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 青岛市市南区积极推进医养融合新发展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山东卫生新闻网讯  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结合区域实际,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导社会参与,不断完善医护、院护、家护、巡护服务模式,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形成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发展格局。

 

一是建立医护模式。充分利用区域医疗资源,建立适合居民需要的医护养老模式,实现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安养服务的有机结合。市南区人民医院于2011年在全市率先试点医疗专护病房,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病人提供24小时的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实行“医疗护理+养老”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开创了全国公立医院养老先例。目前共有开放床位107张,服务患者1249人次。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关于医疗专护的工作指南《医疗专护病房工作手册》,对医疗专护病房的日常护理、应急预案、流程等环节进行系统阐释,并将这套标准应用于临床操作,为失能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服务。

 

二是完善院护模式。积极引导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合,形成互补、互助、互动、互融的发展格局,有效扩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在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满足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对于没有条件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或医联体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提供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目前辖区内有23家专业的养老机构,全部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生活护理、照料和医疗服务,其中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院15家,签订合作协议养老院8家,新增养老机构按照具备医养结合服务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和审批许可。

 

三是健全家护模式。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以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为重点,积极开展以家庭病床治疗保健康复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了社区卫生资源使用效益,降低了社区医疗成本,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区卫生需求,缓解了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解决了部分居民“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大力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将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下沉到社区,建立以全科团队长负责,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为技术指导的团队服务模式,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居民家庭签约式服务,为区域内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患者及残疾人,提供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指导、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

 

四是创新巡护模式。于2014年在全市试点设立首家护理站,借鉴国际先进康复护理组团式护理理念,为每位签约入户护理老人配备复合型护理团队,团队由一名医生、一名康复治疗师(或针灸推拿师)、一名护士、一名生活护理员组成,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制定康复方案,提供便捷、高效、低偿的上门服务,避免卧床继发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已为1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

 

五是发展医养结合新模式。充分发挥辖区国家、省、市级疗养机构资源优势,在青岛疗养院成立了全市首个“康养示范基地”,利用疗养院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康复疗养服务资源,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成市南区医养结合“度假式”“候鸟式”养老服务基地,为入住老人提供个性化的休闲养老养生服务,吸引国内外高端人群来市南区度假养老。该基地一期设立养老床位400张,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

 

(责任编辑:鲁峰)

上一条      下一条

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加快补齐养老保险“三支柱”短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

加快补齐养老保险“三支柱”短板

“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既可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还能减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三支柱”中,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相对短板亟待补齐。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其中“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两大制度平台,截至2017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超过9亿人,积累基金4.6万多亿元。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经有近8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到了2300多万人,积累基金近1.3万亿元。“职业年金正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积累基金估计也有几千亿元了。”郑秉文说。

不过郑秉文也坦言,目前企业年金参与人数太少,扩大参与率仍是当前甚至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企业年金面对的一个最大挑战。

“总的来看,当前‘第一支柱’突飞猛进,‘第二支柱’积极跟进,‘第三支柱’仍是相对短板。”郑秉文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养老保障体系不同层次和多个支柱的组合本身就是“政府+市场”的混合体,其题中应有之意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比如,如果过度倚重“第一支柱”,轻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就是重政府、轻市场的表现,反之亦然。这都意味着“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之间发展失衡,意味着在社保体系建设中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在确保‘第一支柱’基础不动摇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创新做大做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适时调整养老保障‘三大支柱’的结构比重,显得至关重要。”郑秉文说。

此次两会,郑秉文共带来了四个提案,分别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建立“三老”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议》、《尽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报告制度的建议》、《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关于尽快修改社会保险法的建议》。其中关于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提案主要针对的就是“第三支柱”。

“10年来,商业养老保险始终处于呼之欲出、箭在弦上的状态。”郑秉文说,直到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孕育整整10年的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终于呱呱坠地,也意味着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有了重大突破。”

郑秉文认为,《若干意见》为商业养老保险制度设定了近期实现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运营安全稳健、产品形态多样、服务领域较广、专业能力较强、持续适度盈利、经营诚信规范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郑秉文解释称,上述“主要目标”具体可分解为“五个主要目标”: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

