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

【最新政策】民政部:在城市地区建立“15分钟圈”养老服务圈

近日,国新办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门要在城市地区建立“15分钟圈”的养老服务圈,在农村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居家养老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和身边服务作为支撑。请问民政部门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对于居家养老身边服务方面。另外,今后还有哪些政策方面的考虑?

高晓兵介绍,“十三五”期间,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组织试点、完善政策、鼓励创新等手段,推动了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

首先,加大了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十三五”期间,制定一系列政策,作出一些硬性规定,比如人均养老面积、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化老旧小区的改造。同时,出台规划、用地、税收等政策来鼓励社会资本向养老方面投入。在资金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仅专项彩票公益金,近五年中央投入50亿支持居家社区养老试点。

其次,向着哪里有老年人集中居住,养老机构就设在哪里的方向去努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9.1万的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嵌入式的养老机构也因此应运而生,服务在老年人身边。另外,我们还做到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快发展的服务。比如说老年饭桌、送餐上门解决了老年人做饭的烦恼;比如家庭养老床位,解决了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困难;定期的巡访关爱制度,又能够使独居的老人有了安全感;对于家庭,适老化改造让家庭养老更加宜居。在一些地方还进行了“互助式”养老,也就是年龄相对比较轻、身体比较好的老年人服务高龄的和失能的老年人,这样实现了“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这些工作使得老年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高晓兵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民政部门还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努力。在养老服务设施上,我们要在城市地区建立“15分钟圈”的养老服务圈,在农村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在丰富服务方式上,除了要规范和继续推广相对比较成熟的家庭养老床位、农村互助幸福院、老年饭桌、居家养老的适老化改造,要使它逐步全覆盖。同时,还要创新方法,比如时间银行、智慧养老、养老顾问等等。在养老服务平台上,我们立足于建立区县街道、乡两级的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要发挥综合养老服务的功能,它更是养老需求和养老供给对接平台,类似于客服中心。

转自:中新经纬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全国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探索应对老龄化之路 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

让老年人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如何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行协商议政。90多位全国和地方政协委员参会,40多位委员、专家和基层代表发言,10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聚焦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老年人福祉,靶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着力点,彰显了政协委员们为国履职的智慧、为民尽责的情怀。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下大力气解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然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仍处于攻坚阶段,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

“在老龄化程度较深的老旧城区,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物业用来改造成社区养老设施。”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寸草春晖养老机构董事长王小龙看来,老年人有需求、养老设施进不去,成为制约社区养老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石激起千层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发展中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互联网+”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既能为老年人谋福利,又能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但目前‘互联网+’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服务供给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全国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建辽宁省委会主委武献华说。

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流程等标准研究不足,标准覆盖范围有限,严重制约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李世杰认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尽快建立指导标准,才能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

医养结合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但目前,推进医养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告诉记者,机构准入、人员上岗资质、服务内容、评估体系等方面缺少标准化,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医养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缺乏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新思考和顶层设计,制约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提出,缺机会、缺认可、缺激励,让老有所为成了“空话”。

献计献策 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会上,委员们普遍认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的双重压力,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持久的,必须及时应对、综合应对、科学应对。

如何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委员们认为,要下大力气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提质量。

在王小龙看来,各地应尽快建立联席办公制度,出台针对老旧物业改造的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政策,加大公建民营政策落地力度,让企业进社区,老人才能享受更为专业、便捷的服务。武献华也认为,大力推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可以让老人享受到生活照料、关怀访视、应急救援等服务。

制定和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改造规范、改造质量监管和后续管理维护等系统化选用标准,及家庭养老床位、居家上门服务等标准,有委员认为,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

“社区养老照护的前提是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评估,在此基础上,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对老人实施分级管理,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还认为,“应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居家老人提供更精准科学的照护指导和服务。”

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到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从研究出台国家层面长护险制度到优化资源推进医养结合,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到支持社区养老全面发展,从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到实施老有所为促进计划……委员们聚焦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及热点问题献计献策,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老年人美好生活期待正逐步实现

推进养老服务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专题协商会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与委员一起互动交流,为走好、走稳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凝聚智慧力量。

