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银发市场广阔,老年用品难寻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与社会加速老龄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银发市场”还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阶段,记者采访发现,优质老年用品不容易找到。

老年用品“供不应求”

去年岁末一日,福州白领林晓丹下班后前往商场,想为60多岁的母亲买件皮大衣,在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百货商场逛了好几圈,才在一楼特卖区一个偏僻位置发现了几件适合中老年妇女穿的皮大衣。

“这个款式太老旧了。”林晓丹摇着头对营业员说,“虽然母亲年纪大了,但穿戴打扮不能太随意,请问有没有时尚一点的款式?”

记者在北京、福建、哈尔滨等地采访发现,适合老年人体态身型和行走坐卧的服装款式少。“老年用品专柜”陈列的多为医疗器械、中西药品,以及保健食品。

接受采访的老年人在购物观念上大同小异。比如,购物看重实用性,既物美价廉又结实耐用。通常忽略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认为,我国专门生产老年人用品用具的厂家有,但不多,并且生产的基本上是传统产品,根据老年人新需求研发创新升级换代的产品不多见。

市场“岿然不动”

一些市民反映,为家里老人买东西,是件颇费心思的事。“街头有很多母婴产品专卖店,也有很多时尚用品店、进口商品店,可是唯独找不到几家老年人用品专卖店。”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老年人生活用品的需求“水涨船高”,可市场上的老年人产品与实际需求有些“脱节”。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认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产品应实现产品细分、产品供应差异化。“时下,很多商家针对女性与孩子这样的消费群体设计花样繁多的产品,对老年人却还没有充分‘考虑’”。

甘满堂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首先,“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购买力都不高”这一惯有印象让不少厂家不愿意针对老年消费群体设计产品。

其次,重价格、轻质量的消费习惯,成为老年产品市场“低端化”的原因之一。

第三,专家认为,目前老年人产品本身开发水平不够,不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发展“银发经济”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的年需求已达到1万亿元,但实际供给不足1000亿元。不容小觑的是,这个市场规模还在迅猛增加,有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的年需求将达到2万亿元;2030年,这个数据将达到8万亿元。

专家建议,在老年产品最初设计阶段,需要充分征求更多老年人的意见,做好市场调查,关注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专家认为,目前受到电商影响,很多实体店销售不景气。其实,这会加剧“数字鸿沟”与老年人购买产品的不便利,因为不少老年人不熟悉网络购物流程,更愿意到实体店购物。从销售角度,商家应当有意识地增设一些老年用品销售专柜,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针对购买假货问题,专家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去正规超市购物,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委托孩子代购。工商、质监等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加强监管,确保老年人买到放心产品,用得安心。(新华每日电讯报)

上一条      下一条

国人对老年用品市场认知的误区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对投资老年用品产业市场的企业和经营者,要最大化回避投资风险,揭开老年用品这个“市场百慕大”,而投资者、经营者对中国老年用品市场认知的却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一:产品认知

商家和经营者并没有冲破旧有的对老年用品的认识误区,一提起老年用品,就是老年人“保命”是第一位的!单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回展上90%以上参展产品是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了。其次针对老年人穿着的产品颜色单一“灰”、“土”是主色调,价格高低但质量没有保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很多企业产品研发方向和对老年市场消费心理、消费能力、消费需求、消费行为习惯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对老年人消费一味追求价廉的片面认识上,产品种类、研发没有迎合该消费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性大这一消费特点。忽略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生产企业缺乏持续输出具有差异化价值的商品来满足中老年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误区二:商品陈列与信息

在销售终端门店商品的陈列、摆放尚没有严格的高水平的要求,缺乏艺术美感、层次感和视觉元素的冲击,没有应有的终端形象来烘托商品。与此同时生产厂家、产品、消费者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即信息通道不对称不畅通。这是造成销售欠佳和少有商家涉足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误区三:经营规模

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之间因为利益矛盾,画地为牢、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主要表现在市面上老年用品经营网点极其分散且行业间信息不畅。英国银发产业市场比较成熟,大的百货商场、卖场在规划上都设有老年产品专区(可以理解为店中店形式),把满足这一消费人群的需求等同于女装、儿童、男装一样的重视。将消费人群目标定位相同的不同品牌进行统一规划、宣传推广、管理就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和经营经济效益。

误区四:媒体选择

产品推广投入广告代价太大,这是对老年用品宣传的片面认识。老年用品的宣传载体没有必要至少是不完全要去选择权威性的、大的媒体去发布!“权威性的未必是最有效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企业在做广告宣传时没有针对产品锁定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科学、细致、全面的分析,没有制订出合理、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媒体推广计划书。只要该媒体所针对的对象恰好是产品所锁定的目标消费群体,也就是产品宣传所需要的最佳的宣传渠道和媒介。

误区五:形象代言人

可以肯定的一点即企业邀请名人为代言人、形象大使最初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却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感知-年龄再大的人也希望自己至少是看起来要年轻些!不是通过消费和装扮使自己更加老成。正所谓俗话说的,老小孩。所以企业和经营者在选择形象代言人时年龄段应该在40多岁的中年人,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误区六:老年用品的消费主要购买者是老年人自身

据调查和多年从事老年用品经营活动的经验发现:如果把老年用品市场划分为100份的话,那么其中60%的购买者是青年人,30%是老年人自己,10%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的赠与。

这与中华民族的养老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众多的商家传统的观点是老年人把钱袋子捂得紧,舍不得在穿着等物质用品上花钱,认为老年消费品的主要购买对象是老年人,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

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孔、孟、儒、道家等学派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国老龄产业消费市场的消费主题特点表现为:亲情消费,永恒的孝敬主题!中国历史上演绎过的许多动人故事就可以略窥一二,具有代表性的如:介子推陪母葬身火山;东汉孝女曹娥;春秋晋国的申生,周代的尹伯奇,孝父自杀;虞舜遭后母谋害,历山负罪耕种,谦恭孝敬父亲到我国把农历“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节。

诚然,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为弥补曾经未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老年人花钱进行自我补偿。“百善孝为先!”,国人受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年轻人为孝敬长辈送礼从不计较,花钱也不心疼;子女孝敬老人费用持续增加。参加工作、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才是中国老年产品市场真正的主力消费人群所在!