根据《若干意见》的规定,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即将开展试点。作为社保领域专家,郑秉文比照几年前实施的个人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的实施情况,对开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应采取税前工资“比例扣除制”,不宜采取税前工资“限额扣除制”。郑秉文认为,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的税优政策采取的是税前工资“限额扣除制”,规定按2400元的限额标准每年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但由于“限额扣除制”并非每年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予以动态指数化调整,所以,在当前社会平均工资每年增幅约10%的情况下,税优力度实际上呈逐年衰减趋势,这不利于大力发展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

“建议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每年公布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采取‘比例扣除制’,以保持税优激励性不受工资增长的负面影响,避免出现税优力度衰减的情况发生。”郑秉文说。

其次,郑秉文建议,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工资扣除比例应高一些。“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扣除限额是每年2400元,每月仅为200元,相当于制度建立之初的2016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左右。这样的税优力度很有限,难以充分调动个人购买健康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尤其对中高收入家庭来讲,吸引力不是很大。这是一个教训,建议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工资扣除比例至少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0%,这样可为不同收入水平群体提供更多的选择范围,既考虑到低收入群体,也照顾到高收入群体,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性需求。”

第三,针对试点范围,郑秉文认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范围不应小于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的试点范围。“当年启动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试点的范围为每个省(自治区)选择一个城市,一起步全国试点范围就是31个城市(含4个直辖市),效果很好,这31个城市立即成为拉动31个省(自治区)的动力源,这个新生事物的社会认知度很快得以提高。”他表示,这是一个经验,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范围不应少于健康保险的试点范围,如果每省选择一个城市,让试点城市以点带面,能够迅速带动全省,最大限度地缩短全社会对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期。

第四,郑秉文建议试点过渡期不超过一年半。“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2017年7月就推广到全国范围,其试点过渡期仅为一年半。实践证明,一年半的试点过渡期是符合实际的,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郑秉文说,早在10年前的2007年,有关部门、相关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就开始倡导和推动出台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其产品设计和后台支持已有10年的积累。因此,建议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过渡期不超过一年半,然后推向全国。

记者 班娟娟 实习记者 向家莹

上一条      下一条

【两会聚焦】养老领域无效供给成痛点 未来养老之路在何方?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要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老龄人口达到2.41亿,较上一年增长超过1000万,老龄化加速,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破除无效供给,才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思考:传统模式的养老服务能否满足老人刚需?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基本上都是面向生活自理的老人,而面对失能老人的养老医护康复服务却寥寥无几,这也就造成了面对生活自理老人的传统养老模式空床率高,但失能老人需要的养老医护康复服务却一床难求的现象,这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无效供给”。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泰康养老社区却在市场上独树一帜、门庭若市,甚至出现了排队入住的现象。自2015年燕园开业以来,泰康养老社区入住率和满意度实现双高,北京燕园一期自2015年6月投入运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独立业态99.7%的入住率,去年8月18日燕园二期刚刚开业,又提供216户养老单元,仍然一房难求;上海申园于2016年7月投入运营,目前独立生活入住率超96%;广州粤园社区开业一年来也入住了百余位老人;今年1月份刚落地的成都蜀园首月入住预计率将达到7成。截至目前,已开业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养老社区共计入住已逾1500人,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泰康养老社区已形成了高素质居民群体,其中不乏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央视前副台长陈汉元、著名表演艺术家祝希娟等社会知名人士。

一边是门可罗雀,一边是门庭若市,泰康究竟为什么能获得市场追棒?我国养老领域“无效供给”的现象又该如何应对?

解析一:“医养结合”破解中国式养老困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左右。“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这是我国养老的一大难点。在很多地方,医疗机构只提供医疗服务,养老院只提供日常照料,医与养成为“两张皮”。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自成系统,相互独立,不仅增加老年人就医成本,加剧就医风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浪费。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医养结合“,将医疗资源和养老保障相结合,可谓击中了养老的”痛点“。

针对这一社会性难题,泰康创新“医养结合”概念,通过“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实践模式,把医疗、康复功能引入养老社区。据了解,泰康养老社区涵盖活力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障碍照护区,同时配建专业康复医院,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慢病诊疗、急救保障、健康管理等服务。