发挥社区居家对养老服务的基础支撑作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要推动解决场地难问题,新建居住区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公益性、普惠性、社会化等各类养老服务进社区,更好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民政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发布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标准,下一步,将加快制定行业急需标准,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同时,新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已经通过立项,这将为科学确定老年人照护等级,因人而异提供精准服务等提供基础支撑。

长期护理保险是解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难题的重大决策部署。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缴费是长护险最关键的问题,目前49个试点城市,平均每人筹资150元-180元,参保人员1.34亿人,累计有152万人享受待遇,资金基本可持续。经办管理都委托商保公司参与,涉及15家商业保险公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基本养老”到“品质养老”的转变,终将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9.16)

养老院床位空置率达50% 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大数据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
多年来我国为“9073”或“9064”的养老格局,即倡导90%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7%的老人在社区机构养老,3%或4%的老人在养老院等机构养老。但实际上受传统文化影响,老年人大多更倾向于在自家养老,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来养老。

“十三五”时期,居家社区养老在各地铺开摸索试点,长期待在家中的老人对机构照料、社区关照有一定的诉求,但是目前居家社区养老面临着老年人支付能力、扶持政策落地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等突出问题。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需求更为迫切。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亿,今后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数量不断增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019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京举办。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数据来源: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机构需求增加。2020年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3.8万个,比上年增加0.4万个,2021年上半年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达40749个

数据来源:民政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养老机构规模扩大,养老机构床位数也随之增加。2020年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床位数483.1万张,2021年上半年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床位数495.1万张。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发改委下达 70 亿中央预算内投资 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

中国网财经 9 月 1 日讯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中发〔2021〕30 号 ) ,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 2021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70 亿元,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本次专项投资聚焦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对全国范围内符合要求的 214 个公办养老、普惠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形成合,改善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解决养老托育民生热点问题。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项目调度和指导,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并尽早投入使用,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

据悉,国家发改委将逐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老一小”专项建设,日前,2021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已下达各地。“一老”方面,支持新增养老床位17万张,“一小”方面,支持新增示范性婴幼儿托位6万个。

积极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托育建设

目前我国有养老床位800万多张,其中一半以上由社会力量创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要继续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和托育服务。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特许经营专委会副主任 金永祥:资金可以直达项目,受到资助的这些项目会纳入国家发改委的监管体系,每个月都要报告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样就能够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这种安排,会增加社会力量对养老事业和托育事业的信心。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已累计投入120多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各类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823.8万张,比2015年底增长22.5%,其中50%以上由社会力量创办。
推动培训疗养机构转型 发展普惠养老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这次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推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项目,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人口发展处处长 王谈凌:以前主要就是通过新建的方式来扩充养老和托育设施。这一次,除了新建以外,还支持改建的,像培训疗养资源,它原来不是做养老的,支持这样的设施通过改造来进入这个行业,这样能够让更多的资源以比较低的成本进入到养老行业。
       本次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支持137个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养老项目,新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养老床位3万张,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国中老年网民规模近3亿,今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9万亿元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刷抖音刷到自己的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是谁在唱歌,温暖了寂寞……”凌晨1点,王女士在百无聊赖的夏夜里刷着抖音,谁知刷着刷着,竟看到直播那头居然是自己的母亲在声情并茂地唱歌,评论里有不少网友在热情回复着:“大姐唱的真棒!”“大姐的嗓音如同天籁~”,尽管只有几十人观看的直播间里好不热闹。

随后,一位热情网友在线打赏了一束鲜花礼物,唱到一半的王妈妈此时更是激动地喊道:“谢谢老铁送的鲜花!”拿着手机的王女士忍不住笑着感叹道:“这届老年人太会玩儿了!”

银发经济崛起,得大爷大妈者得天下?