所以企业在选择推广的切入点时,诉求的对象除了老年人外更多的应该是年轻人。“子欲孝而夫不待”,如果广告的创意和策划能从这个点上展开将能够引起心灵共鸣、震撼。

 

上一条      下一条

老年高血压治疗需注意九项原则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1)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 尤其对高龄、体弱者更要注意。老年人由于血压波动性大, 常因精神或体力的负荷或紧张而血压升高,或因“白大衣效应”, 到诊室医生处看病时血压很高,但回家后血压并不很高,如果用药量大可导致血压显著下降而使心、脑、肾缺血损害。另外,宜先从一种药物开始治疗,效果不好可加用其他种药物。并注意监测治疗反应。

(2)对合并的其它危险因素, 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超重或肥胖等均须同时治理, 才能更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减少或防止心、脑、肾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比如肥胖患者常是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 如不采取措施控制体重, 常须服多种降压药效果还不好。体重÷身高=体重指数,体重指数18.5~23.9为健康体重,低于或高于此范围均认为不健康或亚健康体重;超重是亚健康,肥胖是一种病态。男性腹围≥90厘米, 女性≥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

(3)尽可能采用长效降压药, 以便24小时能持续平稳的控制血压

(4)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及观察不良反应 最好自备血压计,在家监测自已的血压, 了解自已血压变化的规律,比如与活动、情绪、吃饭、睡覚、症状、药物等的关系, 并且记录在笔记本上,带给医生了解情况,以便更合理的用药。自已在家测量血压, 也有助于发现和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和“白大衣效应”,以免盲目或过度的药物治疗。

(5)个体化用药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如不同的合并症,不同的危险因素,对药物的不同反应, 不同的经济条件等等, 用药是不一样的。不可以见别人吃什么药效果好就吃什么药,更不可以不到医生处看病,自已到药房随意买药吃。因为病人并不懂得各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应如何配伍。

(6)降压治疗并非只是服降压药,一定要注意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严格的低盐饮食,控制体重,生活起居规律, 平静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生气,适当的运动等 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3~5克,重度高血压者更要严格限盐,宜在2~3克以内多吃富含钾、镁、钙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如胡萝卜、芹菜、冬瓜、丝瓜、洋葱、番茄、紫菜、西瓜、玉米、黄豆、香蕉、苹果、橙子、橘子、猕猴桃等都是有益于高血压患者的食物,有的还有一定降压效果。

(7)老年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问题 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或坐位时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0mmHg,即称体位性低血压。下降的程度可比这更多。

   体位性低血压可导致老年人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跌倒、骨折;严重低血压甚至可诱发脑梗塞、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死亡。因此,应测量老年人的站立位的血压。

   突然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可发生低血压致脑供血不足。多因自主神经功能障得,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过量降压药、镇静药之后也可发生。故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先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回流。并注意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进餐后不宜迅速起立和从事体力活动,不饮烈酒。

(8)注意饭后低血压问题 饭后血压常常降低, 因为大量血液循环到腹腔帮助消化食物,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饭后不宜运动锻练(运动时四肢也须大量供血,并且增加心脏负荷),宜在饭后一个多小时后运动。进食量越多, 对饭后血压影响越大, 有饭后低血压的患者, 宜多餐少食。如果饭后血压过低,应到医生处诊治作相应的处理。

(9)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认知能力减退 不注意限盐饮食、控制体重和适宜的活动,不关注甚至不知道自已吃的什么药。因此在生活饮食起居和看病服药等方面应有家人悉心辅助和照顾。

上一条      下一条

专业老年医养康复市场的“黄金”机会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在了解康复市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普华永道调研统计,在发达国家,康复师与基本人群的比例平均为10万:5,而在中国,比例仅为10万:0.4,两者相差12.5倍;国家卫计委统计2012年中国康复医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仅有322家康复医院,其中,城市206家,农村116家,这意味着,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一多半城市尚未设立专科康复医院。

这般康复的落后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阻碍。欧美康复市场在二战后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之于中国,也只是在80年代才有了康复的意识,说到真正的起步也是近几年的事。意识一下子落后了半个世纪,要想大跨步地赶上去也并非易事。

 

不过近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康复、社会资本办医的利好政策,康复这个概念开始被频繁提及,2013年至今,也有多家康复医院悄然开业。鉴于当下社会资本争相在北、上、广开设康复机构,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以点盖面为大家描绘一个中国即将崛起、充满挑战的康复市场。

1.北京市医疗机构中康复仍未受到重视

现阶段,医院的收入以手术、耗材、开药等为主,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治疗和床位周转率,而对康复治疗缺乏足够动力。康复医院床位紧张的程度并不亚于公立三甲专科医院,全国各地情形类似。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12年中国仅有322家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占比仅为1.73%,医院床位数占比1.75%,其中部分床位并不用于康复。

北京一些三甲专科医院并未设立专门的康复科室,如以心肺血管病为主的北京安贞医院,而在北京的一些公立三甲医院的康复科室中,却并未设置康复床位;即使设置了康复科室和床位,也并未受到重视,地理位置偏僻、科室设备配备不足、康复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时的康复市场供需矛盾依旧。