“不是把医院和养老社区建在一起就叫医养结合,”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投CEO刘挺军解释道,“医养结合需要把医生从单纯的专科医生向全科,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全科医生进行转变。同时,要把医院的医疗模式从以看病治疗为主,变成以长期跟踪、主动维护为主的家庭医生模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泰康打造以长期健康管理为目标,以老年医学为中枢,整合急症转诊、长期护理、预防保健及康复治疗于一体的医养康护体系,并为社区内的老人设置了“急救——慢性管理——老年康复”的三重防线。

目前,泰康位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养老社区及社区内配建的专业康复医院已投入使用,并且均已获得医保资质,蜀园医院也即将开业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以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为例,仅2017年,燕园康复医院就实施了上百次危急抢救,其中大部分是在燕园康复医院直接解决,另一部分是经过医院及时处置再转往三甲医院,绝大部分都很成功。

解析二:发展医养结合,急需补齐专业化养老护理人才短板

许多人认为把老人送到了专业的养老机构照护就万事大吉,然而有些养老机构护工未经职业培训,在照顾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方面并不专业,造成老人病情的耽误甚至恶化,更有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护理人员虐待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着实令人感到不安与愤怒。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曾提出,医养结合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突出。并且,从业人员工资低、工作量大、流动性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横在养老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目前,泰康主要努力从三方面入手破解养老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一是整合企业医疗资源,将自建护理学院,定制化培养高级人才;二是与大中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创办教学基地,定向培养“泰康班”;三是积极拓展成人职业教育,为有转职需求的成人提供培训。养老人才的培养储备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先行先试者,泰康将为社会养老服务人才的标准化做出努力。

此外,在运营泰康养老社区时,泰康制定了26项生活照料服务标准,38项基本护理服务标准,14项医疗护理服务标准,5项生活照料服务操作考核,21项基本护理服务操作考核,用统一严格的服务标准要求社区的服务人员,为社区长辈提供生活照料或专业护理服务。

前景: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发展机遇

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质量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其进入门槛较高,许多投资、资金望而却步。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院长范利建议,要破解医养结合难题,国家应改变政府包办包管机制,加大对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采取民办公助的市场运作模式,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

泰康一直在关注这一领域,并及时洞察到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养老供给侧改革的刚性需求,从而创造性的把保险与医养整合,整合医疗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投CEO刘挺军提到,“泰康创新的医养融合社区,是用市场化的手段在供给侧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社会多层次养老需求的新产品,使综合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大幅度提升,也可以让老人在家庭化、人性化的环境中获得照顾。”

泰康积极投资建设医养实体,有效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2018年初在泰康医养社区布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三亚、苏州、杭州八大核心城市的基础上,再拿南昌、厦门、沈阳、长沙四城,形成全国十二城联动布局,共计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可容纳15000户养老单元,全面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各区域。其中,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广州粤园、成都蜀园养老社区已开园运营,其他养老社区项目正在稳步有序建设之中。

同时,泰康积极落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目前,泰康搭建起“三级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康复医院+CCRC持续关爱社区”三层次医养服务体系。医养融合是泰康养老社区的特色,泰康以长期健康管理为目标,以老年医学为中枢,打造了整合急症转诊、长期护理、预防保健及康复治疗为一体的医养康护体系。

 “养老”这一关键词连续多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已是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健康成为了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需要考虑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无效供给,关系到上亿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泰康作为中国养老领域的领军企业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积极投资建设医养实体,有效增加社会养老资源供给,是一种探索,更是一场革命。相信泰康会带领更多的专业技术及人才等等新兴力量加入这场革命,将中国特色养老事业不断推进,中国未来养老之路势在光明。

上一条      下一条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强调,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李克强在会上作出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国计民生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关于健康中国战略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1、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2、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3、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4、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关于人口老龄化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1、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

2、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3、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关键之年,老龄化事业如何开局?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发展智慧养老

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

2、发展养老制造业

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3、推进医养结合

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4、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5、加强老年人贫困人口救助

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齐聚“两会”的代表们的提案和观点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王小川:5-10年内建设数字家庭医生

首次参加两会的搜狗CEO王小川认为,医疗改革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新医改九年来,国家投入巨大,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