拍短视频、点外卖、懂网购、满世界旅游……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一大批紧跟时代潮流的“银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且老年人口规模还在持续快速增长。8月27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比去年12月增长了2175万。网民群体方面,中老年群体网民规模增速最快,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规模近3亿

“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始尝试新的购物方式,在疫情宅家影响下,银发人群数字化进程更是不断加快。”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告诉记者。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当Z世代遇到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银发族用户的网购频率提升,网购习惯逐渐形成。他们在生活中享受自己的兴趣,绘画、摄影、游泳用品销售增长迅速。据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去年以来,“60后”用户的线上买菜订单量翻了4倍。仅在2020年春节期间,其40岁以上用户便增加了237%。老年人“触网”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消费动力。

“传统老年消费习惯需被打破,60后‘新’老年有‘新’需求。对中国而言,许多基于‘老年消费习惯’的预测,放在这辈人身上都要被打破,互联网和手机的渗透是最明显的影响之一。并且恰恰是社会财富结构决定了未来的消费主力或许就是这些‘银发族’们。”东吴证券分析师姚佩向记者表示,2019年中国户主年龄在55-64岁的家庭积累了最多财富。

早年间的足力健,在打破老年消费天花板的同时,更让大众看到了老年人的消费潜力。根据其最新信息,2015年成立的足力健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5000多家专卖店。

“进入人生后半场,我们发现现在的中老年人群最为热衷的共性爱好就是:运动锻炼、旅游、养生保健。通过调研发现,上了岁数的女性更热衷于网购。”足力健老人鞋用户中心负责人表示。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银发经济行业调研报告》,2016年至2020年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去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达25.6%。据其预测,今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9万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期,银发经济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天眼查相关负责人说道。

就像Z世代的崛起给了新品牌新机会,伴随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变化,“银发经济”的崛起也催生出了各种新兴业态。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这届银发族都在玩啥?

直播、做网红,“银发老铁”在短视频平台C位出道

继“她经济”、“单身经济”之后,“银发经济”正成为一种当下火热的消费新势力,而被市场寄予厚望的这届“银发族”们注定是不平凡的,他们正在通过一波又一波的消费升级,颠覆世人的传统印象。

去年,很多媒体开始关注老年网红这股新势力。于是乎,《写恩爱秀书法飙英语走猫步,社交平台涌现高龄网红》,《玩抖音的时尚老人》之类的新闻出现了。

这些老年网红中,有喜欢保养、爱生活的“姑妈有范儿”,她的口号是笑容是女人最好的护肤品。她的粉丝,多数是年轻人。这些粉丝看到这位网红奶奶,莫名有了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她们无惧年轻,缓解了她们害怕变老的焦虑感。还有之前火遍短视频平台的“银发闺蜜团”,这是一群穿着旗袍和公主服的时尚奶奶,她们穿上旗袍,走在异国街头,展现着东方优雅。以及汪奶奶、田姥姥、北海爷爷、三支花、耀杨他姥爷、奥利给大叔、本亮大叔......这些动辄坐拥千万级粉丝的大V们,均是活跃在短视频风口上的“银发族”,他们争当“斜杠老年”,在逐渐降低老年人上网门槛的同时,也为不少同龄人打开了生活娱乐场景的新世界。

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0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5月,银发人群成为移动活跃网民重要增量来源,且头部平台出现抢夺中老年用户的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3月抖音新安装用户中,46岁以上用户占比达14.6%,快手40岁以上中老年占比也提升至10.3%。

对此,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认为,退休后的老年人,普遍面临与工作相关主要社会角色消失、社会关系网缩小、社会参与度降低、生活丰富度和幸福感下降等问题。对于个体老年人来说,“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是“参与”。抖音等短视频产品降低了老年人保持社会连接的门槛,老年人通过抖音了解社会动态、和子女加强沟通、发挥余热特长,可以被视为当代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新形式。

而根据最新发布的《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4月,抖音60岁以上创作者累计创作超过6亿条视频,内容类型包括风采展示、亲子互动、创意特效、美食美景、动植物养护等,累计获赞超过400亿次。

“短视频的中老年市场已经打开。”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指出,数字化时代,中老年群体已逐步成为短视频重度用户,中老年人的互联网渗透率正在不断提升。

“有钱有闲”,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下,退休后的老年人有钱又有闲,俨然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最有资格“说走就走”的人群,他们逐渐登上旅游消费舞台,成为市场的新中坚力量。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老年人旅游消费或将超过7000亿元,增速可达23%。

“随着相关服务和技术的适老化改进及整体易用性的提升,移动旅行预订在老年用户中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65岁以下老年用户具备了自主完成线上预订的技能,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说。

