需求牵引供给,积极回应老年人核心关切,从关键小事着手,满足各类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时,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三,发展银发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老年人相关的经济活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发展新机遇。面向亿万老年人及家庭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成为兼顾当前与未来、促进民生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开展的重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请问,在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便利老年人生活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 何亚琼:数字技术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但是老年人对数字产品和服务接受程度低,使用又不便捷、字体小。针对这些痛点,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创新,不断完善数字化赋能手段,打破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真正让老年人有实实在在的使用数字技术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培育壮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我们将重点面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院、智慧社区等场景,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创建了199家示范企业,293个示范街道,80个示范基地,3个示范园区。举一个例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应用智慧居家关爱系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实时分析和及时预警,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上门服务,对独自在家的老人是莫大的福音。另外,我们已经发布了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适老产品和服务。比如,身体指标监测仪、慢性病远程服务平台等,这些都是老年人生活急需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

第二,解决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应用难题。印发实施《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对2577个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优化升级了“长辈模式”、语音搜索、老年专区等这样一些特色的功能。首批确定了44个网站和手机APP适老化改造的优秀案例,推动人工智能数字营业员、5G视频客服、智能听新闻等一批新功能、新服务上线应用。另外,指导电信企业不断完善服务方式,线下推出老年人专席、上门办理、定制大字账单等暖心服务,线上“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尊老专线累计服务超过3亿人次。另外,我们组织制定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适老化标准,推动超过1.4亿台国产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适老化改造。

第三,加大数字助老惠老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制作简单清晰、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智能技术教学视频、公益宣传短片,通过线上的“微课堂”“直播活动”等方式加强宣传。利用世界电信日、重阳节等重要节点,指导相关企业走进养老院、老年大学,走到老人家身边去,集中展示一些适老化改造成果,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智慧助老活动超过20万场,“面对面”“一对一”地为老人提供专属暖心服务,服务人次超过500万。种种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上墙上网上媒体、进家进院进社区”,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数字化成果的温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引导生产企业、电信企业、互联网服务商等,在产品和服务里融入更多对老年人的关爱,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商务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措施?

中国新闻社记者: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日常照料需求在持续增长,家政服务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在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银发经济发展方面的情况和措施?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 朱光耀: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您的提问。家政服务业是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指出“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大有可为。”商务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行业促进和规范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一是不断完善家政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税费优惠、培训补贴、创业扶持、金融支持等系列支持举措,按年度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要点》和《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完善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二是持续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家政服务这个行业是我们这么多行业中,比较少见的供不应求的行业。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大概3000万左右,实际需求超过5000万,这个缺口还是很大的。老年人照护是我们家政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这些年,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施策,连续7年接续推进家政扶贫和家政兴农,送政策下乡、送培训下乡、送岗位下乡,千方百计吸引人才,扩大和优化家政服务供给。自去年10月起,商务部组织各省市区开展家政服务招聘季活动,通过“直播招聘”这个互联网招聘新渠道,助力家政企业精准推介家政服务岗位,提高招聘效率,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能力。目前,四川、安徽、河南、天津、湖南等20多个省市区已经开展直播招聘活动,企业参与活跃,有意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也有了更多、更便捷的就业渠道。同时,商务部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家政服务员技能提升行动,为家政行业一线从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培训课程,涵盖养老照护、母婴护理、家庭服务等内容,助力全行业提升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体系。商务部牵头建立了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手机版叫“家政信用查”APP,可以查到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相关信息,支持家政企业为家政服务员建立信用记录,开展职业背景信息验证核查,为消费者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推动放心消费。截至目前,全国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已经归集了2万多家家政企业,1500多万条家政服务员的信用信息,累计访问量超过2亿次。

国家发改委: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模式

北京日报记者:银发经济既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请问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发展银发经济将探索怎样的中国模式?