2.多家新的康复医院在北京已成立或即将成立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和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了康复机构的成立,尤其是后者,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鼓励社会资本开设康复机构的同时,还支持有条件的公立一、二级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

12013年中旬,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在朝阳区姚家园开业,定位高端人群,以优质的就医环境和服务见长,康复治疗团队不仅包括医生、护士,还配备了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文体治疗师和职业咨询师。

2201411月,北京精诚博爱康复医院在朝阳区靠近798艺术区开业,医院按照三级康复医院标准建设,建筑面积25000平米,规划设置床位300张,是北京市目前规模最大的股份制国际化康复医院。

3201412月,裕和康复全称北京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于北京市西部石景山区开业,定位大型高端私立康复机构,据称在设备与服务态度方面均不亚于和睦家。

42015年,北大康复医院将在昌平北大医疗产业园建设,其医护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下属多家医院,由校办企业北大方正集团投资,开设神经、骨科、精神等多门类康复治疗科室。

52015年,长和系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于北京朝阳、海淀区开设国际儿童康复医院、门诊,与美国CSH(美国最大的儿童康复医院单体)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定位高端儿童康复机构。

6)美国医院管理公司计划在2015年选址北京积水潭医院周边,开设骨科康复中心。

3.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康复医疗机构网

一个并不经常引起重视但为康复治疗带来极大困扰的因素是,康复医院的地理位置。除博爱医院位于北京南三环附近外,其余几家知名的康复医院地处偏远。如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在昌平区小汤山附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紧邻京西北香山、八大处;即将建立的北大康复医院坐落于昌平北大医疗产业园,交通暂时难以直达;和睦家康复医院虽然在朝阳区境内,但康复医院附近公交路线稀少;裕和康复地处京西石景山的西北四环外;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则远在北京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4.康复机构尚存发展障碍

1)康复机构仍未打破盈利困局,多以混业经营形式存在。

2)康复类医保支付目前只覆盖9类康复治疗项目,如运动疗法、神经性疾病康复、功能性障碍等,覆盖率偏低,且在康复次数和时长两方面有严格限制,如每天不能超过多少次,总共不能超过多少次,康复时间不能超过多少日等。而全身粗略估计分为17个部位,一项平衡训练则会涉及多个部位,就一位普通偏瘫患者每天的训练部位就会多达三四十个,按现有医保,只能报销其中的1/3。加之,各地医保报销政策的不同,以及当下商业医保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康复治疗的保险,使得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康复机构要想蓬勃发展,则需跨过该瓶颈。

3)康复人才短缺,康复水平低下。

就学历水平来看,国外的康复治疗师要达到硕士学位并通过实习与考试才可上岗,而目测国内的康复治疗师整体水平,部分是专科学生、部分是大学生,只有较为优秀的才是硕士博士级别;

就医生培养制度来看,国外多采用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学生从大学毕业后取得学士学位,然后报考医学院校,取得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再进入45年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最后参加康复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康复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而国内主要还处于“第一代康复医师”,多是从其他专科医师转行而来,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是在国内的康复机构进修一段时间,然后直接成为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缺乏资格认证。

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康复医师数量严重失衡,在发达国家,康复师与基本人群的比例平均为10万:5,而在中国,比例仅为10万:0.4,两者相差12.5倍。据励建安教授估计,我国现在康复治疗师缺口达10.09万人,如按照国际水平测算,康复医师需求应至少达到30万人,缺口在20万人左右。

4)“一低一高”现状亟待改善

“一低一高”即患者康复治疗医师偏低而定价偏高。患者对康复的意识还处于初级水平,据“北京卒中社区康复现状调查分析”显示,在接受调查者中,只有9.7%的患者和9.3%看护人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康复治疗,其余绝大部分患者及看护人对康复治疗是一知半解或一点都不了解;只有21.7%卒中患者表示在住院期间曾经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另外78.3%患者表示未曾接受过康复治疗。而住院期间未康复的原因,所占比例最高为不知道有康复治疗,而认为康复毫无帮助的患者占比也高达34.1%

此外,接受调查的患者仍然倾向到公立机构康复治疗,上述调研显示,愿意到私人开设的诊所进行康复患者和看护人比例仅为0.5%1%。这也成为多数私立康复机构争相与大医院合作的深层原因之一。

同时,迫于盈利压力,康复机构倾向于高定价。

建议:

1与公立医院建立转诊合作、选择自身过硬的康复细分领域,以及重新思考康复目标市场。

2康复医院可以通过引入移动医疗降低价格,在此方面,丹麦经验值得借鉴。在丹麦,一种名为Kinnect的家用膝盖康复软件广泛使用,理疗师与医师可以据此实现远程康复治疗,患者可在家里屏幕上跟着理疗师进行远程康复,该套设备由医院租用给患者,以节省大量费用。

3、着力康复人才培养,植根于康复意识在全国人民的心智层面的培养。

上一条      下一条

老年用品业的市场细分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市场细分的要点是分类的标准,下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按照需求细分,老龄用品可分为十二类:

老龄用品就是由衰老、疾病等导致日常生活功能受损或身体机能受损而需要使用的产品,其中,老年人是主要使用人群,老龄用品可分为以下类别:

Ø 用品。包括中老年食品、中老年饮品、中老年洗涤用品、中老年健康器皿(如保健水杯)、中老年健康器材(如健康水机)、中老年失禁辅具(如尿不湿、排泄器)等。

Ø 服饰。中老年服装、中老年装饰品、中老年鞋帽类用品等。

Ø 辅助生活器具。包括坐便椅、老花镜、助听器、中老年家具(如床具、保健枕)、辅助淋浴设施等。

Ø 助行器材。包括助行器、老年电动车、电动轮椅、手动轮椅、老年自行车等。

Ø 电子电器。包括老人手机、跟踪仪、呼叫器具、老人电脑、收音机、老年游戏用品、益智电子用品、电子图书和音像制品以及老年电子电器配件等。

Ø 保健用品。包括中老年保健食品、中老年保健饮品、中老年健身器材、中老年体育器材等。

Ø 医疗器械。包括家用和医疗机构用的检测诊断器具、治疗仪、移动便携治疗仪、数码治疗器具、物理治疗器具、辅助呼吸仪器等。

Ø 医药用品。老年常备药品、分病种常备药品、老年新药特药、中草药、民族医药品等。

Ø 康复器材。包括按摩用品、牵引校正器具、器官清洗器具、中医药辅助康复材料及器具等。

Ø 护理用品。包括护理床具、护理器具、护理原材料以及护理基础设施设备、护理车具等。

Ø 文化用品。包括老年图书、老年杂志、老年报纸等。

Ø 殡葬用品。包括墓地、殡葬消耗品、祭奠用品等。

(2) 从老年人内部来看,老龄用品可分为三类:

Ø 康老年人用品。例如老年体育用品等。

Ø 半失能老年人用品。例如老年保健品、辅助用品等。

Ø 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用品。例如轮椅、各种康复器械等。

这一分类看似简单,实际意义十分重要。一方面,它是为了帮助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向上进行战略定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明确未来产品的销售规模。

从理论上说,未来老年人总量上是大幅增长的,但从老年人内部来看,以上三类老年人在购买偏好、购买能力、购买意愿上都有差异,需要在产品定位上认真开展市场 调查研究。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增多,尤其是在子女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以上三类产品的销售总量都会呈现大幅增长的 趋势,而相对来说,后两类产品的需求总量可能会更大。

(3) 从技术含量看,老龄用品可以分为三类:

Ø 低技术产品。

大多数老龄用品可以用低技术进行生产,例如日常用品、物理理疗用品、文化用品等。有鉴于此,有些国家曾经把老龄产业片面地界定为低技术性产业,现在已经改变 这一界定。从实际来说,这种观点确实也是不可取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对生产成本降低的需要,采用高端技术生产 老龄用品的范围越来越广。预计未来老龄用品的技术含量将会大幅提高,而纯粹属于低技术的老龄用品将越来越少,这是未来开发老龄用品市场的重要技术基点。

Ø 中技术产品。

这一类产品在老龄用品市场中也占据一定份额,例如老年人使用的电子电器产品、传统生物产品、医药技术产品等。由于信息技术和传统生物医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运用到老龄用品业上,它们充其量只是中技术含量的产品。由于高技术开发成本过高,在老龄用品需求的推动下,中技术产品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Ø 高技术产品。

这一类产品是未来老龄用品市场发展的方向,不仅引领整个老龄用品业的发展,而且将会占据老龄用品市场的最大份额,如生物制药、护理技术、缓解疼痛以及保健、 抗衰老产品,特别是各类涉老医疗器械、器材。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谁占有老龄用品生产的技术制高点,谁就能占领全球老龄用品市场。中国是未来最大的老龄 用品市场,我们必须充分吸收国外经验,但更要依靠自主创新、占领这一制高点,否则就会在老龄用品市场开发上重演“世界工厂”的教训,即以巨大的市场不但没 有换来发达国家的技术,反而在最终利益上严重受损。从战略的高度来说,重点扶持和自主研发老龄用品是未来国家自主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

(4) 从产品性质看,老龄用品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Ø 私人品。

严格来讲,老龄用品都是私人品,即由企业生产、由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老龄用品业是一个大市场,是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新领域。但由于中国 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大量老年人仍然是中低收入群体,给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责任在政府,所以,老龄用品从生产的环节来讲是私人品,但如果是政府购 买,它就会转化为公共品。不过,就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作为私人品的老龄用品将占据主流地位。

Ø 公共品。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讲,在生产环节,老龄用品只能是私人品,纯粹由政府生产的老龄用品将会消失,因此,作为公共品的老龄用品主要出现在政府、企事业单位 的购买环节上。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此可以判定,作为公共品的老龄用品市场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老龄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因 此,政府需要以购买产品的方式来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从企业来说,这是发展的大好机遇,因为,它将大幅加大集团购买的力度,从而使企业较快迈入老龄用品发 展的高速路。在这一大背景下,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手段就是技术、品牌和服务,这是同业竞争和提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谈判能力的关键。

Ø 混合品。

严格地讲,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购买的老龄用品就是混合品,既有私人品的性质(体现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又有公共品的性质(体现在购买环节)。但是,现实中 还存在其他形态的老龄用品。例如,政府、企事业单位购买的耐用老龄用品(如轮椅),采取租用的方式提供给老年人及其相关组织、慈善人士捐赠的老龄用品等。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混合品。以上分类是相对的,目的是明确老龄用品在生产、使用上可能存在的具体性质和形态,但这一分类的意义在于说明,老龄用品在生产环 节是私人品,这是企业开发老龄用品市场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为了说明,销售老龄用品要把集团购买作为重要的销售战略。

(5) 从购买者的角度看,老龄用品的潜在购买客户可分为:

Ø 大型客户。

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大型老龄服务机构。这些客户总量比较庞大。目前,中国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约为140万个,这些单位都有各自的退休人员,需 要购买的老龄用品总量是惊人的。同时,目前,拥有2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老龄服务机构约为1万家。预计到2050年,老龄服务机构总量将会超过现有的医疗 卫生机构数量(97万多家)。总体来看,未来老龄用品集团购买的总量难以估量。