根据携程近日发布《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上半年红色旅游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倍,红色旅游覆盖超2亿人次;约六成以上的红色旅游跟团游,参加群体年龄在50岁以上。无论是居住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这届老年人在旅游上的消费和支出逻辑都很一致,出去看看世界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对此,程超功表示,在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在线旅游用户群的年龄中枢明显上移,特别是2020年以来,旅行服务线上化趋势进一步提速,中老年用户的比例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具体而言,不同的产品线银发用户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旅游度假产品的中老年用户比例最高,特别是邮轮、跟团游等中老年用户的比例通常都在10%以上。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目前主流的旅游类APP基本是以20至50岁核心劳动力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即便是通过一定限度的适老化迭代,也很难完全匹配银发族的特殊需要。“银发族”绝大多数不具备熟练的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使用技能,相对更加偏好线下服务特别是面对面的服务。因此,在线旅游服务的适老化可能需要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进行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再开发,同时在服务方式上也需要做一些特殊安排,例如保留更多的人工服务、电话客服等。另外,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快速升级换代,相信未来会出现更贴近银发族使用习惯的技术形式。

“针对平台功能方面,当前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新兴的短视频旅游资讯功能很受老年用户欢迎,相比传统的图文资讯,老年人更加偏好视频资讯。而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我们认为微信小程序更加贴近老年人的日常上网场景,因此将重点围绕小程序增加一些适老化功能。另一方面,在服务和产品方面我们也将不断探索老年市场,服务功能方面未来会考虑引入更多智能辅助功能。”程超功表示。

而在产品定制方面,携程也针对一些老年人出游痛点推出了“爸妈放心游”系列产品。例如产品行程上控制连续的长途拉车时间,严格每次连续行车不超过2小时,行车期间尽量增加停靠次数以满足老人解手的需求。在安全层面,该产品目的地也全部选择“安全性高”的地点。

跨越数字鸿沟背后: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显然,新时代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要体现老有所乐。

尽管“银发族”触网占比和规模有明显上升趋势,不过,与普及率较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产品的使用度较低,在许多地方和场景中成为老年人的“麻烦”,老年人在“数字鸿沟”前无能为力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银发族最大的痛点聚焦在安全性和便捷性。银发族对互联网应用的安全性心存疑虑,对很多互联网应用操作也不熟悉,觉得操作复杂,不容易记住。”百度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自2020年以来,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及特殊群体的无障碍普及。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优先推动115家网站、43个APP进行适老化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在智能技术面前遇到的困难。于是我们发现百度的视频字幕能做到智能放大了;讯飞输入法从视觉体验、操作界面、设置选项等多方面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推出了“长辈模式”;嘀嗒出行让老年人打车服务的操作流程简化了;京东在支付环节简化了流程并同时支持货到付款和家人代付;阿里客户体验事业群推出关爱老年人专项行动“小棉袄计划”……

但正如一位年长的社区居委会主任所说:“互联网社会的确给社区生活带来很多变化,但是我们很难跟上时代发展速度。很多老人即使有智能手机也只会用在打电话上,对一些智能软件的使用可谓是一窍不通,更重要的是家里的晚辈也没有耐心教他们。”

负责老年人群体的京东客服小雪告诉记者,老年人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要是有你一半的耐心就好了。”

数字化时代,如何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数字扫盲帮助中国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刻不容缓,但扫盲的背后,更重要的关注老年人精神世界的需求。

“无论是为了获得快乐、了解世界而通过短视频进行的信息输入,还是为了自我展示、获得认可而创作短视频进行内容输出,都是在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类五大需求中的高层次需求,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抖音老年友好项目负责人张笛说。

趣头条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相比之前的“银发族”,这届“银发族”的用户特点很明显。“除了围绕家庭生活之外,他们更在意成就感,有的老人会想要当一个‘KOL’,有的老人会去当志愿者,发挥余热。总之,让银发族找到生活乐趣、感到成就感的应用才能成功。”该负责人说。

“当下,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非常少,老年人的孤独感越发强烈。企业不仅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对于那些青年人来说,更应争做跨越‘数字鸿沟’的‘摆渡人’,给予老年人多一份关怀和帮助,鼓励他们跟上时代,融入‘数字圈’。”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说。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从国家发展角度积极应对老龄化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同时,有10个省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和特点?对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方面有何影响?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此,记者采访了人口问题专家彭希哲。

数量大速度快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记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

彭希哲:老龄化是人口变化的必然过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老龄化形成的最主要两个原因是: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有人觉得,中国是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开始生育水平下降的,实际上不是。1970年代,国家实施“晚稀少”的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那时起生育水平就开始快速下降。1980年,国家全面鼓励大家只生一个,但整个80年代生育水平一直在波动。直到1992年前后,生育水平才进一步持续下降,并长期维持在低生育水平。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水平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也导致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记者: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哪些趋势和特点?