刘明:我们一直十分注重做好老龄事业,着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养老产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就是要以事业需要引导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撑事业进步,实现同频共振、良性循环。因此,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提高民生福祉的坚实支撑,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要坚持统筹协同原则,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兼顾老年期需求和全生命周期准备,统筹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加强制度政策衔接配套,整体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处理民生和经济、事业和产业关系上,《意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将“解难题、强产业”作为两个关键着力点。一方面,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饭、购物、就医、养老、文化等身边的“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既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发展和老年人需求变化,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的潜力产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丰富和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也就是说,在发展方向上,推动事业和产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实现“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导上,注重事业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相辅相成;在监督管理上,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工信部:在丰富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方面采取的措施

海报新闻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层次、多样化,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丰富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何亚琼:近年来,正如记者讲的,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广大生产企业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下大力气提升老年用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努力让老年人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主要报告两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加大优质老年用品供给。一是先后发布了两批老年人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主要聚焦老年服装服饰、陪护机器人、智能监测仪、多功能护理床等631个优质产品。比如,我们针对老年人卧床起身不便的难题,开发了多功能护理床,能够实现一键转身、起身的功能,老年人自己在床上就可以独自操作,有效提升了生活质量。

二是先后编制了9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加大了对老年用品倾斜力度,也推广了一批非常契合老年人需求的创新产品。比如,智能坐便器、自动控温灶具等创新升级家居产品。

三是鼓励支持地方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特色食品产业,特别是加大了老年食品、特色食品的供给。大家都知道,岁数大了容易缺钙,老年人用的高钙奶粉、维生素矿物质片等营养膳食和保健食品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不同的场景需求,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医药保健养生适合我国老年人的体质,需求空间是非常大的,这一领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提品质、优服务。

一是拓展渠道。我们培育老年用品的展会、博览会,让更多老年人能够找到质优的老年用品,开展孝老爱老消费活动,每年优选推出上亿件覆盖不同场景、不同消费需求的老年人用品。比如我们跟民政部联合开展了四届“孝老爱老购物节”,指导电商平台抓住“重阳节”这一传统敬老节日,积极提供老年服装服饰、家居产品、老年食品等多种优质商品,普惠老年群体。据统计,2023年居家适老产品的销售同比都增长两倍,应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也看到很多年轻人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家里老人奉献了一份爱心。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健全老年用品标准体系。我们优先在家电、家具、制鞋等领域发布了《适用于老年人的家用电器 通用技术要求》《老年公寓家具通用技术要求》《老人鞋》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产品质量规范上对企业提出要求。三是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温度和爱心,引导企业针对老年人不同场景、高品质的需求,提供优质适用的服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银发经济的发展一定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居家社区养老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老年人最主流的养老方式,请问在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上做了哪些工作?后续将如何落实《意见》规定,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

李永新: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顺应老年人愿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家层面出台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相关规划用地、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投资融资、机构培育、人才队伍等支持政策,发布了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是优化服务资源布局。推动各地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层面发展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扶持培育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3年3季度,全国共有35.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08.5万张社区养老床位,已有392个县(市、区)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创新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比如,为解决居家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在全国部署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为满足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探索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开展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提高服务可及性,鼓励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身边周边床边。

下一步,民政部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更好增进老年人福祉。一是持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重点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家庭养老床位等细化要求。二是持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模式。三是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如期完成“十四五”期间建成500个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目标。谢谢。

商务部:促进银发群体放心便利消费的相关措施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一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银发群体放心便利消费的相关措施,请问商务部在推进落实方面有哪些考虑?

朱光耀: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发展银发经济能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老年群体。商务部高度重视发展银发经济,在2023消费提振年中,会同各地围绕“时光不老、银发最美”这一主题推出了多项便利银发群体消费的举措,同时积极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深入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提升家居适老化水平,引导外资投向老龄产业,不断优化银发经济的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职能,积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更好满足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重点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银发消费发展环境。积极发展健康消费,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银发群体健康消费需求。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试点地区社区开展商业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食堂,扩大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提高便民服务“温度”。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平台作用,在进博会设置“健康养老专区”,动员更多世界五百强、隐形冠军企业参展,展示推介银发经济前沿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对外开放载体,加强银发经济跨区域、国际性合作。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持续推动在养老服务领域达成更高水平双向开放承诺。

三是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强化发展支撑。实施家政兴农行动,从供给端入手,鼓励引导家政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居家老年人的照护服务,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和“家政服务员技能提升行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提升家政服务质量,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国家发改委:银发经济的挑战和新机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银发潮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挑战的同时,还蕴含着哪些新机遇?对此,文件作出了哪些部署?