他认为,医疗改革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触达用户的优势,将优质资源与患者连接,提供“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提升医疗效率和准确率。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新型医联体。王小川希望,在5-10年间,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数字的家庭医生。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袁亚非: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作为长期关注养老产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加强长期护理险的,袁亚非提出: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缓解我国长期照护压力;要多措并举推动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人社部虽然于2016年7月8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上海、山东青岛、江苏南通等15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但从成效来看,与预期仍有一定差距。这除了与试点范围不广、补贴力度不大等原因有关以外,根本原因是我国还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因此,袁亚非建议:一要尽快将长护险纳入社会保险法,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二要借助商业保险,建立长护险灵活的筹资方式;三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护理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四要加大政策倾斜,鼓励长护险与居家养老结合。

袁亚非认为,在助力老有所养方面,除了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以外,老年人同样渴望拥有高品质的、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这刺激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服务商涌入到老龄产业中。但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利润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与单一的养老业态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因为滞后的养老金融与实体养老产业不匹配。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企业采访:马化腾推动“智慧医院”

“我们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推动“智慧医院”的解决方案,从挂号到看病、取药、付费,诊后或者术后的回访、跟进一整套流程,基本上我们很早就推出了一个公众号服务,现在还可以用小程序实现,这个门槛非常低,所有人都可以用,看到二维码或者葵花码你扫就立刻可以使用这个服务,非常的简单便捷。再加上微信支付的普及,基本上老百姓他们都可以低门槛使用。再跟医院的体系内部一连接起来,这效果就非常的好。我们做底层,包括后台和云,很多AI的技术、人脸识别等,这些可以赋能给医院。但实际上很多的流程,我们都采取合作、而不是抢人家饭碗的方式去实现,包括很多周边的合作伙伴、比如在医院医疗体系原来就有很多传统的IT公司,他们本来就一直在维护他们整个医院的管理系统(HEIS系统),我们跟人家合作,帮它一起做好。”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翟美卿:建言推行全龄化养老模式

近年来,养老成为一大民生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在《关于促进全龄化养老模式发展的提案》中,翟美卿建议推行全龄化养老模式。

翟美卿所说的全龄化养老模式,是指在已建和在建的社区内,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老年人养生养老设施及住宅。在这样的模式下,能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宜老配套设施、周到的宜老服务,使老人不脱离家庭和社会,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全龄化’和‘社区照顾’理念的全龄化养老模式对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有其现实意义,值得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广泛参与。”

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发展全龄化养老的区域进行前瞻性规划,对全龄化养老社区开发或运营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指导,鼓励企业通过自持和部分自持的方式以低于市场价获得土地,对地块建设全龄化养老社区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提出具体要求。同时,翟美卿还建议探索“以房养老”实现与传统居家养老的对接,老人可通过自有房屋出租或未来出售的收益,支付全龄化社区的居住成本。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2018中国(青岛)国际

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

展商报名入口»»»

电话:0532-85018653

传真:0532-85012624

电子邮箱:1260746337@qq.com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老展公众号报名: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观众预登记入口»»»

扫描二维码,打开2018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邀请函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预登记即有精美好礼免费赠送,大会现场更可参与抽奖!)

「诚邀莅临,敬请关注」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更健康、更幸福,从两会报告看健康事业新形势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上一条      下一条

全国人大代表孙伟谈医养结合——看病养老在一处,“医养+”潜力无限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全国人大代表孙伟谈医养结合——看病养老在一处,“医养+”潜力无限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孙伟)

  最近,“医养结合”在山东的热度猛增。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科名誉主任孙伟一直关心医养结合发展,连续多年提出建议。3月3日,孙伟接受济南报业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采访时说,医养结合涉及每一个家庭,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新旧动能转换可以依靠的新兴产业。

政策力推,5年内产业繁荣发展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7年底,山东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400万人,占总人口数13.99%,数量和比例上同比分别增加89万人和0.81个百分点。我国老年人在60岁以后的生活中,60%-80%的时间是带病生存。“看病的地方养不了老,养老的地方看不了病”,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既耽误治疗又增加负担。孙伟说,医养结合,发力精准,真正为一家老小解困。
  今年2月22日,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五个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2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到2018年年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制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到2022年年底,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届时,在医养结合的带动下,医养健康将成为万亿级的支柱产业。
  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威海等6个市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济南市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县、商河县等80个县(市、区)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