彭希哲:首先,老年人口数量特别大,中国现在有2.64亿老年人口。最近这几年,老年人口增长处在一个平台期,是因为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少出生了2000万人;1963年及以后,是一个出生高峰。2023年后,老年人口数量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23年到2040年前后,在这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急剧增长,并一直持续到2050年前后达到顶峰。之后由于存量减少,增量也减少,整个中国老龄人口的规模会逐渐减少。

其次,老龄化速度特别快。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进入老龄化阶段,14%是老龄社会,到21%就是深度老龄化。在法国、瑞典、英国等欧美国家,差不多10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个变化;但是,中国只用了35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要100年时间完成的老龄化进程。

最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较大。受到本地人口转变和人口迁移流动两大因素的影响,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表现为由东向西的梯次特征,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导致的生育率差异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密切相关。区域差异及其导致的人口流动与动态聚集将使不同地区的人口红利机会窗口的开启与关闭时间并不一致。

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面临巨大挑战

记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影响?

彭希哲: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都带来巨大压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健全的情况下发生的。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制度是1990年代中期才开始建立的,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从制度建立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70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制度经历了深化完善的过程。相对而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养老金的长期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实现老有所养的难点所在。

第二,养老服务需求大,服务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传统的养老服务由家庭来承担,随着家庭结构变小,女性社会经济参与度提升,老年人数量结构发生变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单靠家庭已经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亟待全面介入。尤其是在“长寿不健康”的背景下,老年人口失能失智风险较高,会形成规模庞大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口的长期照护问题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长期面临的难点和焦点问题。

第三,医疗保障制度受到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推动国民整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谱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医疗服务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整体医疗费用负担不断递增;伴随着医学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医疗费用也将可能大幅度增长,人口老龄化将给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稳健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全力推进健康老龄化战略、花大力气构建新的公共卫生模式,显得格外紧迫。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养老服务供给

记者: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时有哪些优势?

彭希哲:一方面,中国有着比较明显的制度优势,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中国政府具备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调动各方面资源,制定和落实中长期发展规划。比如,国有资产划转社保基金,政府布局养老事业、购买养老服务等,这是其他先期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中国具备选择和发展符合具体国情的老年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相对来说比较早,目前,我国实际的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超过60岁,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是男女同龄到65岁退休。因此,加快实施延长退休年龄改革,实行灵活退休制度,增加养老金的缴费供给,减少养老金支出,促进养老金长期平衡,这一制度改革空间也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大。

记者:在完善社保体系和提供养老服务方面,您有何建议?

彭希哲: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中长期规划,促进养老金三大支柱协调发展,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基础。另外,不同地区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国家要做好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

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作为家庭养老的有效补充,社会养老应当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化的长期照护体系,包括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和资金的筹措。此外,要加快建立应对老年人失能失智风险的制度建设;尽快形成长期护理保险综合性评估,推动建立正式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同时,中央一定程度上加大转移支付和统筹,实现地区间、城乡间老年群体享受到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相对应、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均等的养老服务。

构建“全生命周期”概念以整体动态视角思考战略布局

记者:总体来说,未来该如何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彭希哲: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战略,但经常被片面理解为,给老年人提供更好公共服务的战略,两者并不相同。应对人口老龄化,要从国家发展和宏观治理的角度分析。

第一,将“整体性治理”模式植入公共管理和政策体系。老龄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其干预绝不能仅仅是局部的、静态的政策调节或调整,需要转变思路、更新理念,从整体、动态的视角来思考战略布局和政策实施。

第二,构建“全生命周期”概念。老龄只是个体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满足老年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整个社会共同应对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层面。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是一种应急策略,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个人也应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为自己和家庭应对老年时期可能面临的经济和健康等风险早做准备。