刘明: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这样一些产业短板弱项,《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因时间关系,我在这里选择两个产业进行介绍。

比如,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主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等方面需求,提供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智慧健康养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最近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康养产品的加速融合,将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巨大改进。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

又比如,拓展旅游服务业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化步伐加快,旅游不再是年轻人专属,“银发一族”也有“诗和远方”,体现在旅游服务需求中老年人占比大幅增加,旅游服务供给中特色适老服务大幅提升,旅游市场规模中银发旅游占比大幅提高。为了更好的挖掘这一潜力市场,《意见》围绕多样化需求,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拓展推广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针对老年人出游安全保障短板,发展老年旅游保险业务;聚焦资源优化整合,提出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

2024山东老博会|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新春联谊会举行

1月17日,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2024迎新春联谊会隆重举行。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鲁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龙艳、青岛市卫健委副主任董新春、市北区民政局局长石柱、市养老服务协会会长杨乃发,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青岛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老年生活报等相关负责人,市养老服务协会会员单位负责人、养老服务行业突出贡献个人和先进个人、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宣布了《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关于聘任分支机构负责人的决定》《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关于聘任第三届养老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决定》和《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关于设立养老服务行业青年人才榜的决定》,并向受聘负责人、专家颁发聘书;通报表扬了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突出贡献会员单位、先进会员单位、养老服务行业突出贡献个人和先进个人;新入会的副会长单位和理事单位在现场接受了颁牌。

会上,会长杨乃发代表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做了2022至2023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协会过去两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绩,展望了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杨乃发指出,过去的两年,是极不平凡的两年。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艰苦努力与团结协作下,协会与会员一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共渡难关,顺利实现了疫情封控平稳转段,不断拓展了协会的服务功能,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杨乃发表示,2024年,协会将以推动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大局、迎难而上、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加快发展”,继续打造“颐养青岛”品牌,为全市老年人营造温馨、舒适、幸福的养老环境,为推动全市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大会上还重点介绍了第七届、第八届“山东老博会”取得的成绩。并在2024年工作中,对于着力强化“山东老博会”品牌提出了具体路径。

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鲁晨对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鲁晨在讲话中指出,过去两年,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硕果累累、成效卓著,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养老服务从业者不懈努力的结果,特别是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在杨乃发会长的带领下,以服务行业发展为目标,引导社会资源、团结会员单位、拓展业务领域、树立品牌形象,为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鲁晨表示,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壮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全市民政系统将用心用情用力为机构发展保驾护航,希望广大养老服务机构勇当行业“领跑者”,积极在产业发展上出谋划策、在投资兴业上大显身手、在招商引资上牵线搭桥、在宣传推介上现身说法,为青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共同为开创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再立新功。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上,青岛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大健康事业部成员参与大会前期物资准备、现场会议服务,成功保障大会圆满举行,副总经理仝美元更登台推介博览会,进一步扩大了“海名会展”及“山东老博会 ”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2024年,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6月27日-6月29日继续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5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3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展示范围包含康复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老年慢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监测与可穿戴医疗、智慧康养大数据、旅居养老、5G+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农村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时尚老年生活等内容。目前展会展商、观众预报名已启动,请拨打组委会电话参与报名。

山东养老展|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举行 2024年将推出这些暖民心举措

1月14日,202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动态调整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指导地方落实清单制度,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聚焦中低收入群体,实施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孤寡老年人探访关爱、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民政部将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紧紧抓住各地区各领域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

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2024年,我国将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强化部门协同、政策衔接、资源统筹,形成社会救助工作合力。制定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措施,推动社会救助由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向服务救助拓展,及时回应救助对象的多元需求。要强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

着力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

2024年,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原则,聚焦困境儿童,特别是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加大关爱保障力度,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针对孤儿,要以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坚决落实“一人一档”硬要求,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针对流动和留守儿童,要切实履行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牵头职责,加快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有关专项行动,落实好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关爱帮扶等重点任务,强化对流动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

针对其他困境儿童,要完善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要加强儿童福利队伍建设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专业能力,用大爱之心把儿童福利工作干好。