Ø 中小型客户。

主要包括小型老龄服务机构、老年人协会以及其他涉老社会组织。目前,中国中小型老龄服务机构约为3万家,预计到2020年将会大幅增加。中国老年人协会组织 已经达到48万多个,预计到2020年所有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将设立老年人组织,即约68万个②。中小型客户的总量和购买潜力也是较大的。

Ø 散客户。

主要是一部分中年人及其子女、老年人及其子女、亲戚、朋友以及邻里等。虽然其他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但从使用的角度看,中老年人是最终的受益者。从所有行 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高端人群使用的产品市场容量有限,而产品一旦“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最终胜局,因此,老龄用品的散客户的销售总 量是最大的一块,开发老龄用品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针对散客户的销售战略。

上一条      下一条

老年用品业市场细分/老年用品分类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市场细分的要点是分类的标准,下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按照需求细分,老龄用品可分为十二类:

老龄用品就是由衰老、疾病等导致日常生活功能受损或身体机能受损而需要使用的产品,其中,老年人是主要使用人群,老龄用品可分为以下类别:

Ø用品。包括中老年食品、中老年饮品、中老年洗涤用品、中老年健康器皿(如保健水杯)、中老年健康器材(如健康水机)、中老年失禁辅具(如尿不湿、排泄器)等。

Ø服饰。中老年服装、中老年装饰品、中老年鞋帽类用品等。

Ø辅助生活器具。包括坐便椅、老花镜、助听器、中老年家具(如床具、保健枕)、辅助淋浴设施等。

Ø助行器材。包括助行器、老年电动车、电动轮椅、手动轮椅、老年自行车等。

Ø电子电器。包括老人手机、跟踪仪、呼叫器具、老人电脑、收音机、老年游戏用品、益智电子用品、电子图书和音像制品以及老年电子电器配件等。

Ø保健用品。包括中老年保健食品、中老年保健饮品、中老年健身器材、中老年体育器材等。

Ø医疗器械。包括家用和医疗机构用的检测诊断器具、治疗仪、移动便携治疗仪、数码治疗器具、物理治疗器具、辅助呼吸仪器等。

Ø医药用品。老年常备药品、分病种常备药品、老年新药特药、中草药、民族医药品等。

Ø康复器材。包括按摩用品、牵引校正器具、器官清洗器具、中医药辅助康复材料及器具等。

Ø护理用品。包括护理床具、护理器具、护理原材料以及护理基础设施设备、护理车具等。

Ø文化用品。包括老年图书、老年杂志、老年报纸等。

Ø殡葬用品。包括墓地、殡葬消耗品、祭奠用品等。

(2)从老年人内部来看,老龄用品可分为三类:

Ø康老年人用品。例如老年体育用品等。

Ø半失能老年人用品。例如老年保健品、辅助用品等。

Ø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用品。例如轮椅、各种康复器械等。

这一分类看似简单,实际意义十分重要。一方面,它是为了帮助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向上进行战略定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明确未来产品的销售规模。

从理论上说,未来老年人总量上是大幅增长的,但从老年人内部来看,以上三类老年人在购买偏好、购买能力、购买意愿上都有差异,需要在产品定位上认真开展市场 调查研究。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增多,尤其是在子女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以上三类产品的销售总量都会呈现大幅增长的 趋势,而相对来说,后两类产品的需求总量可能会更大。

(3)从技术含量看,老龄用品可以分为三类:

Ø低技术产品。

大多数老龄用品可以用低技术进行生产,例如日常用品、物理理疗用品、文化用品等。有鉴于此,有些国家曾经把老龄产业片面地界定为低技术性产业,现在已经改变 这一界定。从实际来说,这种观点确实也是不可取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对生产成本降低的需要,采用高端技术生产 老龄用品的范围越来越广。预计未来老龄用品的技术含量将会大幅提高,而纯粹属于低技术的老龄用品将越来越少,这是未来开发老龄用品市场的重要技术基点。

Ø中技术产品。

这一类产品在老龄用品市场中也占据一定份额,例如老年人使用的电子电器产品、传统生物产品、医药技术产品等。由于信息技术和传统生物医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运用到老龄用品业上,它们充其量只是中技术含量的产品。由于高技术开发成本过高,在老龄用品需求的推动下,中技术产品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Ø高技术产品。

这一类产品是未来老龄用品市场发展的方向,不仅引领整个老龄用品业的发展,而且将会占据老龄用品市场的最大份额,如生物制药、护理技术、缓解疼痛以及保健、 抗衰老产品,特别是各类涉老医疗器械、器材。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谁占有老龄用品生产的技术制高点,谁就能占领全球老龄用品市场。中国是未来最大的老龄 用品市场,我们必须充分吸收国外经验,但更要依靠自主创新、占领这一制高点,否则就会在老龄用品市场开发上重演“世界工厂”的教训,即以巨大的市场不但没 有换来发达国家的技术,反而在最终利益上严重受损。从战略的高度来说,重点扶持和自主研发老龄用品是未来国家自主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

(4)从产品性质看,老龄用品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Ø私人品。

严格来讲,老龄用品都是私人品,即由企业生产、由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老龄用品业是一个大市场,是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新领域。但由于中国 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大量老年人仍然是中低收入群体,给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责任在政府,所以,老龄用品从生产的环节来讲是私人品,但如果是政府购 买,它就会转化为公共品。不过,就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作为私人品的老龄用品将占据主流地位。

Ø公共品。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讲,在生产环节,老龄用品只能是私人品,纯粹由政府生产的老龄用品将会消失,因此,作为公共品的老龄用品主要出现在政府、企事业单位 的购买环节上。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此可以判定,作为公共品的老龄用品市场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老龄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因 此,政府需要以购买产品的方式来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从企业来说,这是发展的大好机遇,因为,它将大幅加大集团购买的力度,从而使企业较快迈入老龄用品发 展的高速路。在这一大背景下,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手段就是技术、品牌和服务,这是同业竞争和提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谈判能力的关键。