跨界整合,“医养+”潜力无限
  近来公布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正在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有2031家,其中内设医院的200家,内设诊所、卫生室的1000家,纳入医保定点110家。2017年初《济南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公布数据,全市养老机构有167家(其中敬老院78家,老年公寓89家),社会养老床位数3.63万余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0.25张。
  “目前现代化的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当然,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力。医养结合的山东方案非常好。”孙伟说,这个盘子有多大?想想老年人口的数量和增速就能知道。
  医养结合的跨界整合需求和能力十分强大,“老年人+”大有可为。根据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的方案,医养结合将以跨界融合为纽带,实现相关产业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部分包括旅游、体育、食品、企业等。重点支持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省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基地、济南药谷产业园、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潍坊生物医药研发孵化产业区等基地和园区发展。医养结合,还要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智慧化医养结合。
  孙伟说,目前医养结合正在驶向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打破制约瓶颈,医养结合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顺利实施。
(济南报业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 李永 王端鹏 王彬赵云龙 陈长礼)

上一条      下一条

养老院不再是无奈的选择,青岛养老服务业有了这些变化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养老院不再是无奈的选择,青岛养老服务业有了这些变化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成为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之一。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曾几何时,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似乎是一种不孝。而今,这种观念已经发生明显转变,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元,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高品质,更追求精神生活的高品位,渴望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就我市情况来看,到2017年底,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7万,占总人口22.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目前,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已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进入了要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阶段——

  观念之变:从“被动入住”到“主动入住”

  家住市北区的陈秀丽老人今年85岁,平时与大女儿一起生活,其他几个儿女也会不时探望。老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四世同堂。最近老人突然跟家里人提出想去养老院,原因是“想找一些老人一起说说话”。

  陈秀丽的想法正是反映了现代老年人在养老观念上的一种转变。入住到养老机构不再是一种被迫和无奈的选择,而是为了自己更理想老年生活的一种主动态度。

  对于这种转变,青岛市老年公寓综合科科长韩冰用“太明显了”四个字来形容,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已经16年的他可以说是经历了这种转变的全过程。“刚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入住老年公寓的人几乎都是有着难言之隐,更多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韩冰表示,那个时候在人们的养老认知中,是没有机构养老的概念的,而现在老年公寓内入住的170多位老人,基本都是主动来的,“有的是不愿意麻烦子女,有的是想找些同龄的伴儿,还有的可能觉得自己在家买菜做饭嫌麻烦就来了。”韩冰说,在市老年公寓中有不少老人都是把自己家的房子租出去,然后专门住到这里。

  养老观念的转变并非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与过去养儿防老的观念相比,目前处于五六十岁年龄段的人群,除了几乎已经默认自己今后的养老会主要依靠养老机构之外,对于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大多也“看得开”。“老人到养老院去并不是我们不管了,肯定还会和以前一样定期去看望,每天24小时有专人照顾,老人的生活也更有保障。”陈秀丽女儿的观点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她表示,在得知老人的意愿后,他们兄弟姐妹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和过多的阻拦,而是着手准备替老人筛选条件合适的养老机构。

  需求之变: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多元化

  发生转变的不仅是主观上的认知,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客观上推动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元化,买买菜做做饭、出门遛个弯、在家看个电视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老年人的需要。

  精神上的需求开始成为更多老年人关注的重点。作为岛城单身中老年人群体中知名的“公益红娘”,青岛喜康助老服务中心主任薛伟对此深有感触,“每周一次的中老年人相亲会必定爆满,报名的老人都排不上队,这种情感上的追求本身就是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直接体现。”同时还运营着一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薛伟表示,常年与老年人待在一起,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对于养老需求的变化。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除了日常的打牌、麻将等娱乐方式,薛伟还引入了“社区老年大学”,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舞蹈、唱歌、书法、画画……

  薛伟说,很多社区老年人都建议她办一家养老院,表示只要她办起来一定会入住,“甚至一位大学退休的朱婕老人把养老院的设计草图都做好了。”这不仅是出于老人对薛伟的信任,更是出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不仅需要“衣食无忧”,更需要“精神富足”。“只要让我们别闲着。”薛伟说,这是老人对她说的原话,虽然办养老院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但是老人们渴望有更多精神上的交流和陪伴是不争的事实。