推动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2024年,我国将完善老龄工作顶层设计,着力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健全老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强化老龄事业发展统计监测,提升人口老龄化社会治理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民政部要求,2024年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抓住“十四五”重要窗口机遇期,从供需两端入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各方作用,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得的养老服务。

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动态调整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指导地方落实清单制度,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聚焦中低收入群体,实施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孤寡老年人探访关爱、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织密织牢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点带面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确保服务可持续。要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护理员能力素质。

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2024年,民政部门将以“强规范、严监管、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项行动,实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从严从实把好社会组织登记关,切实落实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党建工作机构审查审核职责,加强社会组织发起人、负责人资格审查,常态化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探索完善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局面。

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健全社会组织联合执法、资金监管等工作机制,从严从快加强执法监督,推进整改和完善内部治理。坚持常态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的土壤。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民政部门将完善《慈善法》配套法规政策,制定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健全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的制度措施。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监管措施,落实落细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阳光慈善”工程,全面加强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规范保值增值投资、募捐成本、管理费用、慈善项目支出等善款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防范各种牟利行为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侵蚀。

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

2024年,民政部门将完善殡葬服务管理。推动出台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管理工作政策文件,推进修订殡葬管理条例,配套制定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殡仪馆、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等殡葬设施建设,填补设施空白。制定支持海(江)葬、加强遗体和骨灰处置工作等政策,大力推行生态安葬。

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服务质量。加快修订婚姻登记条例,研究完善涉外婚姻登记政策,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区域内通办”,方便群众办理婚姻登记。规范婚姻登记颁证服务,健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做好两岸婚姻家庭工作,深化婚俗改革,倡导文明健康婚俗新风。

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争取财政增加投入,提高两项补贴标准。制定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加快补齐地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空白点”。深入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缓解负担。推动出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政策,解决特殊家庭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难题。要持续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完善救助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救助新模式,部署开展区域性中心试点,做好极端天气等条件下的救助服务工作。

提高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2024年,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地名命名更名、地名档案管理、地名文化保护等配套制度和标准规范,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和使用管理。优化完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加快国外地名信息资源建设。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

来源:央视新闻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山东养老展|山东制定“1+3”政策包,保障养老服务发展 毕业生可享两万奖补

1月1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的省份,老龄化率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未来10年山东老年人数量会快速增加,做好山东养老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省委、省政府把养老工作作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高站位统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作为一项重要民生事业,全省上下同向发力,有力推动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民政部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山东养老工作位居全国第一。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围绕《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为主的“1+3”系列政策文件逐一进行解读。

一、《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三年行动计划》经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于2023年12月30日印发。

强化三个指标约束。聚焦“设施扩量”“服务提质”“体系增能”,提出了未来三年全省养老工作的发展目标,量化护理型床位占比、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等重点指标。

谋划实施七大行动。聚焦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联动、医养康养融合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实施养老机构固本强基、居家社区扩围增效、医养康养提质赋能、农村养老提档达标、养老人才提升培育、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产业提速发展等“七大行动”,全方位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提档升级。

提供四项政策支持。聚焦组织领导、资金支持、养老金融、土地规划4个方面,将养老服务纳入民办实事项目,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县级以上政府全部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符合条件的养老项目优先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鼓励利用闲置资源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简化审批手续,5年内按土地原用途适用过渡期政策。

二、《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

在调研中发现,助餐服务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聚焦老年人“一餐热饭”,省民政厅联合10部门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暖胃又暖心”的助餐服务。

从建设运营上,通过依托配建一批、辐射带动一批、新建改建一批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根据老年人群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和年龄状况,分类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实行差异化优惠,多元化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

从资源配置上,通过党组织领办、企业连锁运营、慈善志愿参与等方式,统筹多方资源,打造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推动老年助餐可持续运营。

从综合监督上,坚持质量为本,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从政策集成上,从设施场地、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统筹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对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给予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享受水电气暖居民生活类价格和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三、《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人才队伍是关键。省民政厅等10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有:

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支持院校设立养老专业,符合条件的给予80万—100万元奖补。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本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拓宽人才队伍来源,对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院校毕业生,给予1万—2万元入职奖补。优化职称评审方式,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单独分组评审。