Ø混合品。

严格地讲,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购买的老龄用品就是混合品,既有私人品的性质(体现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又有公共品的性质(体现在购买环节)。但是,现实中 还存在其他形态的老龄用品。例如,政府、企事业单位购买的耐用老龄用品(如轮椅),采取租用的方式提供给老年人及其相关组织、慈善人士捐赠的老龄用品等。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混合品。以上分类是相对的,目的是明确老龄用品在生产、使用上可能存在的具体性质和形态,但这一分类的意义在于说明,老龄用品在生产环 节是私人品,这是企业开发老龄用品市场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为了说明,销售老龄用品要把集团购买作为重要的销售战略。

(5)从购买者的角度看,老龄用品的潜在购买客户可分为:

Ø大型客户。

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大型老龄服务机构。这些客户总量比较庞大。目前,中国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约为140万个,这些单位都有各自的退休人员,需 要购买的老龄用品总量是惊人的。同时,目前,拥有2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老龄服务机构约为1万家。预计到2050年,老龄服务机构总量将会超过现有的医疗 卫生机构数量(97万多家)。总体来看,未来老龄用品集团购买的总量难以估量。

Ø中小型客户。

主要包括小型老龄服务机构、老年人协会以及其他涉老社会组织。目前,中国中小型老龄服务机构约为3万家,预计到2020年将会大幅增加。中国老年人协会组织 已经达到48万多个,预计到2020年所有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将设立老年人组织,即约68万个②。中小型客户的总量和购买潜力也是较大的。

Ø散客户。

主要是一部分中年人及其子女、老年人及其子女、亲戚、朋友以及邻里等。虽然其他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但从使用的角度看,中老年人是最终的受益者。从所有行 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高端人群使用的产品市场容量有限,而产品一旦“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最终胜局,因此,老龄用品的散客户的销售总 量是最大的一块,开发老龄用品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针对散客户的销售战略。

上一条      下一条

老年用品市场前景巨大 78.91%老年人急需老年用品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4)》。报告指出,老年用品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符合其特殊生理特点的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特殊生活便利的工业生产业态。老年用品的概念是1997年由中国老龄委员会提出的,它涵盖了因老年人特殊需要而产生的多个领域,主要可分为生活用品、保健食品、交通工具和康复器材四大类。

 

据报告分析表明,近年来,虽然以生活用品与保健食品为主的老年用品业传统结构正在悄然变化,交通工具、康复保健等助听、助看、助行、助浴的老年用品比例正加快上升, 老年用品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但远未满足现有的老年消费需求。调查显示,国内市场每年提供的老年产品还不到需求的10%。目前老年人中有78.91%仍急需老年用品,27.44%急需老年食品,8.72%急需老年服装,27.54%急需老年助听、助看、助行、助浴用品。

 

报告同时透露,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一大批从事老年用品生产的企业。在服装饰品方面有上海家化、索芙特、老凤祥等,在保健食品方面有汤臣倍健、东阿阿胶等,在日常护理品方面有卫星石化、江南高纤、恒安集团等,在康复器材方面有蒙利发等。

上一条      下一条

【养老用品】我国老年服饰用品市场深度分析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众所周知,服装行业一直是年轻人的地盘,休闲装、青春装、运动装大行其道,而老年服装市场的发展一直磕磕绊绊。一方面商家为开拓市场而愁肠百结,一方面老年人为买不到称心的产品而发愁。

不少老年人对市场上现有的老年服装感到不满意。现在的服装商场既没有老年服装专柜,也没有老年人专有的服装品牌。市场上大部分老年服装与地摊货、减价货为伍,面料多为价格低廉的化纤或粗纺棉布,式样陈旧。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适合老年人的商品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 大多数国内企业并没有赢得主动权, 这背后亦有种种原因:首先不注重中老年服装。许多生产厂家认为中老年服装工艺复杂,号型设立不易,不赚钱, 所以放弃了这一巨大市场; 另一些敢于向这一领域进军的企业很多都过于盲目,在没有做过市场调查的情况下自以为是的认为, 中老年人只喜欢灰暗色彩、 保守款式、肥大号型的服装。一些专卖中老年人服饰的店里展出的服装,也往往因为服装过时而倍受冷落,赢少亏多。

近年来这一状况已经出现转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庞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 ,老年服装作为所谓“银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

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工作状态,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经济、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他们在服装上的需求,不论从外表的美观方面或裁制的多样化方面,都和年轻人一样有着强劲的需求,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国内中老年人的文化层次普遍提高,他们在选择服装时,从过去注意服装的经济、实用转变为服装的美观、合体。一些中老年人敢于穿、善于穿已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目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老一辈的影视明星,虽然有的已白发苍苍,皱纹密布,但他们的精力充沛,打扮得体,显示出年轻人不能达到的一种成熟美。

老年服装市场有着高达 1200 亿的市场份额, 而且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将老龄产业问题纳入政府规划。国内中老年人服装市场蕴藏着强大的购买力,所以企业如果可以利用自身资源,精心部署战略开拓,相信中老年服装市场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老年服装消费的特征分析  

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经济条件下,缺乏服饰美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多数中老年人不大注意修饰打扮。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银色消费市场在城市地区逐步形成。老年人的衣着消费趋势大体上向时髦方向发展,由御寒遮体走向对美的追求。