  “在我们这儿入住的老人,很多都是家庭条件很好,物质生活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子女一般工作特别忙,要么在国外,不可能一天24小时陪伴在身边,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和同龄人在一起,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市北区福山老年公寓院长王伟告诉记者,公寓内除了衣食起居上悉心照料之外,每天都有专门的社工带领老人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这也已经成为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标准。”

  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中不容忽视,就是医疗。王智礼和老伴从其他机构转到福山老年公寓时间不算长,“之前的环境和硬件设施其实更好一些,唯一就是离医院稍微有些远。”王智礼老人说,有一次突发疾病,去医院的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家人都十分后怕,于是决定必须转到具备医养结合条件的机构去。

  伴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老化,老年人随时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对于医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要求不仅体现在医疗水平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时效性上。我市对于医养结合的探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全市养老机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达到239家,养老互助点1726个,养老总床位5.56万张,其中80%的养老机构已经实现医养结合。

  行业之变:政府、市场、社会合力逐渐形成

  养老观念和老人需求的变化,必然推动了整个养老服务行业的变化,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的需求成为整个养老服务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目前我市养老机构中,民办性质占到八成以上,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性,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价格,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公办的养老机构一般由政府直接提供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或由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联合提供,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其福利性或非营利性更强。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底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民政部也将“继续深化养老机构的‘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因此今年也被专家看作是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的关键一年。落实到我市的具体情况来看,推进社区养老场所社会化运营、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也已经列入市民政局2018年工作要点。

  “随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决策部署的落实,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会逐步提高,需要鼓励和支持。”市老龄办主任赵宝玲表示,但是在共同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防范以单纯社会福利的思路发展养老服务业,掉入‘福利陷阱’,也要避免单纯把养老服务业视为营利性产业,走入过度市场化的歧途。”

  虽然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提供市场化养老服务的主力,但是目前养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回报周期长、行业利润低已经成为共识性的问题,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养老服务业是属于福利性行业,但作为企业主体来说毕竟还是需要营利来支撑整个体系的运转。”王伟的话或许说出了投入养老服务业的企业心声,同时他也坚信,“这个市场的未来一定不可估量。”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薛华飞 文/图)

上一条      下一条

山东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 "青岛模式"叫响全国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山东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 "青岛模式"叫响全国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报道

  半岛都市报2月26日讯 26日上午,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启动会议召开。会议公布了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和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名单,并发布了《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青岛市等6个地市成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在80个荣获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市)中,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即墨区榜上有名。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底,青岛已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近700家,共服务老年人20余万人次。

  提起医养结合来,青岛很多老年人是这一模式实实在在的受益者。80多岁的王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2016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她,2016年住进位于城阳的新泰康养老院。这家养老院与新泰康中医院两院一体,平时她在养老院养老,用一些中药做调理,每到病重的时候,就到位于一体的中医院就诊,行动不便时,中医院内科医生秦美玉会来到她的床头给她做检查。和她年龄相仿的老人,在这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有很多。“老人住在这里养老看病两不愁,子女也轻松,我们也能发挥余热。”秦美玉原是青岛市八医的医生,退休后来到中医院执业,提起医养结合来,她都为这些老人感到高兴。  

  青岛是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近年来,青岛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形成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联结合、养医签约、两院一体、居家巡诊”六种医养结合类型,初步实现了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

  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近700家,共服务老年人20余万人次,通过康复治疗帮助1万余名老年人恢复或部分恢复自理能力,有500多家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本市创建的医养结合“青岛模式”被国家媒体在全国进行宣传推广。

  解读

  探索城市老人乡村养老新模式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为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推动医养结合创新融合发展,26日的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启动会议上还发布了《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0年家庭医生

  覆盖所有老年人

  《方案》提出,到2018年年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制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患病老年人得到有效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70%以上的常住老年人群,90%以上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80%以上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所有常住老年人群,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知名品牌和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到2022年年底,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面形成,老年人健康养老管理服务全面覆盖,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全面推广,智慧医养、智能照护服务全面普及。以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医养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支持中医类医院