强化人才队伍激励,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齐鲁和谐使者”选拔,入选者纳入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选拔范围,推荐参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

实施稳岗就业支持,落实创业岗位开发补贴、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符合条件的养老企业可申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最高3000万元。

四、《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

质量是养老服务的生命线。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综合监管一件事”部署要求,省民政厅等20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对象、部门职责、监管事项和监管方式,这也是山东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

实现监管部门和对象全覆盖。着眼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登记、运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明确了20 个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建立与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的登记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监管事项和场景全流程。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机制,明确了 25 个具体监管事项。强化监管手段和方式协同化。突出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标准化监管等手段的应用,整合共享多部门执法检查信息,实现违法线索互联、处理互认。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多方力量,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抓好文件落实落细,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养老在冀,老有颐养!2024河北养老展助力建设京畿福地

安享晚年是每个人的心愿。一组来自河北省民政厅2023年养老方面的数据,或许会让你感到欣喜——

河北省市县三级全部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4万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省累计建成4885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成7000余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任务;等级养老机构1428家,占养老机构总数比例达75.6%;87个涉农县(市、区)建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举办10次养老项目推介会,28家京津冀养老服务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订15个合作协议,安排1.5亿元支持环京养老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吸引更多京津老人来河北养老……

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分不开的。2023年3月,河北印发了《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并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这一年,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合力推进该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2024年开年大展——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将于2024年3月2日至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正定新馆)举行,超20000平米展示面积、300家企业、20000余专业观众齐聚,将为河北省养老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加速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展会倒计时50天,还有少许展位,正在火热招商中,参展热线:0532-85861016。

“河北省民政厅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度。截至目前,乐享河北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河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指标。

“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使,原来上台阶‘晃’过好几次,挺危险。现在好了,台阶旁安装了栏杆扶手,床边安装了护栏,厕所里还铺了防滑地垫……生活放心多了!”河北省馆陶县馆陶镇中马固村吴改香说。

河北省馆陶县馆陶镇中马固村村民吴改香家改装后的栏杆扶手。安美燕摄

“2023年,我们制定了对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计划,目前已完成4.03万户。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打造了安全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河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河北连续5年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全省民生工程。今年75岁的祁英州是保定乐凯集团退休人员,在竞秀区的筑养乐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已经三年。“想着养老不离家,就选择了日间照料服务站,没想到生活得这么好!”他说,这里除了提供生活照料外,还有助餐供餐、文化娱乐等服务,“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据统计,目前河北已建成近5000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2023年,为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河北提出,以环京地区为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旅居项目、文旅康养特色小镇项目、医养项目和培训疗养机构转型项目,构建“一区、一圈、三带”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徐云裳的惬意生活。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供图

“我和老伴儿在这已经住了十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强大的医疗保障。”住在廊坊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徐云裳老人今年已经89岁,她说养护中心紧邻燕达医院,就医很方便,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长期在这里坐诊。

坐落在潮白河畔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是首批京津冀养老试点单位,现有养老床位1.5万张,目前来此养老的人95%来自北京。

“燕达医院已经和北京各大三甲医院达成深入合作,老人在燕达医院就能享受北京三甲医院专家的服务。”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企划部经理毕立伟说,燕达医院还是医保定点医院,北京医保可以实时结算,“这才是老人们最在意的!”

不用担心就医问题,燕达的老人平时练练字、打打球,学摄影、看演出……难怪徐云裳老人说,“来了,享福!”

承德县唐家湾景区室外温泉体验区。承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旅居养老逐渐升温。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承德已成为京津老人康养旅居的热门之选。

“端一杯热茶,泡在露天温泉泳池中,观赏丹霞奇峰太惬意了!”在承德县唐家湾的王府温泉,来自北京的康玲女士一家正享受着冰雪与温泉的冬日魅力。

“今年夏天,第一次来就爱上了这里。”康玲说,她在景区里买了一套小公寓,夏天游泳休闲,冬天泡汤理疗,随时都能来小住,“手握幸福,我们把生活过成了诗。”