服装在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同时,影响着人的心理及行为,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理解服装的意义,同时,服装也为人们提供了最直接最形象地了解个人心理状态的线索。俗话说: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 ,通过对某个人穿着服装的分析,可以推测这个人内在的心理状态。因此,服装在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年人打扮要表现青春的魅力,而中老年人所特有的成熟、端庄以及富有内涵之美,也会因为打扮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毋庸讳言,在生活和心理上老年和青年之间有无法逾越的界限,但在阅历、经验、经历上却占有天然优势。与青年人相比,中老年独有成熟美,富有知识和阅历,情感细腻,久经世事而富有洞察力。这些内在素质在中老年人对服装的选择上即购买行为会有很大影响。
 
一般说来,中年人对衣着服饰的选择较为慎重,比较注重选择与自己的身分、地位和经济能力相适应的服装,希望通过适宜的穿着打扮达到内在美和服饰美的统一。老年人则更注重服装的舒适与方便。但近年来由于观念的变化,老年人的衣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穿着运动服和各种流行服装的老年人已不少见。总之,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中老年人的服装穿着会有一个飞跃,他们特有的优雅、端庄、成熟之美会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老年人的购买行为属于理智型,其购买行为往往受其理智支配。是否购买服装、购买何种类型,什么时候购买往往是经过周密思考,反复权衡各种利弊因素之后才最后决定。在具体选择服装时除考虑服装的合体性,材质、款式、颜色、做工外,更重视服装所表达的内在气质。

(1)经济状况
中国的中年人这个群体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比社会上任何一个群体都多。夫妻双方的父母基本上都是退了休的老人,有相当一部分老人的退休金、医疗费得不到保证,所以,赡养老人的担子就落在了他们的肩上;另一方面,目前,子女升学、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都需要很大开支,因此影响中年人购买服装的首要因素是经济条件。老年人尚不存在这个问题。

(2)自己所处的环境
消费者不可能不受各种集体(或者组织)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或多或少地被与之有关系的各种集体所决定。 无论什么集体都会对个人施加影响, 使他遵从集体的信念、价值和标准,如果不遵守消费者所属集体的标准时就会受到心理上的处罚。老年人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如:总是担心自己购买的服装是否能够得到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的认可,是否落后潮流而蒙受经济损失等,在购买行为上表现得优柔寡断,顾虑重重。不象青年人敢想、敢穿、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追求时尚。所以说老年消费者购买服装尤其会受其所属集体的制约。

(3)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
一切社会(或者社会集体)主要根据价值体系和信念分为若干阶层。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有显著的差异。例如老年教师,他们在购买服装选择款式时,必须考虑衣服穿在身上是否得体,在形象上是否符合老师的社会角色,这是所处社会阶层对他们的无形影响。
 
(4)在家庭及社会中担任的角色
人们在每天的活动里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期望以某种方式方法去活动,即个人在社会中无论所处的地位如何,都有某种被接受的行动范围。一个人往往扮演一个以上的角色。比如某个人在大学里是教师,在家里是妻子和母亲。这些角色要求她在购买服装时不得不做必要的计划。 比如不知给孩子买衣服好还是自己买好正在犹豫不决,不能不预测她所属集体期望的是什么。现在的中老年人能够打破过去的传统,在穿的问题上比较理智地做决定,不象过去首先牺牲自己,把爱人、孩子放在第一位。

(5)文化修养多年的积淀
文化修养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决定他的审美情趣,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对服装的选择是不同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着装境界。中国的中老年人具有稳重大方之容,谦逊含蓄之貌。随着阅历的增多和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具备了长者特有的气质和风度,表现出一种成熟美,所以老年人着装注重大方、富有神采,在款式、材质、色彩、工艺等方面注重与年龄、职业、体态相适应。

当今的老年人与上一代老年人在着装行为、消费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而且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社交场合、休闲场合的扩展,未来老年人服装的消费行为将会向着注重风格、品味、创新方向发展,在追求舒适、自然的前提下也紧随时尚潮流。

 中国老年服装市场的开发策略
 
1、产品策略———舒适为主,更要满足不同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对服装的需求在逐渐发生变化,即由传统的满足护足防寒的基本功能需求向追求品位、讲究环保和健康的新趋势发展。中老年服装的研发设计应结合实际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第一,中老年人最注重服装子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 而制服装材料是满足服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在选择制服装材料时应选择柔软、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的服装面材料以保证服装腔内充分干燥和卫生;选择柔软有弹性、轻便、防滑服装底材料,在满足舒适性的同时能起到好的保护和防滑作用。

第二,中老年服装的结构设计应符合老年人脚的骨骼、关节等部位的生理特点,服装应适应脚,而不能让脚去适应服装。服装的内腔要符合脚型,足底略为宽大,使脚能有足够的活动余地。服装底则应保持足够的防滑性能,防滑纹的设计不可缺少,其深度、深度、方向等要合理。服装跟以平跟和坡跟为主,确保好的稳定性。

第三,结合老年消费者的特点,使老年服装体现人文关怀。老年人因年龄关系行动不便,作弯腰脱服装动作比较吃力,因此帮面结构应以无带服装为主,如舌式服装、浅口服装等行动方便的服装将是企业开发的重点,如时下将高科技融入制服装行业的纳米保键服装、磁性振动按摩保键服装等。

2、价格策略———对中老年市场科学细分,进行区别定价
制服装企业和销售企业应根据中老年人的消费观点和消费理念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中老年消费者进行消费群定位、价格定位,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产品。

传统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节俭、理智、追求物美价廉和经济实惠,对此,商家在为老年服装定价时既不能哄抬价位,也不能盲目低价,以次求廉。应注意服装的价值价格比要符合老年人心目中的评判标准。制服装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和工序、变换材料搭配等方法降低成本,但不能因为成本的缩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或者通过选
择一些劣质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样势必会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另外,随着持有享受生活、追求品质生活观念的准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做工精细、时尚品位、环保健康的高档的老年服装的市场前景也会逐渐开阔。针对这一群体,还可将市场进一步细分,做到产品多元化、风格多样化、档次多样化,这也是把这个市场做强做大的必备条件。