  开设老年病科

  《方案》提出,要推进中医药与养老结合,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全面参与医养结合工作,支持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创建5个左右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以老年人为重点,开发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产品,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此外,《方案》指出,要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智慧、健康理念和知识方法,培养老年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进中医药体验式服务融入传统文化等主题项目建设,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适合老年人的中医传统运动项目。

  重点支持崂山湾国际

  生态健康城等园区发展

  《方案》提出,要以跨界融合为纽带,实现相关产业医养结合。发展“医养结合+旅游”,充分利用山东自然环境、人文名胜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养结合健康旅游项目;开发适合老年人的融“医、食、养、游”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建设一批自然生态环境适宜、医疗服务条件良好的“医养结合村”,探索城市老人乡村养老新模式。

  通过“医养结合+体育”融合,制定完善老年人健身指导规范,建设一批老年健身场所设施,鼓励研发老年体育运动用品、运动健康监测产品、运动损伤治疗产品和智能健身器材,提高老年人运动健身的科学性。发展“医养结合+食品”,研究制定健康养生食品标准,开发面向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方便食品,扶持健康食品产业发展,针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患者,开发一批面点、饮料、配餐等适老性食品。运用“医养结合+企业”,发展一批医养健康特色企业和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山东省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基地、济南药谷产业园、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潍坊生物医药研发孵化产业区等基地园区发展。

  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

  实现智慧化养老

  《方案》提出,山东要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智慧化,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进养老金、护理补贴等社会保障性资金领取“一卡通”,实现老年人就医、购药、医疗项目记录、处方记录、实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金融机构联网在线金融服务等功能。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产品智能化,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发展适用于医养结合服务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高性能微处理器。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环境,研发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和自助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康复辅助器具、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的便捷、精准、高效。

上一条      下一条

方案公布!青岛入列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公布

  青岛市成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2月26日,山东召开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启动会议,根据《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面建成。青岛市成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即墨区等7区市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市。

  到今年年底家庭医生力争覆盖全省70%以上常住老年人群

  根据《工作方案》,到2018年年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制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患病老年人得到有效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70%以上的常住老年人群,90%以上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80%以上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培育200个左右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50个左右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50个左右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

  到2020年年底全省建成50个左右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

  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所有常住老年人群,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建成50个左右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10个左右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10个左右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知名品牌和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到2022年年底,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面形成,老年人健康养老管理服务全面覆盖,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全面推广,智慧医养、智能照护服务全面普及。以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医养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重点支持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发展

  《工作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一批医养健康特色企业和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山东省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基地、济南药谷产业园、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潍坊生物医药研发孵化产业区等基地园区发展。

  2018年,先行选择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威海6个市、全省70个左右县(市、区)、800个左右乡(镇、街道)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2020年,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力争覆盖12个左右的市、120个左右的县(市、区)、1200个左右的乡(镇、街道)。各市也要结合实际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区、示范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形成基本路径。

上一条      下一条

三重保障加码 中国养老待遇提升迎关键利好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三重保障加码养老待遇提升迎关键利好

  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正式进入制度建设启动阶段。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共同组织召开会议,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工作。

  

图为在双井恭和苑养老院,老人们与幼儿园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中新社记者杜燕摄

  专家表示,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提速推进阶段,也意味着在基本养老金稳步提升、职业年金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我国养老保险待遇较大提升获得了第三重关键保障。

  从多层次(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来看,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金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两大制度平台,截至2017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超过9亿人,积累基金4.6万多亿元。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经有近8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到了2300多万人,积累基金近1.3万亿元;此外,职业年金正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今年2月1日,《企业年金办法》也已正式实施。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支柱已经发展20多年,第二支柱从2004年的试行到2018年2月1日全面推行也走过了10多年,但第三支柱从10多年前启动探索至今没有太大进展,严重拖累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度,这个短板必须尽快补上。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对于提高退休收入作用尤其重要。张盈华对记者解释称,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的养老计划,工作期间将一部分工资积攒下来,年复一年的积累,到退休时会形成一笔可观的收入。