“我们已与京津民政部门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8个,就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优质养老机构外延、京津籍老人外迁等工作达成一致。”承德市民政局局长牛立杰说,目前全市共谋划实施了医养康养和旅游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429.27亿元,全力打响“河北哪里好·承德来养老”品牌。

从农村到城市,从居家到机构,养老在冀,河北带给老年人的幸福远未停止。

2024年,河北更多养老服务供给在路上——

河北省民政厅计划完成4万户任务,持续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河北省发改委有序推进环京协同养老项目取得新进展;河北省卫健委全面推动环京津医养结合发展,不断增加地区吸引力;廊坊、保定、张家口等地针对中高端养老需求,正在加快打造河北养老服务品牌……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养老展|2023年度中国老龄社会十件大事出炉!

2023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与老龄社会相关的各种事件和政策调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了深入理解中国在这一年内针对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各类不适应问题所做出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策略,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于年底组织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专家学者,从数十项候选事件中进行筛选推荐。

经过包括多学科专家、行业领袖、老龄社会热心人士及核心小组的综合评议,最终确定“2023年度中国老龄社会十件大事”榜单。

一、联合国报告呼吁推动终身学习、灵活退休、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可持续性,相关长期政策宜重新考虑
1月21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指出,全球65岁以上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增加一倍以上,达16亿。报告强调,为实现可持续未来,必须优先考虑老年人的权利和福祉。2021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为7.61亿,到2050年将增至16亿,其中80岁以上人口增速更快。全球预期寿命增加,2021年出生的婴儿预计平均活到71岁,比1950年出生的婴儿多活近25年,女性寿命较男性更长。北非、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未来30年将迎来最快老年人数量增长,欧洲和北美目前老年人口最高。尽管全球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改善,但存在不平等问题。老龄化世界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平等从健康和教育改善中受益。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攀升,公共开支不足以满足长期护理需求。不同因素如收入、教育、性别、种族、居住地等影响预期寿命。报告呼吁各国重新考虑长期政策和实践,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灵活退休年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可持续性。报告强调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二、国务院颁布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全国老龄办回归民政部
3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宣布对老龄工作领域的机构职责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更好地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根据调整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被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设在民政部,强化其在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方面的职责。中国老龄协会则由民政部代管。这意味着,全国老龄办在2018年被划至国家卫健委后,再度回归民政部。这一调整旨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地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民政部将成为老龄工作领域的牵头部门,负责协调各方面资源,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老龄工作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为我国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我国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基本养老服务普惠性和系统性得到强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5月21日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了推动基本养老服务的建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核心任务。文件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文件还提出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原则,强调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同时,逐步拓展服务对象和内容,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可及地获得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原则包括基础性、普惠性、共担性、系统性,以及强化各相关领域体制改革配套衔接。
  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此外,文件还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和监管,以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文件制定的总体目标来看,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便利、更贴心的基本养老服务。

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区域合作加强,推动养老资源对接互补
2023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区域合作加强。多地在养老政策协同、资源对接、优势互补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为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月,粤港澳共同发布110项“湾区标准”,其中《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多项标准涉及养老服务领域,为建立大湾区养老服务标准规范提供指引。“湾区标准”还推动实现内地与港澳之间医疗机构设立、医疗服务互认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让居民更便捷地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6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将加快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长期护理保险异地结算等方面开展一体化试点,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推行长三角区域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模式。
  9月,京津冀蒙四地携手举办2023年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对14个优质养老项目进行集中推介,京津冀三地的多家养老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门头沟区、延庆区与河北省承德市、保定市、秦皇岛市、石家庄市等地的合作。推介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为促进区域内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河北省等条件充足的地区延伸提供了指导。

五、我国首个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国家标准发布,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
9月7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3153-2023)发布实施,这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在基本规范内容中,“总体要求”明确,服务组织应登记注册或备案,具备与提供服务相适应的资质与能力,建立服务管理制度,配备相应服务人员,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明确服务人员应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掌握基本的安全保护知识与应急处置方法等。“服务内容”明确,上门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7类服务内容,并对每一类服务内容提出细化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明确,咨询接待、老年人能力评估、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准备到服务实施等一系列程序性要求。