3、分销策略———设立专柜、中老年人服饰用品连锁店,增加配套购买。
老年人购物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大商场和离家较近的小店。选择大商场,是因为那里商品的质量较能得到保证,一般能提供较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可也有不少的老年人抱怨“转了好大一圈,都找不到一件老年人的服装。 ”因此,可以考虑设立老年服装专柜,将各种品牌的老年服装汇集一处,方便老年人购买。同时,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一般不愿四处奔走,而宁愿就近购买。因此,可以在居民区内设立老年服饰用品连锁店,提供老年服装及配套的鞋、帽、饰品,籍此可增加老年人的配套购买。这种连锁店既能供其所需,又能除其不便,是一种较好的分销渠道。

4、促销策略——引导新的消费理念
我国中老年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贯重积累轻消费,所以对中老年人服饰的促销宣传,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老年人的服饰消费观念进行引导,倡导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如可以积极介绍和宣传国外老年人现代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以及国外的服饰文化,引导老年人了解并吸收现代的消费观念以及国外的服饰文化,引导老年人了解并吸收现代的消费观念,鼓励老年人对服装的品位、舒适和健康的追求。其促销宣传的方式除了电视、报纸、杂志、商店展示等宣传方式外,还可定期向社区派送中老年服装服饰广告刊物,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服装商品信息。

  国内老年服装发展商机无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庞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 ,中老年服装作为所谓“银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以老年人每年高达 5000 元的消费能力,老年经济将是继“假日经济”后社会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老年人专用商品开发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中老年服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做中老年人的“生意”,关键是服务,特别是让他们买得舒心。现在一些店的服务员服务态度很不好,尤其是对待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买衣服比较谨慎,挑来挑去,很多服务员就烦了,这是一种对老年人的歧视,很容易造成对老年人心理的伤害。相反,如果老年人认可某一家店铺,他们一般都会是这家店的回头客。

商家要抓住这个契机, 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改进老年人服装的经营方式。比如, 为了在心理上精神上满足中老年人的欲望和他们的人格尊严, 在每个大中城市,都设置一些中老年服装专卖店。在成立设置中老年人服装店的时候,一般应考虑交通便利的地段,不要设在交通不便或人烟稀少的地方。一切要着眼于中老年人,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上一条      下一条

中国老年用品市场分析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消费能力提升是重要推动力

 

每年老年人的离退休金、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可达 3000 亿至 4000 亿元,具备一定的消费实力,市场前景可观。

 

老年用品市场价值已达千亿

 

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达 1.5 亿人,按照每人每年消费1000元保守计算,老人用品市场价值已达1500亿元,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用品的市场供应仅有500亿元,且多集中在保健品领域。 老年人市场供应疲软由来已久,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老年人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时代,因而消费观也随之而变,过去的勤俭为家型已经逐步转化为自我享受型。当老年人手上的“活钱”增多,购买欲望甚至比青年人更强烈。

 

中国老年用品市场仍处于启蒙阶段。

 

老年用品共有2000余种,数量和质量都与日本相差甚远。价格在几元钱至几千元不等,其中,轮椅、护理床、助行器等产品比较畅销。尽管老年用品市场还处于启蒙阶段,但近五年以来,消费群体已经在不断壮大,随着市场的逐步形成,老年人用品将成为一个新的商业契机。

上一条      下一条

盘点2014提及康复的医疗政策 - 2019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_青岛老博会官网_老龄产业展

《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 2014-01-09

主旨: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优先满足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求。

要点

1.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

1)放宽举办主体要求。

2)放宽服务领域要求

  • 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或向医院集团化发展

3)放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4)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 允许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5)加快办理审批手续

2.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

  •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

  • 支持提升学术地位,协调支持将具备较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非营利性医院优先纳入医学高等院校教学医院范围;鼓励大型公立医疗机构对口支援非公立医疗机构。

征求意见稿

《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 》 2014-1-22

要点:

1.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在注册有效期内的医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定期从事执业活动的行为。

2.医师多点执业的主要条件

  • 医师申请多点执业,应当征得其第一执业地点的书面同意。

  • 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可以申请多点执业,应当具有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

  • 未在医疗机构担任临床、医技和行政科室主要负责人及以上领导职务

  • 担任临床、医技和行政科室主要负责人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医师,可以在签订帮扶或托管协议医疗机构间或医疗集团内部的医疗机构间,开展多点执业。

3. 医师在第一执业地点外的其他医疗机构执业,执业类别应当与第一执业地点一致,执业范围应当与第一执业地点二级诊疗科目相同

24号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5-13

要点:

1.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2.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 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

  • 放宽准入条件,清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取消或合并,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审批程序和条件,提高审批效率。

  • 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推动社会办医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

3.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 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

  • 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

  •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积极开发儿童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规划纲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要点:

1.人才培养

  •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推动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 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2. 功能整合与分工协作

  • 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

  • 控制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 推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责任制,逐步实现签约服务。

  • 允许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 将恢复期需要康复的病人或慢性病病人转诊到病人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3.医养结合

  • 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 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

27号文《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2014-7-22

要点:

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另建议取消和下放7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将5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60号文《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2014-11-26

要点:

1,加快社会事业公立机构分类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机构改革,将符合条件的国有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变为养老机构。

2,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设施建设。各级政府逐步扩大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等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将符合条件的各类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3,完善落实社会事业建设运营税费优惠政策

4,改进社会事业价格管理政策。民办教育、医疗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与公办教育、医疗机构相同的价格政策。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除公立医疗、养老机构提供的基本服务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政策执行外,其他医疗、养老服务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

上一条      下一条

Scroll to Top