  张盈华进一步指出,第三支柱与常见的居民储蓄存款不同,它是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将储蓄形成的“短钱”变成养老所需的“长钱”。激励机制是通过个人所得税扣减,鼓励从年轻时开始为养老攒钱;约束机制是因为享受了税收优惠,所以在开始养老之前不能动用这部分钱(个别国家允许有条件提前支取)。第三支柱的重点就是要建立这样的激励约束机制。

  据了解,我国从探索第三支柱之初就提出税优手段。在张盈华看来,建立第三支柱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设置这一税优政策,既能鼓励个人自愿将储蓄存款转化为养老资产,又能杜绝利用这项政策的逃税行为;二是如何落实这一税优政策,是落实到具体的金融资产,还是落实到参加第三支柱的个人。“显然后者更好,这就需要建立个人养老账户。”

上一条      下一条

中医养生为健康养老提供新思路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是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养老面对的诸多潜在问题接踵而来,总结其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人口老化速度加快、人口比例失调、劳动人口短缺造成人工成本的攀高、无可控的医养医疗成本高涨、医疗条件和设施等资源不均匀性、独生子女无法按传统的方式为父母“养老送终”、多数老人未具备足够养老所需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老人自主自理能力的逐步丧失、养老性别的差异需求、经济条件的差别、地区环境差异性、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养老服务产业缺乏整体性的思考与布局等。

  现今大多家庭为独生子女,每一对夫妇的家庭负担都很大。面对以上诸多无奈的现实,当下许多老人已经在慢慢觉醒,逐步从消极的养老过度到了积极的养生。已经或即将步入退休的养老族需要深刻正面认识、学会从容面对社会时代变迁的现实。传统养老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养老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有实际性的突破,依赖养生去养老是最为可行、可靠的方式。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经过千年的总结与验证,能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最有效的养老方式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积极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注重天人相应、形神相和,关注四时变化,讲究饮食协调。比如扁鹊提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神能爽志以资气血。摄生者,气正则味顺,味顺则神气清,神气清则合真之灵全,灵全则五邪百病不能干也。”另外,明代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更是系统阐释了养生之道等。中医养生之道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极具中国传统特色,以下列举几点。

  第一,重视修心养神。中医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中医养生之道认为“心安则神怡,神怡则气顺,气顺则血行,血行则形生”。就是说心态平和,自然身体健康。

  第二,关注四时调摄。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起居生活要顺应四时变化。

  第三,讲究饮食与五脏相和。中医认为应该饮食有节,饮食和四时相顺应,而且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入五脏的理论,注重饮食与五脏相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第四,提倡运动养生。生命在运动,中医养生提倡适量运动,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在调养身心、强身健体方面有很大助益。

  ……

  传统中医的养生之道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积极养老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早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政府发布一份《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一书,把养老定义为“一个为增强健康、参与和保障生活质量而创造机会的过程”。养老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度过晚年,而应该是一个积极养生,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为积极养老界定了六个方面的指标:经济、行为、个人、社会、健康服务和物质环境。并提倡各国政府在制定健康政策时结合以下4个方面作出相应考虑:一是防止和降低残疾、慢性病和过早死亡造成的压力;二是减少引起重大疾病的因素,增长保护终身健康的因素;三是发展一系列消费得起、方便使用、年龄适宜的高质量健康社会服务,以满足老人养老过程中的需求并保障其权利;四是给护工提供必要的培训教育。根据各国养老的成功经验,世卫组织提出“积极养老”的主张,其中无不强调以下关键因素:终身健康观念、生活质量保障、让老人继续发挥对家庭社会的价值、疾病因素的防止与控制、物质环境的打造。

  世界卫生组织为全球老人和医护专业人士提供了“十大健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健康标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是:44岁以前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 (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不同年龄的老人,应该根据各自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通过重视重新学习,加强与家人、同伴和专业人士的合作,规划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养生,尽最大的努力,通过保持最长久的自立、自强、自理、自乐等精神面貌和能力去养生,以达到“尽享天年”的目的。

  人类走过了漫长的生存、繁衍的历史,养生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有效保障。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自然与生命的挑战,健康养老势在必行。传统中医的养生之道,将为实现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养老目标提供具有可持续性开发价值的养老服务方式。(陈玉屏)

(来自:中国中医药网)

上一条      下一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