六、多地老博会集中亮相,新理念新技术带来养老服务新趋势
2023年,上海、深圳、北京、西安、宁夏、山东青岛等多地相继举办养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老博会集结了智慧科技、新兴设备和创新理念,为养老服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5月底开幕的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外参展企业明显上升,一批更智能、更便捷、更具设计感的C端消费类银发产品尤为引人注目。6月底开幕的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汇集了德国蕾娜范、日本松下、泰康养老、光大养老、海尔、泽普医疗、欣悦健康等国内外康养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有效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康养产业合作交流权威平台。9月中下旬,几个城市老博会先后启幕。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展示智能养老产品,如腾讯AI的“隐形护理员”和优必选的智慧康养机器人。这些产品在解决独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看护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则呈现了一辆全国首创的“流动助浴车”等养老新趋势。该展会突显了智能护理设备、行走机器人和急救站等智慧养老产品的多样性,吸引了广泛关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聚焦“幸福乐龄,同聚老博”为主题,提供政策引导、品牌推广、商务合作等活动,促进老龄产业全产业链企业的交流。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则汇聚了近500家养老企业,展示了各类“黑科技”,包括外骨骼机器、虚拟实时监控仪、助浴车和电动轮椅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展会强调推动养老服务的智慧化,通过更新养老思想,鼓励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这一系列博览会全面展示了各地在智能科技、新型设备和创新理念方面的养老成果,为养老产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我国首个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指数发布,“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至中途
10月22日,由黄陵县人民政府、盘古智库共同主办的“始祖福地 照护天下——2023黄陵重阳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老龄社会峰会”在延安市黄陵县成功召开。峰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指数(2022)》——老龄社会研究报告(No.8)。其中,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构建了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评价指标体系,以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和国家规划为依据,选取“十四五”规划中的主要指标,通过官方和权威机构的数据,全面评估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设水平。这一指数涵盖人口健康、基础建设、经济财富、服务能力、社会参与等五个维度,通过层次分析法划分11个二级指标和34个统计指标。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平均水平达到51.7%,上海、北京等领先型城市表现出色,就绪度超过70%。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东部地区城市就绪水平相对较高。此外,成渝两城在国家级城市群中老龄社会就绪度最高。

八、教育部将重点支持县域中职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促养老人才培养质量双升
11月21日,教育部于官网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932号建议作出答复,宣布将推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涉老服务专业建设,启动中职“双优计划”,支持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特别关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教育部表示,近年来,根据养老领域人才需求,加强养老人才培训,推动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方面,已出台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鼓励企业参与,同时不断优化专业设置,适应养老服务领域的新需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在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教育部陆续发布了相关标准,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等,同时加强了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开发,涵盖了养老等领域。教育部还表示将在下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实施“双优计划”,着力培养养老、家政等专业的人才,为社会服务业提供充足人才和智力支持。

九、我国拟选50个城市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满足社区养老多元化需求
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提供基本和优质普惠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服务的需求。该工程遵循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重点提供紧缺服务,确保服务便捷、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并逐步完善其他服务。建设范围覆盖各类城市,首批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出。选择5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进行先行试点项目。计划于2027年前,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其他城市和社区扩展,以实现居民就近享受优质普惠公共服务的目标。这一计划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区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的温馨家园。

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旨在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新空间双目标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24年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多提到“养老服务”,今年首次提出“银发经济”,表明银发经济在国家发展战略安排中的重要程度进一步上升。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多元化养老需求,提升民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来源:山东养老网、综合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 提出11项重点任务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工作方案》,现对有关政策要点解读如下:

一、编制出台《工作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适老化改造。

今年9月颁布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互联网应用及终端、基础电信服务的无障碍作出明确要求,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为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产品服务功能升级改造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助力解决老年人在日常使用数字化产品、享受数字化服务时遇到的困难,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时也面临标准规范体系不够完善、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有待提升、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

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深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适老化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构建信息通畅、体验舒适、人民满意的无障碍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印发《工作方案》。

二、《工作方案》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工作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要求,紧紧围绕老年人实际需求,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着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字技术适老化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迈进。