第三,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老年人要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也要能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不应该被视为社会的负担,而应当作为人力资源的一种,不应产生对人口老龄化过度悲观的态度。同时,明确老年人口全面持久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制度和法律保证,尽可能地充分发掘利用老年人口中蕴藏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代际和谐与平等。终身学习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和社会参与环境的改进,都应当成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第四,完善有效的家庭政策,提高家庭发挥养老功能的能力。尽管政府和市场等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越来越大的养老责任,但任何社会养老政策都无法完全取代家庭的价值与功能。需要通过可行的家庭政策(包括经济激励和道德引导)给予家庭有效引导与必要支持,切实发挥家庭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传承、社会风险化解、抚育儿童赡养老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国家队出手布局,老龄化加剧前提下,万亿康养产业如何大爆发?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养老相关产业发展,也渐渐步入正轨。根据民政部的预测,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全国的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

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已经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了中度老龄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行业的相关增长也明显加速。

根据预测,未来10年,我国的康养地产规模将达到10万亿人民币左右。而康养产业是一个涵盖养老、医疗、科技、体育、文化等业态为一体的产业。近年来,在银发经济的浪潮下,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日益见涨。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老年人的人均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全体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布局康养产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除了房产、保险、旅游、科技等企业之外,中央的一号文件中,也特别为康养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充了土地资源。既然国家队已经出手,其他人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国家队出手布局康养产业

7月10日,中康养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这家公司的四大股东分别是养老资产、开发建设、养老保险、医疗健康等产业的代表性企业。

中康养健康产业公司,是由中国诚通、铁建地产、中国国药三家中央企业,以及大家保险四家联合发起并成立的,由于股东们的实力背景不菲,外界便称其为“康养国家队”。

央企接连布局康养产业

近几年,央企布局康养产业的速度明显加快,华润、国投、中国诚通等央企,均对康养产业进行了布局。

2016年12月,华润置地获得了首个康养地产项目,并和沈阳市铁西区合作了20个社区养老服务点。

2018年,国投在北京、广州城市核心区布局的养老机构开业运营,可提供养老床位近650张。

科技+养老大势所趋

康养产业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中,未来的养老市场是广阔而精确的。科技+养老不仅是大势所趋,同样也是未来康养的主攻方向。

科技和养老的结合在不断加深,健康检测监测、智能养老监护、慢性病智能综合管理等等,对于老年人看护的精细化与周密性正在不断的提升,在减轻看护者负担的同时,也降低的养老成本。

在一些高档的酒店以及餐厅中,大家经常能够看到机器人,它们可以当服务员,也可以当领路人,同样也能代替大堂经理回答顾客的提问,生活中,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机器人的存在了。

相比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度其实更高,无论是居家还是养老机构甚至是社区养老,老人的生活都需要照料和护理,尤其是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更需要细心的看护。

目前的养老院中,老人普遍由人工看护,但是人是有情绪的,一旦发生了冲突和摩擦,很容易给老人带来麻烦,毕竟生活中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也不少见。

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首先,行动不便的老人在下床、散步、如厕和穿衣当面,其实并不喜欢让护工帮助,大部分老人会觉得自己没有隐私可言,而机器人在看护老人的同时,也不会冒犯到老人的隐私和尊严。

中国式养老难点

养老挑战日益严峻,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是17.8%,但是在上个世纪,这个数据比例还不足9%。

简单来说,过去一个老年人有11个人赡养,但是现在,1个老人只有6个人赡养,社会的养老负担不断加重,无论是对子女还是对财政而言,都是不小的压力。

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想而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会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有限。

二是财政负担压力过大,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供款方,政府给老年人发基本养老金,同时对居民缴费给予补助,如果未来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我国的养老保险结余或将在2035年就会耗尽。

此外,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长寿给养老带来的压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面临着长者带病生存这一困境,现有的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可能根本撑不了太久。

面对这样的境况,除了国家出台政策引导产业发展之外,产业端也开始自我发力。可以看到,近年来不少保险企业、房地产企业以及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布局养老这个万亿级别的产品。

国家发改委:征集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 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提供经验

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请报送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国范围内征集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全国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提供示范经验。

《通知》明确,示范案例要紧密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部署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重点总结加强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技术有效推广应用,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也可适当体现保留并优化传统服务的内容。

同时,示范案例要突出本地区创新实践,文字要求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能从方法上启发思路,从模式上提供借鉴,从实践上引导创新,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标志性。示范案例要确保真实性,模式清晰,数据准确,杜绝一切虚假案例。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典型案例进行遴选,其中优秀案例将向全国通报,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两微一端”等平台发布,并采取适当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

通知原文及附件下载链接:【关于请报送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21〕62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drc.gov.cn)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1山东康养产业博览会精彩回顾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图片

【政策】山东省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2025年年底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

山东省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2025年年底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

近日,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了山东省未来五年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目标:2025年年底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产品日益丰富,行业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宜居、老年友好环境初步形成。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一方面加强对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到2022年年底,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并保持在60%以上;一方面是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制度和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2025年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街道、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60%以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同时,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年底前,全省建设改造护理型床位不低于4.5万张,全部达到二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标准。

在推进医养康深度融合方面,《规划》要求推动未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2025年年底前,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全文如下: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22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7月7-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7月最美青岛,与您相约~

【筑爱老人】2021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特设适老化环境改造样板间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跨步迈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养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97%的老年人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体系,已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最顺应老年人养老意愿的模式。因此,做好社区人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保障老年人幸福感的关键。
推进人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并将人文关怀融入设计理念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盘活小区既有公共房屋和设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还要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需要,进行多方设计,例如,增设无障碍通道、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以及提供地面防滑、加装扶手、消除地面高差等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

通过对住所、社区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人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提升环境的安全度、舒适度和便利性,与老旧小区升级、街区更新、无障碍改造、社区治理等无缝结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模式,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更好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以社区为支点,通过持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让每个终有一老的人都无“老顾之忧”。

2021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于7月2-4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山东省民政厅、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指导,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主办,山东省养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主办,青岛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

本届博览会展示板块包含:

医疗康复板块包括:康复医疗、老年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中医健康与理疗、健康检测与可穿戴医疗、康复辅助器具、营养膳食等产品和服务机构。

养老产业板块包括:“5G”+智慧养老、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生活用品、公益(义诊、法律咨询)等。

其中特设【筑爱老人】适老化环境改造样板间

展示范围主要包括:

1、 适老家具:适老沙发、适老桌椅、适老化床、适老化柜子、适老茶几、适老卫浴等;

2、 适老化智能家电:适老电视、适老电话机、适老电饭煲、适老冰箱、适老微波炉、适老空调、适老洗衣机等;

3、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扶手(包括楼道内、房间、卫生间)、无障碍升降梯、无障

碍平推门、爬楼机等,具体到卫浴、起居方面包括洗澡床、移位机等还有一些具体的无障碍设备的体验;

4、 适老地产设计:适老地产建筑、公共空间、楼梯和电梯、走廊、住宅室内空间、浴室、厨房、居室等量身设计及对养老地产、敬老院、日照中心这种大型机构的装修改造服务等;

5、 适老家居材料:防滑瓷砖、适老天花板、适老地板、适老照明、适老开关、适老厨电、健康木材等;

6、 适老家居定制:适老家居全屋定制,如适老橱柜、衣柜、酒柜、电视柜、书柜、斗柜、门窗、桌椅、床、梳妆台、茶几等。

上届回顾

 

02
预登记免费参观

全方位预登记渠道持续开通

预登记享好礼:

前500名预登记观众到会有精美礼品赠送哟~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7月2日

活动对象:专业康养产业(养老/康复/养生等)从业人员或可组织成团的行业从业人员

组团方案及福利:团长自行通过朋友圈及微信群等方式转发组织当地养老院院长及养老从业人员参与(组团成员需为康养行业从业人员)

邀请≥5名专业养老行业从业人员

团长可享  100元  现金红包奖励;

邀请≥10名专业养老行业从业人员
团长可享  200元   现金红包奖励;

邀请≥40名专业养老行业从业人员
提供确定名单后将由组委会统一发送 大巴车 进行往返接送安排(山东省内),团长可享 500元 现金红包奖励;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登记;

(组团参观请联系我们进行统一登记)

相约青岛,共襄盛会!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还在等什么,美丽的青岛和我们都在等你,7月2-4日,不见不散!

7月最美青岛,与您相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