一是坚持需求牵引,加快供给提质。《工作方案》立足老年人需求,在健全相关标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硬件产品供给,升级“语音助手”等互联网应用功能,加快提升线下电信服务助老助残水平,推动适老化产品服务更加均衡、可及、安全。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工作方案》着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共享,进一步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在适老化方面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促进线上智能应用与线下传统服务有机结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创新活跃、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统筹发展与监管,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行政指导、政策激励、技术创新、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手段,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落实落细各项任务,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协同、供给丰富、服务便捷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工作方案》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工作方案》围绕标准化建设、产品服务供给、用户体验、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明确到2025年底实现四大目标:标准规范体系等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老年用户体验显著升级,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有力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工作方案》按照“立足当下、适当前瞻、科学可行”的原则,部署11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通用设计理念,加快推进一批急需标准制定出台,开展互联网应用、智能家电等日常生活高频使用产品的适老化标准制修订。指导细化评测标准要求,培育一批市场评测机构,探索开展适老化及无障碍产品与服务认证,推动评测结果及时公开并采信应用。

二是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质量。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推出智慧健康养老类产品,推出100款以上具备适老化特征的智能产品,覆盖手机、电视等多个类别。深化老年人生活高频场景相关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改造,鼓励老年人常用的其他小众互联网应用参与改造。指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超过50项技术或专利实现共享开放,加快探索信息技术在适老化领域的创新应用。

三是优化老年用户体验。指导企业开展“数字适老中国行”“银龄数字课堂”等活动,持续推进网络覆盖、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普及范围更加广泛均衡。指导基础电信企业重点提升大字信息、人工办理等适老化服务质量,推动适老化App“一键下载”“人工直连”等服务更加便捷可及。加强技术检测与监督检查,提升对违法违规获取老年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的快速处置能力,保障老年人用网安全。

四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征集300个以上适老化优秀案例,鼓励支持5G、千兆光网在适老化领域的场景应用。指导企业持续推出老年人专属电信资费优惠,遴选10个以上适老化信息消费应用场景,打造10个以上特色老年消费活动品牌。加快培育一批适老化初创企业、示范企业,加快推进数字技术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应用,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五、下一步如何落实这些任务?

为确保相关任务举措落地见效,《工作方案》提出五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落地实施。加大跨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多方共建。鼓励地方政府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采取有效表彰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集中优势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推动适老化发展成果为老年人所感、所知、所用。

四是发挥智库作用,助力行业治理。设立数字技术适老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监测体系,做好技术咨询指导、信息无障碍标识管理等工作。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及多元化合作,推动国内外相关标准互认,积极为全球适老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

2024山东养老展| 2月1日施行!最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来了 涉及11类老龄服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以下简称为《目录(2024年本)》),将于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目录(2024年本)》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录(2024年本)》明确指出,其政策导向包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首次制订发布《目录(2005年本)》,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9年分别进行了修订或修正,《目录(2024年本)》为最新发布的版本。

养老服务历年均入选鼓励类目录。以下为详细内容:

2005年

其他服务业-社会化养老服务

2011年、2013年

其他服务业-老年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

2019年

养老与托育服务

1、长期照护服务机构(包括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农村养老设施等)

2、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

3、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业

4、助餐助行

5、老年教育

6、康养旅居

7、养老服务实训教育

8、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机构

9、居家适老化建设及改造工程

10、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11、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体育健身

12、智慧健康和养老

2024年

养老与托育服务

1.老龄服务:养老照护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设施建设, 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社会保障,养老公共管理,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其他养老服务

3.养老与托育服务人才培养: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

《目录(2024年本)》与《目录(2019年本)》相比,养老与托育服务的条目数量有所减少,主要是对同一类型的条目进行了归类整合,以更好突出《目录》体系化特点和实用性。鼓励方向更加聚焦、鼓励事项总体保持稳定。

2024中国河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河北老博会、养老展、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3月2日-4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4中国(青岛)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山东老博会、山东养老展、山东康养展、老龄产业展、智慧养老展、旅居养老展、养老康复医疗展、医养结合展、老年用品展、养老服务展、适老家具展、老年护理展、智能看护设备展、适老科技展)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博览会预计展示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超过300家展商将在展会中秀出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还会有超过20000人次的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目前展会企业预报名火热进行中,参展请联系组委会——“康养圈”。电话:0532-85861016.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